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进行代际分析、历史分析和实证分析可知,尽管“90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背景和个人发展使之具有成为新的一代的可能性,但是从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现状和特点来看,并没有证据表明“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完全不同于“80后”大学生;虽然“90后”大学生成长的时代为他们形成新的价值观创造了良好条件,但他们并没有形成与时代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并且“90后”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和局限,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进行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2.
李鹏  蔡治廷 《前沿》2014,(7):170-174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90后”已经逐渐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90后”大学生的种种社会表现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外界全球化的环境和技术信息化的发展趋向等因素造就了他们不同于其他群体的鲜明特征,全面了解“90后”大学生的特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唯有进一步了解“90后”大学生的特质,才能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通过对“90后”大学生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的一点就是在新阶段新形势下,开展团学工作要有所创新,就必须要结合其特质,因时因人制宜,才能够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履行好党赋予共青团的相关职能。虽然围绕着“90后”大学生的课题研究成果已有不少见诸公众视野,但是总体而言,目前整个研究仍处于待发展阶段。笔者在扎实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问卷和访谈调研等方式,对“90后”大学生展开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文化多样性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非主流价值观念的挑战。作为新生代群体,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日益趋向功利化、本位化及多元化。只有在深入调查90后大学生价值观总体状况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相应教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已经逐渐成为高校的主力军。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具有一些普遍的特点,他们在思想、价值观、人生态度上表现出了一些的改变。本文通过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分析,提出了高校教育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平 《前沿》2012,(12):199-200
如今,"90后"大学生即将成为大学校园里的新生力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组成部分。"90后"这一代人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里成长起来的,他们从小就享受着父母的关爱,没经历过挫折和磨难。因此,"90后"大学生在性格上、心理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教育好"90后"大学生成为当前大家尤为关注的问题。我们可以结合科学发展观来教育指导"90后"这一代大学生的良性成长成才,因为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西方文化价值观不断涌入,并与东方文化价值观不断发生碰撞与融合。东西方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差异对我国高校学生文化价值教育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带来一定影响。对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差异的研究有助于科学分析当代大学生文化价值观所出现的问题,促进我国高校学生文化价值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90后”青年因感情问题引发的极端事件越来越多,这其实折射出的是“90后”青年爱情观嬗变问题。由于成长于特定的历史时代,“90后”青年的爱情观己呈现出新的特点,如恋爱动机多元、恋爱方式大胆、恋爱过程简单、恋爱态度前卫等。这种恋爱观的形成是社会文化宽容、价值多元与网络传媒发展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爱情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为引导“90后”青年树立科学的爱情观,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共担责任,净化网络传媒环境,强化爱情观教育,加强沟通与疏导,打造积极健康的婚恋文化,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8.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变化的分析与思考陈春立一、当今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基本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人们价值观念的变革,这种变革,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进...  相似文献   

9.
中国行政管理价值观研究王伟为迎接21世纪公共行政管理领域的新挑战,实现提高效率、精兵简政等目标,需要首先确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的行政管理价值观,而“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则是当代中国行政管理的基本价值观念,并应以此为基础与核心内涵培育中国国家公务员的...  相似文献   

10.
人们价值观的变革是社会现实变革的指示器。人作为社会变革的主体,也是随着社会变革而被变革的主体,人自身的变革主要是思想观念的变革,价值观念作为人们精神领域的主要内核,左右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决定着人们的追求,主宰着人们一切思想与行为。处在改革开放大变革时代的当代大学生,其价值观的形成和转变,是整个社会价值观变革与整合的一部分。本文从该研究的意义、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入手,全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矛盾现状及呈现的特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和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青年的价值观往往受到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这已是历史经验。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的特殊群体,他们思维敏锐,最少保守思想,勇于改革创新,每当社会变革浪潮涌现之时,总是“敢为天下先”,成为变革观念和变革社会的先锋。他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反映着主体意识的扬弃和重塑的基本走向,也反映着社会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这个数字化时代,互联网用户所创建的“数字身份”以及由此可能在个体行为、社会秩序、价值观念、公共安全等方面引发的各类问题,无疑是亟需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一种与马克思“价值镜”思想一脉相承的“身份镜”理论框架,着重对当代大学生群体“数字身份”活动的一般特征及其对该群体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造成的不利影响作出了初步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基于“数字身份”开展的网络活动明显带有自我异化的倾向和高隐匿性特征;这使得他们面临着背离于自我认同、正常社会关系和合理合法的社会规范,社会交往“脱实向虚”的巨大风险;为疏解这些不利影响,高校亟需加强价值观引导、制度规范建设、管理工作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带来了极大影响.本文立足客观现实,分析了网络的特点,并对集体主义价值观进行了科学的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网络给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所形成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思考,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更好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汤浩洁  朱继英  吴兴飞 《传承》2015,(2):100-101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处于价值观相对不成熟的校园向价值观较为复杂的社会过渡的阶段。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观,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有利于大学生的人生成长与规划。  相似文献   

15.
道德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高校大学生群体多为90后甚至95后,他们的道德观、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受时代影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道德规范与德育方式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6.
九十年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发生了巨大变革。这种变革,不仅带来经济建设的成就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而且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也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大学生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他们的职业价值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态势。研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发展变化状况,对于高校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评价、职业选择标准和择业行为取向三个方面分析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状况。  相似文献   

17.
张锦智  李逢春 《前沿》2012,(14):182-184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自身的价值原则和价值取向对整体社会能起到一定的规约和范导作用.作为大学生个体来讲,其价值观会影响甚至决定其成长的高度和自我发展的程度.因此,分析研究大学生价值观的合理塑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价值、价值观、价值观塑造的哲学反思,认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合理塑造需要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中流出,吸纳其他文明的合理因素,并结合现实社会的时代主题,才能为自我完善的最终指向提供方向性范导.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必然会引起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发生着剧烈变化.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开放.当传统的道德规范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建立起来之时,不可避免地导致当代大学生道德出现了混乱和无序.本文主要分析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和发展趋向,以期通过共同努力.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和修养水准,使部分处于道德盲区和危险地带的大学生走出困境,努力成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无愧于时代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19.
张瑞芹 《人民论坛》2010,(8):212-213
当前,社会的快速转型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这对于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他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矛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我们应当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科学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消费文化时代已经到来,新的时代给予大学生越来越多的机会走进社会.大学生通过参与“中国好声音”这样的选秀节目,在能够实现自我理想的同时,个人的发展空间也逐渐从过去局限在校园里的“小社会”、“小圈子”,向如今的“大社会”领域转变.这不仅能够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张扬自己的个性,更能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性,为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