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乐 《学理论》2012,(29):156-157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总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宗教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形成西方社会的主要文化特征之一。英汉翻译不仅包含语言本身,还涉及许多与宗教文化相关的背景知识。在翻译工作中,要将语言和文化有效地联系起来,提高文化差异意识,才能更好实现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2.
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构成的基础,语言又受到文化的制约。语言学习的终极目的在于交际,因而语言的教学离不开文化的阐释。随着文化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影响日益广泛,我国的外语教学理论与模式必然得到新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李速立 《理论导刊》2008,(4):126-128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西文化差异常常是通过语言上的差异表现出来,主要体现在称谓、问候语、习语、称赞、隐私及忌语、数字和颜色的表达方面.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学习和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的各种体现,有助于我们认识不同文化、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语言表达方式的区别,使语言交流成为更好的工具,为开展经贸、文化、科技交流服务,尽量消除中西方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  相似文献   

4.
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得到了中外学者和教育家的认可。从此,文化教学就一直是外语教学中的热门话题。共包括五个部分。首先通过探讨文化以及它和语言的关系说明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接下来阐述了在文化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文化教学的内容。第四部分讨论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改善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5.
谢海平 《学理论》2010,(24):171-172
第三代诗歌以反文化、反意象、反崇高为旗帜,他们试图通过反文化来回到本真世界,他们逃避自我,通过客观还原、消解意义的方式来追求世界的本真,但诗歌语言仍然是文化的载体,他们又通过解构语言,大量运用口语来背叛规范化的诗歌语言。尽管彻底的反文化是不可能的,但这种努力已经打破了原先僵化的局面,带来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常姗姗 《学理论》2013,(8):229-230,241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四十多年的历程中,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也有很多问题和争议。其中,对外汉语的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和原则,如何进行文化教学等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文化教学中,包含文化因素的词汇是讲解的重点,而基本的颜色词又是最具代表性的,所以通过对颜色词的分析研究,说明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文化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循序渐进;在教师素质方面,应当在保证其具备语言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样,才能提高文化教学的质量,调动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10)
文化输出作为国际交流与竞争的重要手段,其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文化输出的历史悠久,但近代以来却收效甚微,存在着形式主义的问题,成为阻碍我国文化输出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提升文化输出的内涵,挖掘具有现代性的文化代表,才能克服形式主义带来的弊病,树立良好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8.
彭颖 《理论探讨》2005,(4):173-174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品牌和灵魂,当代城市已经进入"文化立市"时代;而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彰显和提升城市文化的重要功能;要通过确立"一个基点"和"五个支撑",打造新世纪城市文化体系中的图书馆文化。  相似文献   

9.
王晶 《学理论》2011,(12):308-309
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一系列深邃的思考奠定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础;同时他的许多观点也成了语言学界争论的焦点,其中就有关于语言和言语、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的区分。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交流思想、交换信息的社会行为;言语的语言学是人在不同语境中运用工具的过程及结果。本文从言语语言学入手,介绍翻译中的对等模式,试图从言语语言学解释英汉翻译中的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文化的集中体现,武汉是个多种城市文化并存的城市,在湖北文学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而作家的创作风格、语言特征深受城市文化的影响。着重选取了武汉的城市世俗文化在文学中的表现,探讨文学和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周建国 《理论导刊》2005,26(11):30-3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上的差异直接体现于语言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愈益重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从培养跨文化意识抓起,重视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采用新型的交际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融合必然会反映在语言的融合上,而语言的融合又必然记录着文化融合的趋势.语言翻译,尤其是词汇翻译最能体现文化融合过程中语言融合的现象.从文化融合大环境的角度看,语言翻译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对吸收异域文化和丰富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人类思想感情的表达交流工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随着国际交往和文化交流的扩大,不同语言之间互译的增多,不同文化的差异、交流及相互影响也必然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文化差异的存在,对两种文化信息间的转换即翻译的过程必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社会与民族拥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英语翻译不仅会涉及到语言问题,还会涉及到文化取向问题。翻译不仅要把信息传达给读者,还要注重语言的译文表达形式和本文化取向。不同的文化取向造成了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即归化和异化。选取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两个不同翻译版中的疑问片段,讨论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取向。  相似文献   

15.
语言输入与输出一直是语言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教学实践上,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的研究已不再是新议题,但针对我国英语学习者来说,语言输入与输出不平衡的现象,从心理语言学维度去探究其原因的文章甚少。本文以心理语言学为基点,从语言输出过程中的记忆提取和遗忘两方面来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并相应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日本近几百年来的飞速发展,其文化也在飞速进步,再加之中日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只会是日益加深,文化的一个体现就是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所以,我们不仅需要学好他国的语言更需要了解他国的文化。所谓初级阶段的文化学习,指的是在语言学习初级阶段引入该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内容,使大学语言教学融入社会文化之中,实现外语教学的最佳目的和最高效率。在语言学习中文化的学习起决定性的促进作用。并且,日语初级阶段的文化学习对日语学习的促进作用将会是长远的。  相似文献   

17.
《语言论》是萨丕尔(EdwardSapir)的主要代表作。全书11章主要论述语言的性质、结构、演变以及它跟思维、种族、文化及艺术等方面的关系。按照原书章节顺序,从语言文化与语言理论的角度出发,对语言与思维、文化与语言格局等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并指出萨丕尔《语言论》的语言观对于汉语文化及语言理论研究的特殊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要习得一种第二语言,必须习得该语言的文化。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也是一种逐步适应一种新文化的过程。语言是表现文化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简单讨论了语言和文化的含义及二者关系。  相似文献   

19.
李南  李淑华 《学理论》2009,(24):42-43
语言输入与输出一直是语言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教学实践上,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的研究已不再是新议题,但针对我国英语学习者来说,语言输入与输出不平衡的现象,从心理语言学维度去探究其原因的文章甚少。本文以心理语言学为基点,从语言输出过程中的记忆提取和遗忘两方面来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并相应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康钦珏  赵雄伟 《学理论》2013,(18):249-250
近年来,交际教学法问世并得到业界的认可。交际教学法是当今外语教学的主流方法,它跳出了以传授知识、培训技能等传统教育的误区,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和表达能力。主要探讨交际教学法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文化在该教学法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