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彦 《群众》2006,(5):56-57
经济发展要求交通先行,因为交通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直接影响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能力。一方面,只有建立起发达的交通网络才能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增长,交通建设、交通运输的社会成本越来越高,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以及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如何将加快交通发展与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相协调,构建一个足以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的交通体系,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是指符合经济社…  相似文献   

2.
马腾 《传承》2014,(9):102-103
在国内的各类自然灾害中,军队都是参与抢险救灾的主体,而应急交通运输能力则成为影响军队实行抢险救灾任务的重要因素。经过多次救灾的磨练,中国军队抢险救灾的应急交通运输能力已大大增强,但仍然存在诸如交通战备体制不健全,应急指挥体系不完善,应急交通运输动员难以展开,交通管制遇到困境等问题,影响了应急交通运输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为抓住机遇,加快把我区建设成为连接多区域的国际大通道、交流大桥梁、合作大平台,促进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建设,现就加快交通建设、掀起交通建设新高潮作出如下决定。一、充分认识加快交通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重要的基础性产业,交通运输的发展,关系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4.
<正>这种显而易见的体制弊端已成为我国交通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不利于优化本国交通资源。交通发展是三十年改革的成果,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天发达的交通运输。但是,交通运输在快速发展并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体制弊端日益暴露,成为制约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发挥综合功能的瓶颈。这种体制弊端,集中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对安全快捷的综合运输体系的需求与  相似文献   

5.
汪凡非 《政策》2012,(12):66-67
2009年以来,咸宁市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建设鄂南强市、打造香城泉都"战略,充分发扬"干字当头、只争朝夕"的咸宁交通精神,抢抓多重叠加机遇,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破解难题,全力推进咸宁交通运输事业超常规、跨越式地向前发展,使最近几年成为咸宁交通发展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发展势头最强、经济社会效益最好、人民群...  相似文献   

6.
当前城区交通治安管理形势严峻。实施"交通治安联动管理工作模式"能有效整合资源,提高管理效率、挤压街面和涉车违法犯罪时空,将交警部门真正融入打防管控一体化治安工作体系。要突破传统机制体制,构建交通治安齐抓共管机制;突破传统意识观念,强化交通治安全警联动效能;完善路面管理机制,增强现行违法犯罪查打能力;完善源头管理机制,提高潜在安全隐患防控水平;健全事故侦查机制,提高肇事逃逸案件侦破水平;健全警保卫机制,增强交通治安警保卫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7.
市县     
经交通运输部批准,海口日前正式列入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第二批试点城市。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是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项战略任务。作为试点城市,海口将结合自身特点,围绕建设低碳型交通基础设施、推广应用低碳型交通运输装备、优化交通运输组织模式及操作方法、建设智能交通工程、完善交通公众信息服务、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碳排放管理体系等具体项目有选择地开展试点。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湖北省的交通建设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为中部崛起当好交通先行”的精神,抓住机遇,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交通建设规模持续增长,无论是铁路、民航、公路还是水运,都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势态。结合湖北省交通发展状况,我们重点就发展大交通、武汉城市圈交通建设以及武汉城市交通建设等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一、树立大交通理念、实施大交通战略中部崛起,交通先行。这已经成为共识。湖北要在中部率先崛起,必须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既涉及城市内外交通,如与铁路、民航、水上运输等陆海空交通和…  相似文献   

9.
苏星 《当代广西》2010,(2):24-24
<正>2009年12月29日,总投资133亿元、建设里程216公里的桂平至来宾、河池至都安、岑溪至水汶(桂粤界)3条高速公路同日开工,掀起广西新一轮交通建设的高潮。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的增强广西实现跨越发展支撑能力的工作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杜宇玮 《群众》2022,(10):47-4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交通基础设施是交通运输的重要支撑和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要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明确要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甬政办发[2018]41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为进一步增强交通对旅游、科创、富民产业等美丽经济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交通运输与美丽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推进"名城名都"建设,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我市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创  相似文献   

12.
高速磁浮客运交通(Maglev)是一项代表当前高新技术的综合交通运输新方式,中国上海已成功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行示范线.作为一种高速、安全、舒适、便捷的交通工具,Maglev适用于我国省会城市之间,科学规划建设我国的磁悬浮客运交通必将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居民出行的次数和距离不断增加,城市交通需求显著增强,道路拥堵、车速降低、交通事故日趋严重.交通及交通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困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何创建安全、畅通、快捷、低害的交通环境便成为了各地方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4.
2012年以来,我们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支持下,全体干部职工统一思想、精诚团结,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交通系统下达的各项任务和要求,以"发展现代交通、奉献一流服务"为目标,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保障安全为目的,进一步持续务实交通基础工作,促使行业管理稳中求进,不断转变工作机制和加强行业文明建设,努力提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一、加大交通建设,优化交通路网,公路建养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自2001年获得奥运会主办权以来,北京以历史上最快的路网建设速度不断提高交通供给能力,然而交通拥堵并未见好转。这说明,目前北京已经进入了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竞相增长的时期。  相似文献   

16.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省交通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现代交通业和提高交通三个服务能力水平,以开展交通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管理年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项目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及质监部门职责,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全市交通项目建设质量意识明显增强、监管力度明显加大、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安全状况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的总体目标。市政府批转了市交通局《关于开展交通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管理年活动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7.
渝交委法[2011]24号各区县(自治县)交通局(委),委属有关单位:为加强和规范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促进农村公路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十二五"期间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目标、重点及新要求,按照以提高农村公路科学发展水平为主题,服务"五个重庆"为主线,以实施通畅工程为  相似文献   

18.
《云南人大》2006,(6):F0002-F0002,F0003
“十五”是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是曲靖上下开拓创新、大干交通的五年,是曲靖交通人克难备进、挥汗如雨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政府和省交通厅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县(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交通建设呈现了历史以来最为强劲的发展势头,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十五”成为曲靖交通完成投资最多、发展速度最快、成就最明显,交通服务、引导和支撑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最为显著的时期,交通建设成了曲靖经济建设中最为强大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市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流量大幅增加,交通拥堵的范围不断扩大。我市的综合交通环境亟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道路通行效率不足。尽管我市已经采取了小客车"双限"政策,但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状况依然存在。机动车行驶速度逐年下降,交通堵塞发生的次数增多。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每天的高峰时间,主干道路段机动车的时速约为6公里左右,甚至仅达到4.7公里/小时。机动车流量达到饱和或超过饱和的路口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20.
<正>"结合我市的总体规划,在综合交通方面,市政府有哪些规划?""我市的公路路网和交通运输管理现状如何?""群众普遍反映,出租车存在甩客和不打里程表的问题。交通部门是怎样监管的?"……2016年12月14日下午,在汝州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交通运输工作专题询问正在进行中。崔英锋代表第一个举手提问:"据了解,我市已完成城市建设‘十三五'总体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在综合交通方面,市政府有哪些规划?"副市长张平怀从容应答:"结合建设汝瓷文化名城、山水宜居绿城、豫西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