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抽象到具体是《资本论》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深深植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作为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批判继承,这一方法与直观唯物主义相根本对立。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却往往是以直观立场去看待抽象—具体,从而在世界观的根基处制约了《资本论》哲学的研究。因此,深入考察这种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属性,就成为《资本论》哲学研究中的一项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资本论》的科学方法以及由此决定的理论体系。从历史唯物论出发,说明了《资本论》研究对象是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三位一体;从历史的辩证法出发,说明了《资本论》的研究视角是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看作是一个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过程;从思维的辩证法出发,说明了内部矛盾的展开推动了范畴的运动和范畴形式(态)的变化,这种运动和变化表现为从抽象到具体演进的抽象法,并且形成了《资本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一、“生产方式”含义的三个层次生产方式的一般性。所谓生产方式的一般性,是指生产方式的一般规定,即存在于各种特殊的个别的生产方式中的最一般最抽象的规定性,或者说它是指生产方式的多样性和变化中始终存在的规定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使用的生产方式的第一种基本含义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方式,具体地讲是指生产方法、技术方式等。  相似文献   

4.
《资本论》中质与量的辩证法,概括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资本论》将事物是质与量的统一的思想引入经济生活领域,把对经济事物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的分析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对各种经济事物深入而具体的认识。 读过《资本论》的人都知道,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所要揭示的一些重要范畴,如使用价值、价值和价值形式、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等等,都体现着质的分析和量的分析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资本论》是马克思以毕生的心血凝结而成的巨著。它不仅含有丰富深刻的内容,而且还运用了严密独特的方法。《资本论》的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是不相同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大量占有材料,分析探索内在规律,即走了一条从具体到抽象、现象到本质、复杂到简单、特殊到一般的路线;而叙述方法恰好相反,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本质到现象、简单到复杂、  相似文献   

6.
王磊 《前沿》2010,(3):F0002-F0002
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对和谐社会建设有无重要意见?武建奇教授在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著《马克思的产权思想》一书中指出,马克思经济学中的阶级并不简单的是一个描述性概念,还是一个分析性范畴,是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这一学说集中地体现为《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批判。其中,主要包括三方面密切相关的内容:第一,由商品与劳动规律所揭示,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被异化为"物"的"人"的生存样态,构成《资本论》的"存在论"向度;第二,由货币规律所体现,并在资本主义市场中运转的资本增殖逻辑,构成《资本论》的"逻辑学"向度;第三,由抽象的经济范畴所反映,并在具体的现实中为人们所把握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意义,构成《资本论》的"认识论"向度。马克思正是凭借上述三者的统一,在哲学的视域中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局限性。从而,以政治经济学的话语,阐述了人类解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把逻辑力量与渊博学识,与对全部经济学文献和有关事实的精细研究结合起来”,①运用多种科学方法尤其是科学抽象方法,成功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规律,完成了政治经济学领域的革命,成为正确运用科学抽象方法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经济学中的数量分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的对象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研究中主要应该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运用科学抽象这一基本方法来进行定性分析。由于经济事物与一切客观事物一样,除了具有质的规定性而外还具有量的规定性,因此对经济事物除了进行定性分析而外还需要进行定量分析。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不仅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了极其深入的质的分析,而且对资本主义经济生活进行详细的量的分析,正是由于这种量的分析,马克思才全面地揭示了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事物性质的决定因素问题,哲学上册教材有两种提法,而且从提法上看有所区别。一是在第三课《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这一框题中提到:“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二是在第四课《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这一框题中又提到:“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由此,有些同学产生了这样的疑惑:这两种提法是不是矛盾的呢?事实上,“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与“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决定事物的性质,二者并不矛盾。首先,两种提法的相对角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研究的成果,是马克思经济学说最主要的著作。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在《资本论》第一卷的最后一篇中论述的。所谓资本积累理论,就是关于资本如何由剩余价值产生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在社会化大生产中,资本积累作为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和源泉,是生产经营发展中的一个客观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辩证法,也是走着一条从整体观察自然界开始,首先描绘世界的总画面,其后随着对事物各个侧面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许多范畴的展开,事物内部的各种联系逐步被揭示,这种总画面才不断由抽象,逐渐地走向生动具体。例如,在孕育着中国古代辩证法各种思想的《周易》那里,把世界视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的思想就已经非常明显;再如屈原的《天问》,从“上下未形”的遂古之初,一直到日月星辰的运行,九洲山川的错置,龙蛇鸟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人类总是向往和追求"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和谐状态。和谐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和美好生活状态。这个追求历程一直伴随着人类对和谐本质内涵的探询。人类社会在不同阶段,由于文明发展的差异,对和谐内涵的理解存在着很大差异,从抽象本原的本质特征,到具体事物的对立统一,再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理性状态,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哲学上来看,人类对和谐本质内涵的阐释可分为:抽象和谐论时期、具体和谐论时期以及发展和谐论时期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和谐"是和谐关系论的观点,这里的"和谐"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与其他事物所产生的一种关系——事物间共生、互利、可持续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门成熟的科学理论一般都是遵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顺序构建其理论体系的。即首先叙述该学科中那些最简单、最普遍、内容最贫乏、最抽象的基本概念(范畴),如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哲学中的“物质”、生物学中的“细胞”、化学中的“元素”等。以这些最基本的概念为出发点,通过推演,使该学科内容不断充实、丰富、具体,直到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得到完整的阐述。马克思在《哲学贫困》一书中指出:“正如从简单的范畴的辩证运动中产生出群一样,从群的辩证运动中产出系列,从系列的辩证运动中又产生整个体系。”(《马克思恩格斯选…  相似文献   

15.
论规律和本质的可见性●靳绍彤关于规律(本质)具有隐蔽性,是我国哲学界一致的看法。马克思对这一问题也论述得非常明确。他在《资本论》第1卷中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是对规律(本质)隐蔽性的最科学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成功改造神秘化了的黑格尔辩证法,实现了对"资本"研究的实然判断与应然判断、描述分析与规范分析、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辩证统一。唯物辩证法在《资本论》中的运用,体现了强烈的道德批判意识和深沉的伦理价值关怀。今天,研究这种运用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不仅有助于我们展开对资本抽象统治的反思和批判,更有益于使之成为一种推动当代中国道德进步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17.
中央编译局翻译的《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中译本(全称《资本论(根据第一卷德文第一版翻译)》),在该书出版一百二十周年(1987年)之际,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我国理论界的一件喜事。从此,我国不但有了根据世界通行的《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四版和法文版翻译的两种译本,现在又有了《资本论》的第三种译本,即根据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最初版本翻译的译本。这无疑为我们研究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提供了更方便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一、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资本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部人们所熟悉的政治经济学巨著,是凝结着马克思四十年心血的伟大产物,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必修课程。我们学习的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理论,就是马克思《资本论》的一个重要理论,特别是《资本论》第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社会不平等研究中,重返阶级分析正在成为一种呼声。针对近年来正在成为一种社会学呼声的重返阶级分析主张,冯仕政在《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上撰文从阶级分析和分层研究  相似文献   

20.
《资本论》是现代最伟大的政治经济学文献,是马克思毕生科学研究的结晶。《资本论》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已经臻于完善。当《资本论》第一卷(1867年)在德国汉堡问世以后,恩格斯曾向全世界宣告:“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见《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因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正好最完整地凝结在《资本论》这部科学巨著中:一方面,唯物史观的原则在《资本论》中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同时,正是通过唯物史观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