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中山先生早在《建国大纲》以及其它文章中,‘就曾提出社会建设。他说:“统一以后,则重心又移在社会问题。”他不仅把社会建设视为“重心”,还对社会建设做了系统论述,完整阐发。他的社会建设思想虽然没有在他手中变为现实,但是,他的先进理念启迪了后人。孙中山先生在社会建设方面有哪些见解呢?孙中山把“人本”、“民本”作为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孙中山脑子里充满着自由平等。他认为人人共处于世界大家庭;他认为,“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一国之内,实行“民有”、“民享”、“民治”。“天下是人民公有的天下,国家是人民公有的国家”,人人平等,“无尊卑贵贱之见”,“无贵族、平民之阶级”;他认为人人“各尽其事,各执其业,各得其所”,“国家的利益大家可以均沾”,“全国男女,无论老少,都可以享乐”,“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共享安乐之幸福”;他认为人人具有极高的道德境界,“人人当以服务为目的”,“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世界来服务”,具备“为四万万人谋幸福”的博爱精神。  相似文献   

2.
《前进论坛》2008,(4):29-30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全文如下: 一、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人民走向全国胜利的日子。向中国人民的解放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将士致敬!庆祝各路人民解放军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我国人民防空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一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确定1950年10月31日为新中国人民防空创立日。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近期也将在北京召开,总结“十一五”以来全国人防主要情况和基本经验,分析形势任务,部署今后一个时期人防建设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4.
李黑记是陕西省宝鸡市惟一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从今年3月份的“两会”一下来,他就显得十分兴奋。在接受采访时,他说,今年温总理报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重民生,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政策重点上,都让人充分感受到了这一点。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报告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同时指出要牢牢把握住“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的原则,充分体现了当今复杂多变时局中全国人民的意志,表达了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5.
这次全国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场会,是在全党全国人民满怀信心迎接十八大、实施“十二五”规划和民政系统掀起学习贯彻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高潮的新形势下召开的,恰逢其时,意义重要。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一五”以来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成就,  相似文献   

6.
温家宝总理在会见第七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代表时指出:“人民满意”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非常不容易。我们党和政府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最高标准。他希望全国广大公务员都要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相似文献   

7.
卢嘉锡传     
跟人民不能距离太远 卢嘉锡从科苑、教坛走来,成为20世纪后期登上中国最高政治舞台的少数科学家之一。要说做“官”,他已经做得够大的了,但他的“官”念非常淡薄,一点“官气”也没有,填写履历表时,他总是先写教授、研究员,然后才填“官”职。他说,教授、研究员是他的“终身职务”,而官衔只不过是“临时户籍”罢了。  相似文献   

8.
《研究与交流》2003,(5):F002-F002
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如何使这一科学理论深入人心并成为指导我们行动的强大思想武器?关键是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它的本质。建党82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衡量我们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天津人大》2011,(3):14-17
三月北京,春风和煦。肩负着全国人民和天津人民的殷殷重托,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天津市代表团的全体代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会议期间,各位代表就制定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纲要,做好今年的工作,紧密联系全国和天津的发展实际,充分发表审议意见。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权能分治”与“五权分立”思想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从事革命事业,为中华民族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他在宪政理论方面也颇有建树,“权能分治”与“五权分立”思想便是其宪政理论的精华。一、“权能分治”孙中山先生第一次表述“权能分治”思想,是在他1922年发表的《中华民国建设之基础》一文中:“政治主权在于人民,或者直接以行使之,或间接以行使之。其在间接行使之时,为人民之代表或者受人民之委托者,只尽其能,不窃其权。予夺之自由仍在人民。”[1]孙中山先生把国家的政治权力分为“政权”(或者“民权”)和“治…  相似文献   

11.
佚名 《现代领导》2014,(6):44-45
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粟裕虽然上了“黑名单”,但这位开国大将却没有受到冲击。在庐山会议上他“一声不吭”,在江青面前他“装聋作哑”,这是他的机智沉着。人们更想知道的是:是谁保护了他?他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是怎样的?他与林彪、“四人帮”集团又是如何相处的?毛主席说“粟裕有战功”1958年军队发生了一次反对教条主义的运动。粟裕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撤掉了总参谋长的职务。此后他被调到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这实际上是个闲职,也就是没有了在军事第一线工作的权利。到了“文革”中,在有些人看来他不过是一只“死老虎”,斗争的锋芒主要不是针对他了。更重要的是,毛主席说“粟裕有战功”。  相似文献   

12.
健康的身体,无病无灾是人们永恒的愿望和追求。当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度时,人们开始更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延年益寿。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这在《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已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我国的医疗保健事业,也时时刻刻为亿万人民群众的防病、治病在尽心尽职地努力着。但是以李洪志为头目的邪教“法轮功”,利用人们对健康身体的追求和对健康长寿的向往,大肆散布“法轮功”能强身健体、包治百病,延年益寿,只要认真地去读他的所谓“经文”,认真地去转他的所谓“法轮”,  相似文献   

13.
金伯中 《公安学刊》2011,(4):26-27,36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实施“警务广场”战略,关键是要围绕“五个一切”,做到“五个必须”:一切为了人民,必须始终坚持民意导向不动摇,把服务人民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必须积极推进警务民主化,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一切依靠人民,必须切实建设警务共同体,打牢公安工作的群众基础;一切都要密切联系群众,必须大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打造群众喜爱、人民满意的优秀警队;一切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必须把评判权交给群众,全面实施民意评警。  相似文献   

14.
沙蓬 《台声》2001,(3):13-15
2001年 2月 8日,台盟中央、全国台联、台盟北京市委、北京市台联联合举行座谈会,声讨“法轮功”,揭批其邪教本质。全国台联会长杨国庆、中国侨联副主席林丽韫以及在京台胞 8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杨国庆主持,他指出,正当全国人民欢度新世纪第一个新春佳节的时候,李洪志及其“法轮功”组织,在天安门广场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法轮功”练习者自焚事件,激起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极大愤恨和严厉痛斥,我们今天在这里举行集会,就是要愤怒声讨李洪志及其“法轮功”组织的罪恶行径,深入揭批其邪教本质,充分表…  相似文献   

15.
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不幸降临中国大地。“非典”,一时间成为头号公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迅速筑起了一道抗击“非典”的无形长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民族精神再次进发出夺目的光辉。  相似文献   

16.
纪小丽 《人民论坛》2014,(5):149-151
“中国梦”构想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出,无疑会成为全国人民携手拼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冲刺动力。青年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因此,对青年进行“中国梦”传播就成为当前思想政治宣传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这是开国总理周恩来逝世后,出现频率极高的话语,因为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周恩来与人民水乳交融的关系。周思来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光辉典范,他生命中的最后十年始终佩戴的一枚纪念章,其图案就是毛泽东的手迹“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周恩来一生唯一的宗旨。周恩来心里总是装着人民,他心系群众的故事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8.
谢晶 《淮海论坛》2007,(1):34-36
“文化大革命”是发生在20世纪中国的一个重大事件。他在短时间内就席卷中国大地,把中国人民带进长达十年的浩劫中.给整个国家、社会、民众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虽然“文革”距今已过去将近四十年,但其影响仍深入社会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19.
庾新顺 《传承》2013,(11):22-22
张云逸对广西始终怀着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把广西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时刻关心广西的发展和人民的疾苦。他离职以后,每隔一两年就要回广西看一看。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张云逸一直是自治区历次人民代表大会的主席团成员,作为广西的代表参加全国人大和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他经常说:“我是广西人民代表,要为广西人民办几件实事。”  相似文献   

20.
冯建新 《创造》2001,(4):49-49
结合中央关于在全国农村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精神,应当树立“四个观点”,从而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树立服务的观点。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必须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谋人民所谋。树立权力民授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