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际斌  李秋菊 《求索》2012,(3):197-199
自从张惠言标举"温庭筠最高,其言深美闳约",学术界对温庭筠词有无寄托一直争论不休。较多学者认为:温词没有寄托,张惠言的阐释论流于穿凿附会。其理由有二:一是温庭筠人品低劣;二是花间词为应歌之作。但是,深入的研究发现:无论是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看,即通过正史、杂史的呈现,还是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即通过温庭筠的诗文、词所产生的环境背景、西方接受美学等角度的分析,他都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的词具有寄托品格。因此,张惠言标举温庭筠词亦可备一说。值得注意的是,温词寄托的是广泛的社会人生情感,但绝非等同于句句指实的实录。  相似文献   

2.
朱长英 《青年论坛》2008,(3):119-121
三百四十余首梦窗词自南宋问世以来,其接受状况就跌宕起伏,主清空的张炎对梦窗词的“质实如七宝楼台”之讥将一些人领进了对梦窗词风格特色的否定歧途。通过对梦窗词整体风格的形成和表现的梳理,则发现其秾挚绵丽的风格是对温庭筠、周邦彦的继承与发展,超逸沉郁的风格则是南宋大环境使然,流丽疏快的异彩更是对张炎之评的否定。  相似文献   

3.
本刊「诗词欣赏」专栏开避以来,已介绍过两首诗,现在介绍一首词。词是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的又一种文学形式,原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一种抒情诗,最初产生于民间。后来不少文人也偶有所作,即所谓文人词,并在民间词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与诗并称的一种文体。但词与诗有显著的不同;词与音乐有密切关系,字声配合严密;词的格律要求比诗更加严格;诗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而词则十之八九的句子参差不齐;等等。词原是曲子词的简称,后来又有许多别称,如诗余、乐府、长短句、歌曲、琴趣、乐章、语业等。温庭筠(约公元八一二——八六六年)是晚唐「大词家,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属山西省)人。他文思敏捷,精于音律,《旧唐书》说他「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絃吹之音,为侧艳之词」。他写过大量的词,工于造语,着色浓艳,喜欢雕琢,对后世词的影响很大。五代赵崇祚选编的《花间集》收有温庭筠词六十六首,《梦江南》就是其中一首:  相似文献   

4.
吴邦江 《理论月刊》2006,(6):122-125
"词为艳科",词应以婉约为正宗,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虽历来就有争议,但却似乎是大多数词学家的共识.该文对苏轼以前豪放词风源流演变进行梳理探究,提出不同看法一是豪放词不是"别调",与"婉约词"的关系不是母体与变体的关系,而是兄弟或姐妹的关系;二是苏轼不是豪放词风的开山祖师,更不是"豪放词派"的首创者,而是扩大了豪放词的词境,开拓了豪放词的领域,是重要的承继者和发扬光大者.  相似文献   

5.
王宏力  张志宁  刘少坤 《前沿》2008,(6):193-195
词的应用性对词多样化风格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使词从很大程度上具备了有别于“艳”的风格,其中娱乐、思想传播、谋生、交流的应用性表现的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耿宝山 《人大建设》2013,(12):48-49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找准“四风”之根,认清力量之源,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做好工作的根基。 “四风”形成源于脱离群众 铲除“四风”,必见其根。找不到病根,再锋利的铲刀也不可能真正除掉“四风”。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执政危险是脱离群众。脱离群众就是“四风”初起之处、病根所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无一不起于脱离群众。  相似文献   

7.
原来道德话语和法律话语也存在着“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分别。道德话语一定要在有我之境时.才能收喻人之效.法律话语一定要在无我之境时.方能公平。  相似文献   

8.
《精神文明导刊》2010,(9):49-50
近年以来,山东省胶州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农村“五化”建设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以“洁净之风、德孝之风、互助之风、学习之风、和美之风”为主要内容的“五种新风”推树活动,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深化与提升,探索出了一条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郭凌云 《求索》2013,(6):133-135
仁宗朝词坛是宋词发展的第一个成熟繁盛期。仁宗朝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导致了仁宗朝词坛的兴盛和新变的产生。“无南北之异”的取士政策促进了仁宗朝词的兴盛;分别以晏殊和欧阳修为中心进行的词学活动.促进了仁宗朝词坛疏隽与婉雅两种词风的产生:词之功能发展至仁宗朝有了极大的扩展。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等大词人产生于仁宗朝,并不是偶然现象。对仁宗朝词坛新变的探析,对更好地把握词史流变、进行词家的个体研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闲话柳如是     
艾芥 《人大建设》2012,(6):51-51
说起柳如是,可能有些人并不熟悉。但说起吴三桂为之“冲冠一怒”的陈圆圆以及《桃花扇》中的李香君,也许知道的人就不少。而柳如是便是与她们齐名的“秦淮八艳”之一。  相似文献   

11.
廊桥风声     
禾源  登豪 《福建乡土》2010,(5):21-23
有书载曰:“闽屏邑,遗木拱廊桥之多居全国之首,今保存尚好有13座,且兼有桥身最长,桥境最险,桥质最朴等特色。”余欣悦,桥通两岸,贯山水于一桥间。故得空,便拜谒万安、千乘、百祥、龙井、广利、广福……等桥,远瞻雄姿,近览胜景,凭栏听风,风有三音:一为桥下山风之音;二为桥中人风之音;三为桥上天风之音。几处多次倾听,心神领会便以文记之。  相似文献   

12.
李春丽 《前沿》2010,(17):198-200
张翥是元代诗词大家,现存《蜕岩词》两卷。从词艺方面,张翥精通音律,多才多艺,在表现技巧上效法南宋姜夔一派,当属词艺的行家里手,堪为“一代之冠”;从词风方面,其主流倾向是清丽典雅,同时又具有萧散豪迈等多样风格,呈现出南北兼容的特色,在词史上具有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三种境界     
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相似文献   

14.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干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民主党派调研,其实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法政录     
《民主与法制》2014,(12):3-3
中纪委开举报直通车 4月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纠正“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欢迎广大公众举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以及各种隐形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并提出治理建议。据悉,去年9月,  相似文献   

16.
实践唯物主义同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之解决孙伟平在《人性论》中,休漠提出了一个价值论领域的基本而重大的问题,即以“是”为连系词的事实判断能否导出以“应该”为连系词的价值判断?以及这种推导的根据与理由是什么?按其实质,这一休漠问题也就是关于事实与价值、事...  相似文献   

17.
袁志成 《求索》2014,(1):140-143
道光年间,孙麟趾与孙廷镲、秦耀曾、孙若霖四词人于金陵结江东词社,词坛前辈汤贻汾社后评阅社课,并辑《江东词社选》。江东词社成员以孙麟趾为领袖,受其词学思想的影响,江东词社在创作上以浙西词派清空、高超之境为主,偶有常州词派比兴、寄托之感。在浙、常二派的交织过程中,孙麟趾等江东词社成员承绪浙派的同时,有变革浙派与汲取常派的填词倾向。  相似文献   

18.
崇“8”之风当刹龙再先“8”与“发”谐音,为图个“吉利”,能够“发”,发财致富,官运亨通,事业发达,近些年来,社会上崇“8”之风甚盛,不少地方的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竟然也迷信上了“8”字。使用的电话、车牌、门牌、手机和BP机等号码,尾数要带“8”;个别...  相似文献   

19.
李明 《前沿》2008,(11):167-168
在交通与通讯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亲人的分别,尤其是夫妻间的分别造成的生离死别常常令人唏嘘不已,由此许多文人墨客书写了许多以望归,盼夫为主题的诗篇。温庭筠《梦江南》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首词,它不仅充分的表达了盼归的主题,更塑造了一位登楼远望丈夫归来的执著而又充满哀愁的思妇形象,尤其是她那柔肠寸断的痛楚,给我们带来深深的震撼,让我们在内心深处展开了一幅想象无边的画卷。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女性词史上,徐灿可与李清照相媲美,也是开拓词风的关键人物。她以悲壮的豪情、深隐幽微的意境以及俊爽的风格从事创作,故其词作———《拙政园诗馀》,兼具豪放与婉约的风格,突破传统闺秀词作纤细委婉的词风,含蓄蕴藉、意味深长。她在其词作中抒发的家国之思———怀乡之愁、亡国之音,均呈现出独特的风格,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