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继迈克尔·哈特和安东尼奥·奈格里的《帝国》(Empire)及安德鲁·贝克维奇的《美利坚帝国》(AmericanEmpire)之后,2 0 0 4年5月刚刚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的《控诉帝国:2 1世纪世界秩序中的全球化及其抵抗》一书,是近年来美国学术界对全球化背景下已现端倪的帝国秩序和新的全球政治范式进行批判性思考的又一力作。 该书的两位主编:一位是阿罗诺维茨,他是美国著名的全球化理论专家和资深的左翼政治活动家;另一位主编高特内则是一名活跃的左翼社会活动家。与《帝国》一书严密的逻辑体系及广泛的历史论证有所不同,尽管该书是一本…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在美国国内,引发了关于未来国际体系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就是美国在遭受“9·11”事件的打击之后,能否继续维持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在世界建立“美国霸权治下的和平”,甚至新式“美利坚帝国”。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以来 ,美国内理论界对美国优势地位的探讨从未停止过。乐观派———不管是信奉“历史终结论”还是“民主和平论” ,“全球民主化”还是“霸权稳定论” ,都认为美国的优势地位是绝对的 ,且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保持 ;悲观派则认为不论是源于“文明间的冲突” ,还是“大国政治悲剧” ,对抗是国际政治的永恒与必然 ,美国的单极地位正在或必将受到挑战。在此形势下 ,美国阿尔福雷德·克诺普夫出版社 2 0 0 2年出版了探讨美国国际地位的又一本力作 :《美国时代的终结 :美国外交政策与 2 1世纪的地缘政治》①。该书作者查尔斯·库普钱是…  相似文献   

4.
现代强权政治背景下的人道主义干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涉主义的“复兴”作为苏联权力集团突然解体的结果 ,世界地缘政治版图发生了深刻变化。以相互威慑保持军事力量平衡为特征的两极体系 ,转变成一种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单极秩序。在 2 1世纪开始时 ,一国拥有不受挑战的全球霸主地位的全球秩序已经成形。这种情形导致大国统治的复兴。行使“帝国”权力重新成为现实 ,以帝国规则为特征的意识形态概念即19世纪的“人道主义干涉”概念遂得以复兴。在一种帝国规则体系中———以完全缺乏权力分配为特征 ,霸主可以在不受潜在竞争者挑战的情况下追求其利益 ,创造它自己的意识形态 ,并借这种意识…  相似文献   

5.
美国马里兰大学政治学教授丹尼斯·皮奇雷斯在《国际关系学的新内容——全球经济政治学》一书中,将“全球经济政治学”界定为“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以及伦理问题的新的国际政治学”,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即“一系列全新的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总括”。这为我们研究21世纪的国际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当代中国正在以一种新的形象和平崛起于世界,世界也普遍欢迎中国的和平崛起。面对全球政治的“新范式”,中国和平崛起应包括更丰富的时代内涵和更广泛的全球认同的文化价值。本文认为,确立可持续发展位的意识和位势,是当代中国全球…  相似文献   

6.
张茗 《国际观察》2004,(6):66-72
作为一个欧洲人 ,作为一个 19世纪重要的观察家 ,托克维尔的美国观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他认为 ,美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实行民主共和制的国家 ,美国的环境、法制和民情共同为它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国是一个以白人为主流、个人主义为原则、利益为纽带的平等社会 ,美利坚民族是一个好动的商业民族。他预言 ,它不仅将扩展到太平洋之滨 ,而且将成为世界第一海上强国。托克维尔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当时欧洲对美国的看法 ,而且有助于我们了解杰克逊治下的美国 ,有助于当代美国人重新审视自己 ,也让我们得以一窥 19世纪早期欧洲人的美国观。  相似文献   

7.
评"新帝国论"及其缺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来,"新帝国论"颇受国际学术界关注.本文指出:1)当代帝国主义仍然存在,其表现形态为各种样式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2)帝国与帝国主义是两个有差别的概念,本文提出了帝国的四个基本要素,并提出帝国主义性是帝国的对外霸权性;3)当今国际社会不存在帝国,美国不是帝国;4)"新帝国论"不仅是一种新殖民理念,更是一种虚幻的狂想,其理论缺失必然导致其实践的失败.  相似文献   

8.
从冷战后的民族问题看“人道主义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索沃危机为代表的民族问题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进行的“人道主义干预”①———科索沃战争 ,是 2 0世纪末最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未经联合国授权对主权国家的军事入侵表明 ,西方国家鼓吹的“人道主义干预”不仅是一个政治范畴的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法理问题。本文拟从分析冷战后民族问题的表现特征及发展趋向入手 ,探讨以西方式的“人道主义干预”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效果。一、冷战后民族问题的特点从 2 0世纪的百年民族演进过程来看 ,殖民主义统治造成的国际层面的民族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余波尚存 ,帝国霸…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格局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2 1世纪初 ,世界经济正由传统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赋予了经济许多新特征 ,世界经济形势也将相应发生变化。未来 5 - 10年 ,高科技产业将把世界经济带入一个新的增长期 ,世界经济平均增长将高于 2 0世纪 90年代水平 ,其间不排除有不同程度的动荡、波折 ,但发生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很小 ,国际贸易将继续增长 ,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将迎来大发展 ,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加快 ,政策协调加强。(一 )未来 5 - 10年 ,世界经济走势继续看好 ,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将由美国“单发动机”向美、欧、日、亚等“多发…  相似文献   

10.
9月 6— 8日 ,在联合国总部召开了千年首脑会议。这是联合国历史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次会议。此次会议一个重要的成果是 ,各成员国的领导人就 2 1世纪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达成了共识 ,从而为联合国的未来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联合国将以此为起点 ,伴随着世纪更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千年首脑会议是在世纪之交、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召开的。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联合国自身发展从客观上要求联合国进行“反思”、“重塑” ,以适应形势的需要。冷战结束后 ,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取得了明显的优势 ,发展中国家整体力量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初,美国基于布什政府对外战略与政策实践的教训与经验,提出“转型外交”,意在加强外交手段在实施美国对外战略中的作用。但由于全球唯一超级大国身份所决定的美国在动用武力方面的内在冲动,军事力量仍是美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手段。“转型外交”实际上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也服务于以军事实力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12.
美国为避免深陷伊拉克泥潭开始实施"退出战略".2009年6月30日美军从伊拉克城镇撤出,就是其摆脱伊拉克困境的重要步骤,也是美国新一轮战略收缩的标志性事件.但美军撤离给伊拉克留下安全真空,使伊拉克安全形势脆弱性日趋凸显,恐怖暴力活动重新抬头.这使美国的"退出战略"进退两难,无论如何取舍都面临极大困境.  相似文献   

13.
美国在非洲的“人权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是美国推行其价值观、维护国家利益的一个有效武器以及实现其全球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非洲作为美国全球战略大棋局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也是美国推行“人权外交”的重点区域之一。本文从人权与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人权与非洲民主化、人权与非洲经济发展三个方面的联系来剖析美国对非政策中“人权因素”的两面性本质,指出美国对非“人权外交”的出发点和实质是捍卫其价值观和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4.
“无赖国家”及美国对其政策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华 《国际资料信息》2004,(9):19-23,26
“无赖国家”的概念由美国提出后,就逐渐在国际社会流行开来。冷战后,美国把“无赖国家”确定为世界及美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对它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诠释,对其政策则随形势变化而不断调整。  相似文献   

15.
Wang: I believe that the above comparisons of the two "wars on Iraq" are excellent. The United States has made it clear that its present military actions are aiming at "toppling Saddam. " It seems that Washington has long made preparations for the actions, and will do more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6.
近读甄炳禧同志新作《美国新经济》,忍不住想说几句话。  记得80年代初,读了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砞葆一先生主编的《当代美国经济》一书后,当时就有耳目一新之感。后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陆续都有关于美国经济的专著问世。近些年,关于美国新经济的著述也很多,但像《美国新经济》这样洋洋37万言,从学术的角度,专门论述有关问题的著作还不多见。  本书之所以引人注目,主要是由于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对新经济作了系统的论述。迄今,国际上对何为新经济并无统一的认识。甄著对此虽提出了自已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形成和30多年来中美关系时好时坏、复杂多变的实际进行了回顾,从中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在台湾问题上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18.
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上台后,对东南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高调"重返",推出了一系列加强在东南亚存在的举措。2013年连任后,他将在未来4年继续把东南亚作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着力点。同时,奥巴马政府意识到其东南亚政策也需要进行"再平衡",应放缓军事"重返"脚步,在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全方位投入,均衡化、长期化地推进东南亚外交。国内财政限制、中东等地区外交挑战和外交人员人事变动等因素会对美国新一届政府的东南亚外交有所制约,但其未来政策走向仍将对中国周边外交和中美关系产生持续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今年6月25日至26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与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俄美关系”研讨会,三方近40名专家、学者与会。外国专家有美国的李侃如(前克林顿政府白宫亚洲事务高级主任、现密执安大学政治科学系教授)、柯京斯(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欧亚研究项目主任)、俄罗  相似文献   

20.
In geopolitical terms, despite its broader global significanc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 rising China and a hegemonic America, had nevertheless all along been confined largely to East Asia, or the "Eastern Front," where issues like the Taiwan question, the nuclear program of the DPRK as well as bilateral trade, economic and military exchange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observers or analy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