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自烟毒在河北泛滥成灾后,它就成为危害河北的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解放前历届政府均曾厉行禁政,但烟毒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就从源头上基本解决了旧中国历届政府所无法解决的烟毒泛滥问题,树立了“无毒省”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清道光年间,罂粟流入天水,咸丰以降,制作鸦片之法推广,于是种者、吸者一发而不可收拾。清廷和民国行政当局对鸦片时禁时驰,致使烟毒长期危害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群众运动的方式集中禁烟,及至1958年,彻底根除了祸害天水100多年的烟毒。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河北省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禁烟禁毒斗争。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就从源头上基本解决了旧中国历届政府所无法解决的烟毒泛滥问题,树立了“无毒省”的形象。当时河北省在禁烟禁毒运动中采取的各种措施,为当前禁毒斗争提供了一些历史参照。  相似文献   

4.
陕甘宁边区政府查禁鸦片毒品立法述评刘树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高度重视查禁鸦片毒品工作,制订和颁布了一系列禁烟法令法规,设立了边区禁烟督察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禁烟专项斗争,遏制了烟毒在边区境内的蔓延,保障了边区人民不受...  相似文献   

5.
试论晚清时期西北地区的烟毒及禁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晚清时期我国西北地区从烟毒输入地到烟毒输出地的变迁和由此引起的西北地方政府在不同时期对烟毒的不同措施和对策,并从历史环境、文化心理、人文地理、法律等角度探讨了鸦片在西北地区蔓延及屡禁不止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解放初期禁毒形势比较严峻,经过禁种、禁运、禁售、禁吸等措施的实施,最终从源头上堵住了烟毒的泛滥,基本上解决了建国初期云南的烟毒问题,维护了社会安定,净化了社会风气,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今天云南省面临的禁毒形势依然很严峻,总结历史成功的经验对今天的禁毒工作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民国初年新疆禁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初年,清末尚未完全解决的烟毒问题因为社会动荡在新疆再度出现,鸦片泛滥成灾。由于民国政府将于1915年派官员陪同英国代表到新疆检查禁烟实施情况,新疆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主要从三个方面(严抓禁种、澄清吏治、堵源截流)展开了一系列禁毒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禁毒带有一定的政治功利性,禁毒并不彻底。民国初年新疆禁毒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8.
鸦片烟毒的传播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和破坏是众所周知的.其危害的多样性、持久性和广泛性远远超过烟毒问题本身,还涉及政治安全、金融经济、文化艺术、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俨然成为社会严峻的问题之一.清末民初期间黑龙江采取了一系列禁烟措施,这些禁毒政策的实施、禁烟活动发展,对清末期间黑龙江省禁烟毒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这些政策...  相似文献   

9.
第一、毒品犯罪情况相当严重 毒品犯罪是旧社会遗留的丑恶现象。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帝国主义国家向我国强行输入鸦片,曾经激起两次鸦片战争。我国人民深受鸦片的毒害,对此深恶痛绝。 从我国历史上看,曾多次制定禁烟法。早在清朝雍正七年就制定了《禁止买卖鸦片条例》;嘉靖十八年又颁发了《严禁吸食鸦片则例》;道光十九年制定了《查禁鸦片章程》。在国民党时期,1914年4月21日制定了《吗啡治罪法》;1925年7月21日公布了《禁烟条例》;1928年9月19日公布了《禁烟法》,并于1929年7月25日作了修正;1935年10月28日公布《禁烟治罪暂行条例》和《禁毒治罪暂行条例》;1941年2月19日公布《禁烟禁毒治罪暂行条例》,等等。在旧中国虽然颁布了不少禁烟禁毒法律,却不可能真正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正如1950年2月24日《政务院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所指出:“由于封建买卖的官僚军阀的反动统治,与其荒淫无耻的腐烂生活,对于烟毒,不但不禁止,反而强迫种植,尤其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曾有计划地实行毒化中国,因此戕杀人民生命,损耗人民财产,不可胜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认真禁毒,严厉禁止鸦片、烟毒的流行,取得了举世  相似文献   

10.
陕甘宁边区成立之初,党和边区政府面临着土地、劳资、灾难民、教育、婚姻、烟毒、匪患、"二流子"以及帮会门道等诸多社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党和边区政府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明确土地所有权、改善劳资关系、救济灾难民、普及教育、改变旧婚俗、禁烟戒毒、剿除匪患、改造二流子、拥军优抗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边区人民营造了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抗战期间,日本在中国占领区的毒化政策进一步加剧了近代中国鸦片烟毒的泛滥。中国共产党为使根据地成为抵抗日本侵华和消灭敌人的坚强堡垒,竭尽全力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根据地的建设,其中禁烟禁毒就是重要内容之一。这些措施不仅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同时,对于抑制日本帝国主义的毒化政策,维护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安定团结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禁烟史上的一面光辉旗帜。  相似文献   

12.
清朝最后十年间建立的警察与警察制度,是中国近代警政发展的开端,后历经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迅速发展,近代警察制度渐趋成熟与完备。这一阶段,是我国警察行政逐步地向职能独立化、组织系统化、行为法制化、服装统一化渐进的时期,它使中国警政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时期,我国女性解放从对人格平等的憧憬开始向着政治觉醒的方向转化。女国民意识是这一时期女性政治意识觉醒的重要标识和女权运动的主要内容。女性革命先驱们期许革命时尽国民之责任,也期待革命成功后与男子共享国民之权利。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女性心怀憧憬,提出了女子参政的要求,并为此掀起了民初的女子参政运动。但女子参政要求不仅遭到了袁世凯北京临时政府的否决,在以孙中山为首、由革命派控制的南京临时政府也没有获得通过。女子参政运动的失败,体现着鲜明的性别歧视面相,也与女性的弱势与性别认识上的误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1929年9月至1931年4月,贡觉仲尼的到京、入藏及驻京,在民国时期的西藏与中央关系恢复上具有独特的意义。他根据十三世达赖指示他声明的三原则,到京与蒙藏委员会商定了六条。国民政府依此提出八款,派遣贡觉仲尼入藏宣慰。入藏期间,他努力协商解决西藏问题,十三世达赖按照迎接中央专使的仪式迎接他,同意设置西藏驻京、驻平、驻康办事处,并以他为驻京总代表,西藏与中央的关系得到初步恢复。但是,十三世达赖及噶厦对贡觉仲尼在京所答应的一系列问题,如派遣大员入京协商、九世班禅可率少数军队返藏等,并不同意。因此,西藏问题在当时情况下并不能得到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15.
对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主体范围的理解和适用,见仁见智。以罪刑法定为指导对本罪主体进行法条解析:本罪之应然主体以“身份说”为主,兼采“职权说”,皆以负有查禁犯罪的职责为前提。查禁犯罪活动是从调查、发现犯罪人或犯罪事实开始,到立案侦查、审查起诉这一过程的活动。负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各级党委机关中的政法委工作人员,不能成为本罪之主体。  相似文献   

16.
美英两国毒品纯度与量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毒品犯罪的量刑而言,如何对种类繁多、毒性大小不同的毒品给以科学的分类换算,并据此给予毒品犯罪人较为准确的刑罚,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美、英两国在毒品数量是否根据纯度折算的不同做法,在毒品纯度与量刑方面的立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国禁毒和同毒品犯罪作斗争工作取得巨大成就 ,但仍需从下列方面强化工作 :1、设立常设机构统一领导 ;2、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动员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 ,综合治理 ;3、加强情报信息工作 ;4、加强对毒品犯罪的调查研究 ,对症施策 ;5、研究治本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