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并在逐步推进的战略举措。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在目前国家转型期重大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合在重大事件中,并对国家重大事件进行整合,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方式。结合国家重大事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进一步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完整社会氛围、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环节,激发出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培养正确的警察意识是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政治意识、忧患意识等六个方面的警察意识,重在抓学生入校到毕业实习的全程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3.
自古以来,人类总是向往和追求"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和谐状态。和谐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和美好生活状态。这个追求历程一直伴随着人类对和谐本质内涵的探询。人类社会在不同阶段,由于文明发展的差异,对和谐内涵的理解存在着很大差异,从抽象本原的本质特征,到具体事物的对立统一,再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理性状态,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哲学上来看,人类对和谐本质内涵的阐释可分为:抽象和谐论时期、具体和谐论时期以及发展和谐论时期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和谐"是和谐关系论的观点,这里的"和谐"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与其他事物所产生的一种关系——事物间共生、互利、可持续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的目标统一性和承载主体共享性决定了它们对接的可行性。在对接的维度把握上,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学风建设,也要以主体间性教育提升对接有效性,并通过学风建设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扎根高校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人类对和谐问题的态度,是取决于人们视人类文明为僵固之物,还是视文明为日渐发展之物。在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中,任何不和谐的出现,都将减少人们所可尝试之发展的数量,从而亦会降低进步的速度。建设和谐校园的目的是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高校的发展得以证明自己者,并非昔日之成就,而是当下的努力和为未来所做的奋斗。和谐校园建设乃是一种为人类发展而运动的过程,因为高校正是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以及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产生的结果中,演绎着自己神圣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培育社会心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关系到党和国家执政建设,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意义重大。在理论上分析和厘清社会心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关系有助于二者现实培育工作的开展。通过对二者培育现状的理性把握,促成和提升社会成员积极活跃之主体性,以及增进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能量是当下和未来培育期待视野中的社会心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和应然路径。  相似文献   
7.
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就要对其资源进行整合与创新,并充分加以利用。本文以四川警察学院为例,说明通过实现实践教学人员的整合与创新、途径和方法的整合与创新、基地的整合与创新,尤其是以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不断创新,整合实践教学基地资源,运用实践教学基地丰富的显性和隐性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有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高校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两者在理念上的共融性、目的上的一致性、平台上的共享性决定了其实现有机结合的可行性。通过两者间共同精神理念的打造、融合机制的完善、具体活动的实践,可以实现两者的合作双赢,打造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平台,更有效地完成弘扬风尚、服务社会、锻炼自己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9.
公安院校以生为本的学生工作,就是以满足学生需要,发挥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目标。要实现以生为本的学生工作,必须注意克服传统模式下学生工作的弊端,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以人为本"和"制度管理"的关系,对学生"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的关系,"外在管理"和"自我管理"的关系,"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