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他们的身份是在校学生还是劳动者?他们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究竟是否合法有效?由于《劳动法》中并没有关于在校大学生打工、实习、就业维权的规定。使得他们在诸如拖欠工资、工伤、劳动安全等方面难以得到全面的保障。一旦出现工伤、安全等人身伤害事故,用人单位立即以大学生未领毕业证,仍是学生身份,不具备劳动关系主体资格为由否定已经签订的劳动合同效力。  相似文献   

2.
经朋友介绍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我.从农村来到城市一建筑工地打工,现在工作有两个多月了,多次要求签书面劳动合同,都被老板以合同样本没到、负责办理合同的人外出、试用期没结束等各种理由回避拒绝。据工友们讲。很多工友已在这个工地干了半年多了.这个老板都没有和他们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企业用工必须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不签书面劳动合同,要支付双倍的工资,这与工人签书面劳动合同的最后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3.
行将毕业的大学生用学校发给学生的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与聘用的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后上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大学生在申请工伤待遇的同时,要求公司按照法律规定缴纳工伤保险和各种社会保障。公司以在校大学生不具备劳动者资格为由,宣称劳动合同无效,遂引发了一场劳动合同效力纠纷。  相似文献   

4.
小保:我厂用的几个农民工,因为怕扣养老保险,一直拖着不和我们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这样一拖数月,厂里急需用人,我们也没强求。眼下劳动部门查得很紧,不签书面劳动合同是不行了。他们要再坚持,厂子准备不用他们,让他们走人。劳动者不同意签订劳动合同,一拖再拖,用人单位终于下决心与其终止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否给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5.
【案倒】:2007年7月.阿才在大学生招聘会上被一家科技公司选中,担任公司的网络技术员一职,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合同。由于阿才的真才实学以及很强的工作能力,很快就被任命为网络部的技术主任.并于一年合同期满后,公司又与他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6.
《就业与保障》2009,(3):7-7
小保:去年我厂招了一批工人,厂方与他们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现在劳动合同到期了,这些工人还在厂里,厂方想继续留他们在厂工作。厂方同意留,他们要继续干,是不是合同就自然延续,不需要重新签劳动合同了?  相似文献   

7.
宣炀 《民主与法制》2010,(10):62-63
无固定期限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终止日期.即合同终止日期不固定的劳动合同。这里所说的没有明确终止日期,并不是说劳动合同没有终止的时间,而是合同的终止时间不确定。由于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不约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8.
一位银行职员在单位工作超过10年,但一直未与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后来,银行通知该员工与中介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以达到为其“转正”的目的.但该员工要求与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最后双方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9.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一些企业为了自己“解雇劳工自由”,免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受到的“法律约束”,他们不想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可又怕承担被“责令改正“、“开双倍工资”等法律责任,于是他们利用一些劳工,特别是农民工怕签合同后参加社会保险交保险费的近利思想,  相似文献   

10.
签订劳动合同是求职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整个求职过程的重中之重。劳动合同签订后,求职阶段虽告一段落,但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会在合同有效期内以法律的形式约束劳动双方。签订劳动合同较为复杂,却是求职者必须熟悉和掌握的。  相似文献   

11.
应届毕业大学生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后,《就业协议》的使命也随之结束。然而,大学生们还是不能松懈。下一站,迎接他们的是或长或短的试用期。万一试用期里出点小差错,前面的努力都将功亏一篑。  相似文献   

12.
在校大学生郭小娜边完成论文边找工作,凭学校发给的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谁知,在劳动合同期限内,郭小娜发生交通事故无法上班,用人单位以她未领取毕业证,仍是学生,不具备劳动关系主体资格为由,要求确认合同无效。那么,学业毕业是大学生劳动就业的法定准入门槛吗?  相似文献   

13.
试用期是劳动者获得一份工作后最初的不稳定阶段,也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一个试用考察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中,劳动者的权益往往最容易受到侵犯,这就要求劳动者要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几点,保护好自己在试用期间的合法权益。 一、在试用之前就签订好正式的劳动合同 有的用人单位认为,只要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就可以不受劳动法的约束,在辞退劳动者时较为便利,并且不必给予经济补偿,于是他们在试用员工时,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只签订一份所谓的试用期合同,许诺等试用合格后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而《劳动法》规定:“劳动合…  相似文献   

14.
《就业与保障》2007,(12):34-34
案例 张某是一家公司的老员工,在公司工作了很多年,每5年与公司签订一次劳动合同。2007年,张某已经在该公司工作了12年,但其劳动合同还有3年没有到期。张某想与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是公司的人事部门告诉张某其劳动合同还没有到期,因此没有办法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签订的话,也需要劳动合同到期之后才可以签订。公司的解释是否成立呢?  相似文献   

15.
方垚 《浙江人事》2006,(1):45-45
2004届毕业生小张于当年6月份开始在杭州一家公司上班,因为对该岗位很感兴趣,小张决定留下来工作。2004年7月份小张提出要与公司建立正式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并要公司为其办理相应的社会保险。公司负责人告诉小张,公司需要对她再试用一段时间才能决定是否与其签订劳动合同。2004年8月份,小张再次要求公司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办理相应的社会保险。公司负责人又以其他理由推迟签订劳动合同。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05年7月份,公司负责人忽然通知小张,因为公司要改变经营范围,小张的岗位将没有存在的必要,公司支付其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叫小张别再来公司上班。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吉林省从3月1日开始,至5月31日结束,集中利用三个月时间,以民营企业、有雇工的个体经济组织及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建筑业、制造业、采矿业等招用农民工较多的行业企业为重点,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截至5月底,吉林省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了94.3%,比活动开展前提高了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劳动保障世界》2005,(5):26-28
一、劳动合同的签订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尚未与劳动者(包括用人单位在临时性工作岗位上招用的全日制劳动者、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尽快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减少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这个设计非常巧妙,让用人单位不得不签订劳动合同。”这话里话外透出兴奋的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副部长、中国劳动法学会副会长郭军。他称,这次草案为督促企业履行签订劳动合同职责,规定了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告知义务。其中最值得肯定的,是草案规定如果企业和员工没有签订合同就视为签订无限期劳动合同,劳动者同样受到法律保护。劳动合同的重要与现行法律对劳动权利保护不到位的反差,长久以来一直悬在委员们心头,是他们热切盼望解决的问题。此次劳动合同法(草案)提请审议,正应和了他们的迫切心情。此外,由于这次审议还承担着对…  相似文献   

19.
《就业与保障》2011,(7):6-6
小保:农民工刘某到某物流公司当装卸工,一直没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一年后,他被辞退。离开公司两年后,他听说不签书面劳动合同有双倍工资.  相似文献   

20.
林颖颖 《今日广西》2008,(23):19-19
劳动合同签约为期一年,试用期居然也是一年。随着大学生就业进入“敲定期”,毕业生与企业签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浮出了水面,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些企业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时,在试用期与由此产生的薪金问题上存在“霸王条款”,引来大学生的不满。对此法律专家则表示,“非法”试用期会自动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