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社党是1989年两德统一时期成立的,其成员大部分来自民主德国的执政党统一社会党。因此它与民德的历史有着特殊的关系。在民社党成立之后,首要问题即是要反思历史,探讨社会主义在民主德国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德国民社党深刻总结原民主德国社会主义失败的经验教训,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形势的发展不断刷新自己的形象,调整党的纲领和策略,争取到越来越多选民的支持,从而逐步走出德国统一社会党的阴影,成为德国政坛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德国民社党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左翼社会主义政党,在思想上、理论上已经完全社会民主党化了,但与社民党仍有区别,两党是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20 0 2年 9月大选的失利使德国民社党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 ,并由此引发了民社党内对其发展方向的激烈讨论。这体现了民社党在思想和政策方面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民主德国作为二战后在德国东部废墟上建立的德意志国家,其犹太—以色列政策与联邦德国极为不同,主要体现在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不承认民主德国负有赔偿世界犹太人的责任;长期限制其境内犹太人的权利;长期坚持不承认以色列的原则,并与利比亚、叙利亚和巴解组织等反以国家和组织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民主德国的犹太—以色列政策总体特点是“限犹反以”,其深层原因在于德国统一社会党僵化的意识形态.德国统一社会党从1988年左右开始进行调整,但“限犹反以”政策随着1990年3月首次自由选举中该党的下台而彻底终结.新的民主德国民选政府采取了类似于联邦德国的犹太—以色列政策.德国统一后,民主德国的犹太—以色列政策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5.
德国民社党脱胎于德国统一社会党。在东欧剧变的冲击下,1989年12月该党在柏林召开特别党代表大会,决定与“斯大林主义”彻底决裂,朝着民主社会主义的方向进行彻底的改造和革新。  相似文献   

6.
2002年2月底,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简称民社党)纲领委员会组织的一个专家小组完成了对新纲领草案的起草,并提交党内讨论,拟在2003年10月的党代表大会上讨论通过。现根据笔者与参与该草案起草的民社党纲领委员会有关人士的访谈及有关资料,简要介绍民社党纲领中的自我定位和对社会主义的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7.
德国《南德意志报》记者在德国社民党前主席拉封丹宣布退党并加入“选举替代”①之际,同他进行了一次访谈。在访谈中,拉封丹解释了他为什么要加入“选举替代”,他将如何与民社党前主席居西合作,他如何看待施罗德等问题。这对了解拉封丹乃至新左翼党的纲领有一定帮助。下面是访谈的主要内容。记者:在几年前的一次访谈中,有人问您:“有些同志认为您站在民社党一边。”您那时回答说:“民社党现在变得荒谬可笑了。”而您现在却要进入民社党的开放式候选人名单参加竞选。您自己也变得荒谬可笑了吗?拉封丹:时间已经过去几年了,我们处于一个全新的…  相似文献   

8.
6月16日,德国左翼党-民社党、劳动与社会公正选举抉择党两个左翼政党正式宣告合并为德国左翼党,左翼党实行双主席制,左翼党-民社党主席比斯基、劳动与社会公正选举抉择党领导人拉方丹分别当选该党双主席.  相似文献   

9.
德国历史学家哈拉尔德·诺伊贝尔特(HaraldNeubert)在德国《社会主义》杂志2003年第1期上发表《无能的政治宗派?——民社党在选举失败和格拉党代会后的危机》一文,分析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以下简称“德国民社党”)面临的危机,认为该党迫切需要消除一些障碍,以促进党的革新。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从1989年11月9日前民主德国宣布开放柏林墙和东西德边界到它1990年10月3日根据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以下简称联邦德国)“基本法”第23条加入联邦德国,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二战以后分裂并相互敌对四十多年的两个德国完成了统一,其进程之快捷和顺利在历史上前所未有。两个德国在实现国家的和法律上的统一以后,正面临着“内  相似文献   

11.
欧洲左翼政党大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5月8-9日,欧洲左翼党成立大会在罗马召开,300多位来自欧盟部分国家的共产党和左翼政党的代表出席了大会,德国民社党、意大利重建共、西班牙联合左翼、希腊左联党等欧盟12国的14个共产党与左翼政党成为该党首批成员.法共和捷克波西米亚--摩拉维亚共产党虽出席了成立大会,但由于党内有不同意见或对建党呼吁书内容持有异议,决定暂不正式参加新党.大会一致选举意大利重建共全国书记法乌斯托·贝尔蒂诺蒂为该党主席.另外,葡共、德国的共、北欧绿党左翼联盟、古巴共、巴西共、日共等22个来自欧、亚、拉美的左翼政党和组织应邀派代表与会.  相似文献   

12.
一今年9月7日至11日,民主德国最高领导人昂纳克对联邦德国进行了自两个德国成立以来的首次正式访问,引起了国际范围有关方面的极大关注。这次访问,不仅在两个德国关系发展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突破",而且也是东西方关系中令人瞩目的重大事件。从访问结果来看,尽管昂纳克说"双方政治思想不同",①科尔说"在原则问题上的分歧未变",②  相似文献   

13.
今年11月12日是联邦德国国防军成立50周年的日子,东西方的对峙使国防军得以在战后重生,两德统一后的德军已经重新回到世界舞台,我们不会忘记纳粹国防军的罪恶,新德国国防军的历史与未来同样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25—26日,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在开姆尼茨举行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代表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党内经过长期讨论后的新党纲,显示了一些重要的变化趋势。德国舆论认为这次大会预示着民社党将走出困境,重返政治舞台。《明镜》周刊的评论甚至把这次会议比作社民党1959  相似文献   

15.
1989年下半年,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六国政治局势发生剧变。这几个国家的党,有的已经解体,有的失去了执政党的地位,有的发生性质的变化和分裂;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发生了变化,更改了国名,结束了一党执政,实行多党制,成立了"联合政府",走自由选举和议会民主的道路;在经济制度上,大力发展私有制,搞混合所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在武装力量建设上,取消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地  相似文献   

16.
德国是最早受到坦克攻击的国家,而它的军队却又是世界上运用坦克最成功的国家,二战期间的纳粹德国装甲兵几乎横扫了整个欧洲,冷战期间分属不同阵营的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各自重建了一支在欧洲当属一流的装甲部队。德国统一后,位于缪斯特镇的坦克博物馆为我们保存了近百年来德国军队所装备过的各类坦克装甲车辆,它们以无言的钢铁身躯叙述着德国近现代陆军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冷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有一比较全面的了解与认识,2002年1月25日—24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在北京主办了“冷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国际学术研讨会。黄宗良、李凤林(北大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原驻俄大使)、张汉清、林助建教授等主持了研讨会。会议特别邀请了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罗·麦德维杰夫教授、德国民社党基本价值委  相似文献   

18.
在德国2002年大选中,民主社会主义党被挤出联邦议会,其失利的重要原因是社会民主党政策上向左摆动抢了它的地盘和话题.在党代会上,民社党"正统派"把"改革派"清除出党的领导层,同时把未来的走向定为抗议性"反对党".但由于该党面临分裂的危险,也未真正找到符合时代和国情要求的发展路线,前途实际上相当渺茫.西欧左翼党和共产党大都有相同的处境,面临着类似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原创性贡献。这些贡献主要是:以无可辩驳的历史发展成就原创性地实现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高度统一;在艰苦卓绝的探索中原创性地建构起了科学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原创性地探索到摆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的异化以及财富和贫困同时增长的发展新道路;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大历史逻辑中原创性地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规律性认识。这些原创性贡献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0月3日,德国迎来统一20周年。德国从分裂走向统一,共历经四个阶段,其实现统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西德能够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创造条件,完成统一。尽管中国的统一问题与德国的统一问题有着本质不同,但西德在推进国家统一时,所采取的一些作法,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自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迎来了和平发展的机遇期。根据德国统一的历史经验,两岸应在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框架的基础上,抓住当前的历史机遇,创造条件,签署和平协议,同时走合作型统一模式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