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李建光 《前沿》2010,(14):17-20
《太平经》神仙修炼论以老子的"道"为最高范畴,以其道论为统领,广泛吸收儒、法、墨、方技、阴阳等家的思想,形成了修神与修形、治身与治国、入世与出世为一体的综合性、务实性与理性的理论与实践特征。  相似文献   

2.
宁薇 《求索》2008,(10):199-201
作为“花间鼻祖”,温庭筠首开词为艳科的香软词风之先河,但同时,温词也呈现出委婉含蓄与清新疏朗之美。温庭筠词风的形成,除了与晚唐社会环境、个人生活经历以及文化传承等有关外,道学上清派对温庭筠词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它独特的成仙思想、修炼方式以及以女性为祖师的神仙崇拜等促成了温庭筠词“静境”、“心境”和“艳境”之形成。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民间信仰体系中,神灵主要有神、神仙、人鬼、菩萨、妖魔五大类。从理论上说,神仙与其它四类神灵是截然不同的:神仙既重灵魂又重肉体,是灵魂肉体同时长生不死的人;而其它四类神灵有的是自然崇拜的结果,有的是人死后灵魂所化,都重灵魂而轻形体,是万物有灵论和灵魂不死观念形象化的产物。但是自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神仙思想和神仙信仰以后,由于中国人对神仙的偏爱,其它四类神灵在漫长的信仰过程中,也逐渐向神仙靠拢,有的演变为神仙,有的沾染上仙气,出现了奇异的仙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庄子·逍遥游》中的“神人”和宋玉《神女赋》中的“神女”是既包含“人”的特质又兼具“神”的特性的形象,这种不约而同的共同性为后世对人体美的刻画朝向最高审美理想——神仙风度的发展开创了先河,既影响到中国古代文人人体审美对人物风度气质的重视,又影响到后代文人关于男性人体审美在某种程度上“阴性化”的审美特质的形成以及男女人体审美的趋同倾向。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思维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理论基础的正确反映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思维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邓小平科学思维方法形成的方法论基础,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是邓小平科学思维方法形成的实践基础,个人天赋和后天修炼所造就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个性特征是邓小平科学思维方法形成的心理基础。邓小平科学思维方法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法的共性特征,又具有其独自的个性特点。它对于改善当代人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袁媛淑 《求索》2011,(10):163-165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和社会弱势群体是社会权的权利主体,必须通过国家的积极作为去促成其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应当既关注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又加强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赵雨 《求索》2013,(5):74-76
屈原自沉并非简单的以死相抗,悲壮玉碎,而是在现实层面的长期挫败之后,内心深处的“浴于沉渊”方能“死而复苏”、回归天国的古楚灵魂信仰与“由人入神”的古神仙家信仰的交叠。屈原依照古神仙家的内炼之术。在自感已完成修炼之时,选择依照古楚人灵魂信仰中水路归冥的路径。经由“水解”的宗教仪式,告别尘世,归向天国。屈原这一生命归宿的选择在其后期作品《远游》中有内证可考。《远游》中提到的“湘灵”和“冯夷”都是“溺死”而成神的神仙。理解屈原的自沉,必须回归屈远原后期作品文本的内证,回归屈原时代文化、宗教、哲学背景的历史实际。  相似文献   

8.
网络实名制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又容易导致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威胁公民的隐私权。"网络暴力"事件频发,从个人信息的层面反映出网络实名制下的隐私权较传统隐私权出现的新内涵和新特点。网络实名制下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方式和手段应与时俱进。要从立法、互联网行业规范、司法救济等角度进一步完善理论和制度构建,以保护网络实名制下的个人隐私权。  相似文献   

9.
敖翔 《前沿》2004,(10):166-16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而个人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个人价值具有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重属性。在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中 ,个人价值观日益受到重视和发展 ,取向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从虚幻走向务实 ,同社会上的本位价值观的冲突与整合明晰化。对此 ,我们既坚持个人价值观多样化 ,又选择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并加以实现 ,使其与社会主导价值观融通互补 ,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每个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冉强  张红扬 《前沿》2007,(3):139-141
监听作为执法机关对抗犯罪、收集证据的一大利器,已在司法实践中较为普遍地采用。然而,在打击犯罪的同时,也要顾及个人权益的保障,不能以对抗犯罪的初衷,收获侵害人权的苦果。因此,采用相对合理主义的进路,构建既具有价值合理性又具有技术合理性的监听制度,确实是我国立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论思想政治工作中自我实现的有效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实现的问题是一个既涉及到个人发展,又影响到社会进步的双效问题。对自我实现进行有效控制,尊重自我实现的愿望,引导自我实现的方向,提高自我实现的能力,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红搂梦》里的贾敬,专心炼丹修道,梦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其实这是一条盘坐在蒲团上慢慢消化民脂民膏的毒蛇。王熙凤称颂他”已修炼成了,也算得神仙了。”既然是神仙,那么,神仙过生日,就非同小可了。君不见,采办忙下乡。鸡鸭全遭殃。费尽心机,方准备停当。但、儿孙们还是不放心,深怕有想不周到的地方,总觉得“心里不安”。果然贾敬来了一道紧急令:“那‘阴隲文’叫他们急急刻出来,印一万张散人。”这是经他注解、出版的“劝善书”,是为了“积累功德”的,据说刊印此书比叫他“无故受众人的头还强百倍”。在贾敬看  相似文献   

13.
许宜兰 《求索》2007,(6):133-135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中道教信仰的核心是神仙崇拜。本文通过论述道教神仙思想产生的根源,以及在道教文化中所孕育出的这种“神仙情结”,进一步论述神仙思想对明清时期民间生活的影响。这种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明清文人画以及版画、年画等美术形式的发展,反映了明清时期人们对现实人间社会的美好愿望和追求。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民主集中制思想是从三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维度展开的。首先,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必须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充分认识民主的基础作用,坚持四个“服从”,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反对个人专断和极端民主化。其次,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政权的根本组织原则。新民主主义的政权组织应该采取民主集中制;新中国的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宪法关于国家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的规定还存在缺陷,应当加以补充和完善。再次,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重要指导原则。要创造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要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5.
经纬 《思想战线》2004,30(5):16-20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是中国20世纪改革开放时代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大经济伦理问题的理论反映。它具有鲜明的改革开放的时代特色,以市场经济为平台,以伦理为价值导向,以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目标,以义利统一为原则,其核心是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发展观和公平观。它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源于改革开放,又指导改革开放,为新世纪中国的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权利一词,意蕴丰富。它是一个与自由、利益、规则、正当等价值密切联系的概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利观,是市场经济、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时代条件赋予我们的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利观的实质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权利观。对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加以明确界分,是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前提。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利观要求我们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努力做到既正确地对待集体与集体利益,又正确地对待个人与个人权利。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成长,特别是新教师的成长既关系到教师本人今后的职业发展,同样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发展紧密相关。新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必须修炼好"五课",在明晰环节、提高技巧、精心设计、虚心学习、自评他评等方面加强自我修炼,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与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人的需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弄清人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揭示出实践活动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但是,以前我们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以致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出了一些偏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关于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指人(包括个人、群体、阶级、社会)为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与周围的环境(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一种必然联系,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渴求和依赖。人的需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既包括物质需要,又包括精神需要,既包括自然需要,又包括社会需要,既包括个体需要,又包括群体需要。  相似文献   

19.
黄朝勇 《人民论坛》2012,(11):68-69
在夫妻离婚法律实务中,对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究竟是共同债务还是个人债务的认定和处理,是一个长期困扰法律工作者的难题。面对这类案件,只有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既坚持有法可依,又不唯"法"是举,才能更好地保障夫妻双方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李仁卿 《理论月刊》2007,(12):64-66
在二十世纪价值相对主义非常盛行的西方道德教育领域中,科尔柏格是唯一的既反对文化相对主义,又反对个人相对主义的道德教育家。他通过研究道德发展的哲学假设,对道德领域中的价值相对主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批判。其德育思想对改变美国以致整个西方社会因剧变而造成的思想混乱和德育危机也起了重要作用。研究科尔柏格对价值相对主义的批判,对于我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对价值相对主义,有一定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