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他们有关系”“私底下操作”“里面有猫腻”……媒体记者在基层采访发现,部分农村群众在谈及乡村公共事务时,经常对乡村干部抱着一种不信任的态度。明明一些村干部完全有能力解决好的事情,群众不找村干部,而是去找乡镇主要领导,甚至是县领导。类似现象在基层并不鲜见,说明当前基层干部与群众之间存在信任危机,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弱化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导致干部威信下降。长此以往,既影响农村发展稳定,也影响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四川蓬安县长梁乡中坝村曾盛行一种“怪”现象:乡干部“怕”进村,村干部“懒”入户,干群之间不对话、不通气、不往来;群众见干部就骂,干部见群众就躲;农税不交,纠纷不断,村风不正……臭名远扬的中坝村“乱”到了极致:然而,7年后的今天,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使中坝村奇迹般地发生了巨变。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驻村入户、深入群众本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举措,但在一些地方,有的下乡干部居然把村干部家当作了“接待办”,吃住在村干部家,让人家难以承受。农民期盼干部常下乡是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干部下乡是为了更好地践行“三个代表”。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在下乡时应注重自身形象,更多体谅农民的难处、苦处,尽量不要给他们添麻烦,切忌不能扰了百姓,烦了村干,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勿给农民添负担@瑞华  相似文献   

4.
近日回乡下老家,遇见一件新鲜事:村里的群众见到熟 悉的乡村干部,多称他们为“某某老师”、“某某师傅”,这 些干部也习惯群众这样的称呼。而以前在农村,群众见到乡 村干部总是称呼“某某书记”、“某某长”。群众对乡村干部 称呼的细微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从北京电视台的“法制进行时”节目,看到京郊某村干部将一村民的蔬菜大棚擅自拆除了,按合同承包的地也被强行收回了。该农民与一收菜商有正式合同,如果逾期不能提供蔬菜的话,将要承担10万元的违约费。村干部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电视台记者为此采访了乡干部,一位乡干部张口就说:“这是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反映群众意愿,满足群众要求,代表、维护和实现群众利益,这是党的各级干部的重要任务,来到宁夏陶乐县,你就会发现,县、乡干部手上都有一份“民情日记”表,这张普普通通的表格,却随载着民意民忧,它时时刻刻催促县、乡干部、把群众生产生活上的急事、难事当作头等大事解决好。由此,“民情日记”不但成为县、乡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载体,也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相似文献   

7.
宣汉县新华区为了客观、公正地考评1999年度每位乡干部的德、能、勤、绩,采取倒挂考评方式,组织各村村社干部对每位乡干部考评打分。在考评时。先由每位乡干部对一年来自己工作、学习、思想及廉政等情况作出总结;村干部介绍驻村乡干部的实际天数,为农户和村社干部解决了哪些具体问题和困难;乡党委办公室介绍每位乡干部请假、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乡干部。在我们当地,一些计生部门和基层政府没有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对企图超生者睁只眼闭只眼,一旦超生成为事实后“缴钱了事”。在当地农村,哪家想超生,这家人就会悄悄塞500元或1000元的红包给村支书、村主任或者村计生专干。几个村干部得了好处,对其违法超生不闻不问,甚至帮忙撒谎,逃避普查和上级追查。孩子一旦生下来,这家人还得拜托村干部找乡计生部门的人谈“罚款”数额。这时,村干部就做起了顺水人情。  相似文献   

9.
围绕着村干部职业化形成了两大阵营,两方各有道理又各不充分,这使得实地考察成为拨开迷雾的有效路径。以东莞市D镇X村的治理经验为样本,发掘村干部职业化的基础、运行机制和治理绩效。研究发现,村民之间的低度分化、社会空间的规则化、内生型治理事务密集化、雄厚的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政府的强监控力度构成了村干部职业化的社会基础和制度基础;权责明晰的分工体系、标准化的办事流程、奖惩有度的动力机制、稳定有序的干部再生产机制保证了村干部职业化的稳定运行;最终形成了“强当家人”与高度自治、“强代理人”与积极行政并存的治理绩效。研究表明,村干部职业化与村级治理行政化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等的关系,村干部职业化并不一定带来“行政消解自治”的治理后果。  相似文献   

10.
李勇华  汪燕青 《探索》2011,(5):67-72
政府给村干部发“工资”和支付养老保险的村干部“公职化”政策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学界普遍担心这会对村民自治制度造成实质上的损害。通过对浙江省部分乡村的实证研究可以认为:“公职化”对村干部的角色行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村干部的利益代表性更加政府化;对乡一村关系也产生了影响,村干部更加听命于政府。但从总体上看,“公职化”政策没有对现有的乡一村关系造成实质性改变,它只是强化了既有的乡镇主导的乡一村关系。另外,“政府全额支付”模式下村干部的利益代表行为政府化更加显著,“部分支付”模式下的村干部对“公职化”政策更取赞成态度。对此的政策建议主要是:应强化对村干部的以村民利益为导向的广大村民参与的考核这一关键环节,村干部“工资”以“政府部分支付”模式更适宜。  相似文献   

11.
思想变革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的解放是实践的进步。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兴于党的十七大之后举国上下澎湃汹涌的继续解放思想浪潮,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深广天地的开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继续解放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2.
列宁、斯大林时期苏共基本代表和保持了先进性。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逐渐丧失了先进性。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彻底丧失了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从苏共执政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看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谭光定 《探索》2005,(2):181-183
我国的司法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设计者和实施者都面临共同的困惑: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怎样构建司法独立体制。法官独立作为司法独立的核心内容,自然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正是对这一被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提出了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如何构建法官独立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社区养老服务已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特征,无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理论研究,还是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实践指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贫困问题是令人十分担忧的重大问题之一,而贫困的消除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因此,扶贫方式的选择是我国政府财政面对的重大课题。在当前,政府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财政分配制度,加大对基础教育投入,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等措施,来逐步消除贫困。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党的建设的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要有新理念和新思路;必须“胆子要大一些”,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必须坚持辩证思维,要有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论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不分的弊病很大。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实现党政职能的科学分开。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理顺党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等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党的领导和发挥国家政权机关职能作用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党内选举失真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党内选举中存在种种失真现象 ,由此构成对干部权力合法性的严重挑战。要提高党内选举质量 ,应该以改革和完善党内权力结构为前提 ,以构建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为关键 ,以实施“城市带动农村”战略为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中央苏区时期,党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充分相信群众,放手发动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并一心一意为了群众的利益奋斗,从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赢得民心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并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科学世界观 ,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党是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最高检验标准 ,就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执政的基础是群众。民心所向 ,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党员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讲正气的中心内容 ,在实践党的宗旨上 ,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