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倡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有助于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在培育劳动热情、涵养奉献理想、提升集体意识、矫治就业观念诸方面加入劳模精神教育具有特定功效。弘扬劳模精神是加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劳动模范是中国共产党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而培养的理想人格的代表,对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视角审视以申纪兰为代表的劳动模范的生成过程,研究发现,劳动是贯穿始终的线索:劳动孕育了劳模,是申纪兰获得劳模身份的基础条件;劳动彰显了人的主体性,促进了劳模的成长,是申纪兰的劳模身份得以延伸与拓展的内在动力;劳动使人获得解放与自由全面的发展,是申纪兰发挥劳模作用的基本方式。纵观申纪兰的一生,以其为代表的劳动模范是个体与乡村、国家三方良性互动的结果,而三者又在这种互动关系中获得了各自的发展。因此,在新时代,尊重劳动、推崇模范,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榜样示范和精神引领作用,对个人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坚 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认真领会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 逻辑关系,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文化自信和全面提升我国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有着重 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外力和内力的关系, 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总之,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存在逐步递进的逻辑。劳动 精神是成为人的精神,工匠精神是成为更加优秀的人的精神,劳模精神则是成为影响别人的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中,用爱心和奋斗谱写了一曲曲奉献的赞歌。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新时代劳模精神,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不愧为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不管什么时代,劳模都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我们赞美劳模。  相似文献   

5.
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中,用爱心和奋斗谱写了一曲曲奉献的赞歌。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新时代劳模精神,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不愧为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不管什么时代.劳模都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我们赞美劳模。  相似文献   

6.
正他们胸怀全局,顽强拼搏,创业奉献,集中体现了当代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精神风貌,集中体现了"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和"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品质,集中体现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新时期劳模精神,是激励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  相似文献   

7.
劳动模范是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的胜出者,劳模精神是劳动模范群体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的人 格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谱系中的重要构成。劳模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由社会历 史条件所规定,但国家力量在劳模精神建构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劳模精神与国家建设主题高度契合,劳模精神 评选 - 反馈、建构 - 激励、吸纳 - 教育构成劳动精神生命运动的完整路径。在现代国家建设视野下研究劳模精神, 有助于丰富社会意识形态问题的解释路径,使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模政治话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劳模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与精髓,"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是时代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本文以海淀教育系统贯彻群团工作精神为主线,把握劳模工作时代脉搏,适时大力推进劳模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探索劳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内容,推动教育系统劳模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运》2012,(4):34-35
梧州市是广西东部一个以轻工业为主的老城市,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涌现了一大批奋发有为的劳动模范,目前健在的劳模有800人(全国劳模27人,省部级劳模367人、市级劳模406人)。多年来,梧州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劳模工作,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模、学习劳模、  相似文献   

10.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劳模文化集中表现为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为本质内涵的劳模精神,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精神资源,应充分发挥其在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重要价值。使劳模文化融入到政府的建设中,企业的实践中,人才的培养中。把劳模文化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将劳模精神纳入党的精神谱系中,在主体形态、价值形态基础上发展出劳模精神的政党形态,实现了劳模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政党精神的双向互嵌与内在联结。本研究从历史发生学视角对中央苏区时期劳模运动历史情境进行回溯与分析。研究认为,劳模精神与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同根同源,都是由同一社会历史场景型塑而成的精神标识和精神样态。更为关键的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劳动政治理论同中央苏区劳动生产和政治革命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中国化再造和话语创新,构建出中央苏区劳模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第一个以劳动为主题的精神符号。劳模精神是共产主义劳动伦理的生动写实,它与马克思主义政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高度一致,是中国共产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2.
粱苹 《时代风采》2009,(19):4-5
劳模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群众的楷模。 从上世纪50年代到今天,一代代劳模的成长和奉献,见证了新中国60年发展后的辉煌历程,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新时代劳模精神,继承了中国人民劳动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扬弃了资本主义劳动的外化性和异己性、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和精髓,体现出了劳模精神承担着对时代、国家、人民的强烈历史担当。探索弘扬劳模精神新途径,实现弘扬劳模精神制度化,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代,主流媒体的劳模报道仍是开展榜样教育的重要方式。基于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 主流媒体的劳模报道的分析,研究发现,这些报道不仅一如既往地凸显了“劳模精神”的引领作用,还增添了 “工匠精神”“劳动精神”两种精神形态。研究认为,三种精神彼此关联,又各有侧重,使榜样教育呈现的精 神谱系更为完善。劳模精神是杰出的劳动榜样即劳模所标识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引领劳动者学习先进、争当先 进;工匠精神整合了对“精业”劳动者的专业性要求,构成劳动者精益求精、超越自我的内生动力;而劳动精 神则包含了对所有合格劳动者的普遍性要求。劳模报道中呈现出三种精神形态,增强了榜样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层次性、针对性,有助于提升劳模报道立德树人的实效,增强榜样教育培根铸魂的效力。  相似文献   

15.
在今年“五一”前夕,全国总工会召开了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表彰大会和吴吉林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劳模和先进人物们向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面对面讲述他们立足本职、甘于奉献的感人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平凡的人,以默默无闻和坚持奉献的精神参与到祖国的发展与建设之中,作出了骄人的成绩和不凡的壮举。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继续推动改革在深水区前行,让中国梦早日变成现实,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使之得以发扬光大。本刊特此刊登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三矿34队一线工人、高级技师吴吉林以及四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获得者和全国工人先锋号代表的发言,以激励更多的职工学习先进、赶超先进。  相似文献   

16.
弘扬劳模精神与培育一流教师具有相促相济的关系。劳模精神孕育和助推一流教师的职业发展,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是先决条件;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是根本动力;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是必要准则;勇于创新的工作方法是关键法宝;淡泊名利的工作境界是道义要求;甘于奉献的工作品质是永恒魅力。在积极弘扬劳模精神中着力培育一流教师,要在内容、形式、主体、效果上下功夫,着力坚定教师的信念、强化教师的热情、激发教师的共鸣、提升教师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运》2012,(9):56-56
中国工人阶级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中顺应社会前进的潮流,不断发展自身的先进性,逐渐形成和发展了"信念坚定、立场鲜明,艰苦奋斗、勇于奉献,胸怀大局、纪律严明,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工人阶级伟大品格,"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这些在长期的奋斗实践和创造活动中锤炼出的独特品格和伟大精神,既承载着工人阶级的光荣传统,又凸显出工人阶级的时代特征,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时代发展和具体体现,引领着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要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  相似文献   

18.
●南阳市广大职工和劳动模范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大家畅谈学习体会,认为胡锦涛同志的讲话高度评价了我国工人阶级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主力军作用,高度评价了劳动模范的突出贡献和他们集中展示的工人阶级时代风貌和崇高品格,极大地推动了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劳模、爱护劳模、学习劳模和争当劳模的良好风尚。更多的一线职工表示,要向许振超、李斌学习,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做一流的产业工人,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南阳市总工会办公室) ●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掀起学习“振超精神”摇 …  相似文献   

19.
关于劳模的政策规定问:各地对劳动模范待遇有些什么新的政策规定?答:在新的形势下,除了国家现有的对劳模待遇政策规定外,各地关于劳模的待遇政策规定也不尽相同。其大体上分以下几类:一、荣誉津贴由政府财政负责解决的省:福建省由省政府发出《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设...  相似文献   

20.
工会和劳模协会如何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各级工会在实践中不断探讨的问题。山东省济宁市总工会推动劳模企业家带头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并以此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途径和举措。一、可行性和意义劳模企业家带头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是更好地服务大局的需要。保障职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益,是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工会发挥与劳模联系多的优势,动员劳模企业家带头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是新形势下更好地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劳模企业家带头创建劳动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