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巩留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辉煌成就。其一经验与启示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必须坚持围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这个中心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坚持大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必须坚持加快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不放松。  相似文献   

2.
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找到并及时发挥优势;必须以人为本,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公平地分享发展成果;必须努力缩小贫富差距,从而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完善法制,为发展创造宽松、有序、和谐的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3.
高云虹 《唯实》2009,(7):73-74,46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法治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围绕服务发展、构建和谐有序展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促进法律制度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校作为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必须从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率先发展 党校教育事业。讲发展必须统一思想、找准差距、正确定位、切忌空谈;讲发展还必须认 真处理好发展与稳定、创新和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学校党的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回顾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初刨、受挫、恢复、发展和创新五个阶段.加强高校党的制度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为指导,必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必须以健全监督制度作保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必须全面贯彻科学发展现.  相似文献   

6.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从党和人民事业的大局充分认识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必须依靠党的领导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7.
百年来,党的理论武装主要经历了制度的形成及曲折发展、重回正轨及制度的恢复发展、制度的深化发展三个阶段,其经验启示包括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必须坚持以上率下、必须完善制度建设、必须创新内容和方式方法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实践》2002,(11):22-23
首先,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任何国家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发展问题,都必须把发展作为首选的国策。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6,(4):5
正发展理念是发展实践的指南和发展行动的先导,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相互关系。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  相似文献   

10.
仲祖善 《党建文汇》2005,(10):12-12
税费改革后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置于“三农”工作的大环境、大背景下来思考,必须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和农民增收致富来进行,必须始终坚持用改革、创新、发展的思路和办法来推动。  相似文献   

11.
沈阳 《党课参考》2023,(Z1):150-159
<正>学原文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90年来我党农村土地政策的发展演变带给我们许多有益启示,主要有:土地政策的确立和推行必须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服从和服务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必须适应具体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主创性,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注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效结合;土地政策演进的速度和力度必须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学校党的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回顾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初创、受挫、恢复、发展和创新五个阶段。加强高校党的制度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为指导,必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必须以健全监督制度作保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必须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政治的发展巳取得巨大成就,但还有很多制约发展的因素,只有实现有效的制度化,才能克服这些制约因素,促进新疆的政治发展。制度创新是新疆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动力和核心。推动新疆的政治发展和社会的有效运转,必须摆脱制度短缺、制度滞后、制度虚置等束缚,必须推进制度创新,深化制度改革,必须健全制度执行机制,保障制度的贯彻落实,必须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5.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六个必须坚持”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破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难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汇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合力;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促进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立足国家主权、发展和安全,着眼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为中国发展和稳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七十多年实践积累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坚持党对外交外联工作的领导;必须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必须发扬斗争精神,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扩大国际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之际,深入思考和总结这些经验,对于在新的百年里进一步做好外交和外联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报告中鲜明地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个必须坚持”是我们党全面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立足当今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顺应实践发展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而提出来的科学论断,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坚定信心、凝神聚力、攻坚克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发展前景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军队党的生活》2012,(12):46-47
(接上期)2.必须坚持"三个紧贴"。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官兵实际,是新形势下改进和创新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基层所处的环境、面临的条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紧贴时代发展,把握时代脉搏,与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给予许多深刻的启示:必须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时代特征和传统民族文化相结合;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必须把本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必须承认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具有多样性。我们坚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必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明天。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我们党的历史 ,归根到底就是为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不懈奋斗的历史。落实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一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始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放在首要地位 ;第二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第三 ,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开发和用好人才资源 ;第四 ,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第五 ,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