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美元效率得益于美元战略规划的作用,美元战略指引关元效率的发挥与实施,美元效率与美元战略体现的是美国国家利益。美国式金融危机显示美国高端经济的活力和效率,调整了美国传统经济的基础,增强了美元根基,稳固了美元市场的影响。美元汇率变化反映着美国经济、金融、政治、军事以及制度文化的优势。面对美国问题和美元因素,我们需要的是仔细分析、认真论证和全面规划,而非简单舆论对抗或短期调整,甚至理想化的采取对策。实践已经证明全球所采取的一些针对美元的策略显得被动,甚至有时会伤及自身。因此,研究美元问题需扩大视角,应对策略应综合把握,着眼长远。  相似文献   

2.
金融全球化是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战略,它对发展中国家有极大的杀伤力,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巨大的危险性。2008年,由美国次贷市场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泡沫蔓延全球,墨西哥也难逃厄运。墨西哥在最近的福克斯和卡尔德龙两届政府时期,其金融体系已经完全融入了美国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金融安全完全掌握在西方金融机构和金融寡头手里。当西方国家在反思金融全球化的危害时,包括墨西哥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更应反思金融全球化对本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美元的信用下降与中国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经济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而美元则站在这场变革的前沿。可以看到,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美国物价上涨的速度有时会超过收入增长的速度。随着美元购买力的下跌,美国人以不变价格计算的真实收入实际上在下降,他们不得不用更多的美元去购买相同的东西,相对落后的收入增长却无法弥补价格的膨胀。在国际贸易上,美国的贸易赤字不断扩大,而且还会继续扩大,美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美国经济中的泡沫加剧了美国经济的滑坡,令人遗憾的是,美国无法就此刹车,美元的国际信用下降是不可遏制的。美元信用下降将给全球带来巨大影响,我国必须对此做出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形势:繁荣与危机并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在国际金融领域中 ,国际直接投资进一步旺盛 ,但是 ,全球股市和货币市场起伏多变 ,国际债务形势依然严峻 ,繁荣与危机并存。一、国际直接投资持续增长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持续增长 ,资本市场保持着呈旺盛势头。 1 998年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笼罩着严重金融危机的阴影 ,世界经济增长率从上一年的 3.8%骤然下降到 2 % ,但并未构成对国际投资活动的影响 ,全球直接投资大幅增加。据统计 ,1 998年全球直接投资总额达到 640 0亿美元 ,比 1 997年的 460 0亿增加了 39%。 1 999年在国际金融形势趋于稳定 ,特别是亚洲经济和金融状况日趋好转…  相似文献   

5.
付随鑫 《现代国际关系》2023,(9):76-96+148-149
拜登用“拜登经济学”来概括其国内和国际经济政策,并将其作为谋求连任的关键口号。拜登经济学具有三大鲜明的特点:为美国经济发展设定清晰的国家目标,大幅度强化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干预,加强国内和国际经济政策的整合。拜登经济学明确拒绝了美国过去40年里盛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范式,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完备且连贯的新经济范式的形态。其兴起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不断累积的国内矛盾以及美国面临的越来强的国际竞争压力,直接原因是近年来美国国内的政治博弈,以及两党在经济政策上的新共识。拜登经济学的许多成果和政策都具有可持续性,同时它也面临着政治基础薄弱、财政状况恶化、外国反制等挑战。无论新的经济范式最终是否以“拜登经济学”命名,美国的经济治理都不可能回归先前的新自由主义范式。  相似文献   

6.
次贷危机下美货币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以来,美联储采取的注资降息、美元贬值等一系列货币政策,无疑会降低美元资产的吸引力,导致大量国际流动资本流向收益更高的地区和商品市场.美国的货币政策调整对全球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都产生了新的严重影响,而且冲击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也冲击"中国制造"在世界制造业格局中的中心地位.在此背景下,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不仅面临经济平稳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双重目标,也涉及与美国相关政策的博弈.若处理不好,中国经济有可能被美国次贷危机拖下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讨论新兴市场负债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是21世纪初以来全球政治经济中的一个大现象,构成了中国领导人所说的“百年大变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分别发生过以发达国家和拉美国家为主体的债务危机,对两个国家群体的权势地位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当前的新一轮债务危机是第三次大的债务危机周期,以中等收入国家为主要对象,并被认为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这一轮债务危机中,无论是作为债务人还是债权人,中国已经处于舆论关注的焦点。为了准确理解债务危机、新兴市场国家以及国际力量对比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力量崛起的角度重新界定了32个新兴市场国家(“E32”)。理论讨论和实证分析显示,最近两年32个新兴市场国家的加权负债率已超过60%,但是作为一个整体,还不能说这个阈值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严重的负面作用。很大程度上,近两年新兴市场经济增速的下降源于新冠疫情的冲击,而提高负债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总体上却有利于应对疫情冲击。21世纪初以来32个新兴市场国家的加权经济增长率显著高于世界平均增速,其未来的增长态势也略好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相似文献   

8.
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总额已经接近一万亿美元。如此巨额的债务负担,早已成为国际经济生活中一个重大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多数舆论认为,就解决债务问题的途径而言,关键在于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就地区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程度而言,关键在于拉丁美洲。有鉴于此,本文主要从国际经济关系的角度,对拉美国家解决债务问题的前景作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美金融关系已经成为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元陷阱"和"债务武器"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议题。前者体现了中国对美国的重要关切,后者反映了美国对中国的深刻担忧。两者共同构成了中美金融关系的两大核心,并形成了在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领域的中美金融关系战略困境。中国要主动思考走出困境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在全球核安全领域已经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管理制度,其中,美国扮演了主要角色。2009年,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的核安全峰会倡议是美国试图延续其对全球核秩序的领导做出的又一轮努力。但是,由于奥巴马政府的动员能力有限,更重要的是美国已经越来越难以将其利益转化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奥巴马政府的核安全议程面临进展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的局面。奥巴马政府在全球核治理议程设置方面面临的窘境提示人们,全球核治理应该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国际社会的真正利益需求。全球核治理需要为其他国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新兴经济体已经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国家凭借经济和科技能力、政治影响力以及更具代表性的身份特征,应该在全球核治理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中的重要成员、作为发展中大国、作为在世界事务中拥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应该为全球和地区的核秩序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并就如何构建更加贴近民生需求、更加符合各国国情、更加持久的核安全治理提出了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1.
国际安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如何准确地衡量我们所处的国际安全环境的好坏?如何评估各国的国际安全状态?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大数据国际关系研究中心联合研究开发的《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2016》(IISSA)即是一种有效的量化工具,让我们可以像利用"空气指数"(AQI)帮助我们了解空气质量一样,利用"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2016",可以帮助我们从全球、大洲、区域、国别四个层次感性地了解当今世界的国际安全状况。对该指数的研究可以得出四个结论:从全球层面来看,长期的国际安全状况较差,中期的国际安全状况虽有所改善,但短期状况又呈现负面化;从大洲层面来看,欧洲地区国际安全态势最好,大洋洲次之,亚洲和非洲相对较差;从区域层面来看,可以发现与该区域有关的国际热点问题是影响该区域国际安全态势的重要因素;从国别层面来看,新西兰、瑞士和瑞典是国际安全感最好的三个国家,阿富汗、叙利亚和巴基斯坦是安全感最差的三个国家,而在世界主要大国中,欧洲核心大国(英、法、德)的国际安全态势最佳,中国次之。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推动下,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并成为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核心力量。已经并正在形成的东盟与中、印、日、韩、澳、新自由贸易区,对东亚区域经济的整合将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应进一步调整参与战略,以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俄格冲突是近年来俄罗斯地缘政治突围的继续和延伸。这次冲突对相关国家之间的关系有重大影响,同时也使格鲁吉亚的国内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面临重新确定身份的问题,这两个地区不会并入俄罗斯,但是它们与阿扎尔一样会继续远离格鲁吉亚。格鲁吉亚加入北约和欧盟的希望更加渺茫,萨卡什维利政府也有倒台的危险。不过冲突后这一年来,外高加索地区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相似文献   

14.
中美两国在朝鲜问题上,既有着无核化与防扩散、维护地区稳定等方面的共同利益,也在朝鲜意识形态、无核化的方式等问题上存在着冲突性利益。利用SWOT模型比较中美两国的对朝政策,可以明晰两国的内部优、劣势和外部机遇与挑战。如果中美两国只注重自身优势与机遇,即中国强调和平稳定的重要性,美国强调无核化的迫切性,将增大两国政策的竞争性,不利于合作的展开。中美两国对朝政策竞争的根源在于崛起国与霸权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中国意图维持地缘安全的缓冲区与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美国则希望以此牵制新兴大国。美国遏制地区大国的企图和对朝鲜安全关切的忽视是中美合作难以取得进展的主要原因。如果中美两国能够正视两国间的冲突性利益,降低获得对方支持的心理预期,将会有效防止地区局势和双边关系的波动。针对不稳定的朝鲜半岛局势,中美之间应加强安全对话,构建地区危机管理机制,避免因朝鲜半岛问题发生恶性竞争和诱发正面冲突。  相似文献   

15.
李晨阳 《和平与发展》2012,(2):29-37,71
缅甸2010年大选之前,中缅关系中中国较长时期是缅甸最重要的伙伴,但中缅关系中矛盾也始终存在,缅甸也一直在谋求与西方国家改善关系。2010年缅甸大选之后,中缅关系总体上保持了友好合作的态势,但缅甸国内政治的变化以及西方国家与缅甸关系的改善对中缅关系的挑战也是客观存在的。未来中缅两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依然存在,中缅还将继续加强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合作,但中国在众多大国对缅关系中独占鳌头的局面将不复存在,缅甸在中缅双边关系中的主动性会上升。  相似文献   

16.
《国际相互影响》2012,38(4):217-222
The foreign policy‐making of individual nations is seen a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whether the actors are aware of it or not. A bipolar system is seen as requiring centralization of decision‐making authority within the two great powers which define the system. Under the emerging system of “polyarchical multipolarity,” military power will remain bipolar but will no longer determine the form of other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The economic system has already been decoupled from the military system. With intelligent planning, the same could be done with the energy system. The centralization of decision‐making authority is no longer adaptive under these conditions, for the complexity of the global situation cannot be handled by a limited number of people. Decentralization of decision‐making would make it possible to implement policies based on analysis and planning rather than a perceived need for immediate action.  相似文献   

17.
The title of this paper indicates that the subject matter involves a process. It is a gradual process, step by step , since there are still many constraints: the complete normaliz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the acceptance of the US, openly or tacit; and ASEAN's credibility, which will depend on the efforts to build the ASEAN Community. The process probably involves more than only East Asia in the geographical sense, because it would be sensible to include India,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as well. An Asian Security Community appears premature. But an extended East Asian community, which has a security component, could be a possibility. How this will unfold further will depend on how successful this regional process will be. East Asia cannot emulate the EU because it is a more diverse region than Europe, but East Asia can learn from the EU.  相似文献   

18.
The United States, the third actor in what is still too often perceived as a bilateral and 'internal' dispute, will likely continue to prevent the direst of scenarios from taking place in cross-Strait relations: Taiwan independence, Taiwan's forced absorption by China, or even war. This outside constraint as well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relations across the Strait hopefully will narrow the options available to Beijing and Taipei in the future. Nevertheless, while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cultural affinities may ease the development of a form of political integration, a formal unification that would solve the sovereignty issue and result in the dissolu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eems unlikely, even afte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emocratises. More likely, a particular formula recognising that Taiwan is part of China but not 'mainland China' may be worked out by the two governments when Beijing eventually finds it to be both an interest and politically acceptable to formalise the 'integration without reunification' situation.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新加坡的外经济关系呈现出新的格局性变化。本文拟就新加坡与其他东盟国家、美、日、欧、澳、新、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韩国、印度等的经济关系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 ,国际形势趋向缓和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然而 ,美日两国却决定搞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共同开发研究直至最后部署 ,对世界和平、特别是东北亚地区安全构成威胁。主要表现为 :( 1 )破坏了东北亚地区国际战略平衡 ,造成了该地区政治形势动荡不安 ;( 2 )引发新的军备竞赛 ;( 3)增大了日本走军事大国之路的危险性 ;( 4 )进一步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 ;( 5)如把中国台湾省也拉入其中 ,将激化中国台湾省与大陆间的矛盾 ,使台海局势复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