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人们誉为“词家大宗”的宋代词人李清照与民间文学的关系,过去很少有人涉及,更无人以此专文论述。近期内,读了李清照的有关作品、论述,联系她的生平经历,和词的发生、发展的历史,发现李清照之所以成为一位著名的才华横溢的词人,与她重视民间文艺,勇于吸收新鲜的民间文艺的养料是分不开的。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宋代的词,是继汉赋、唐诗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大凡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总与民间艺术有着渊源关系,这是  相似文献   

2.
妇女词历来不为人注目,大多只知一个李清照。就是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书中的地位也远在苏东坡、辛弃疾之下,显然人们对中国妇女词人是比较冷落的。云大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段跃庆副教授点评的《历代妇女词百首选注》(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版),为历代的妇女词人张扬了她们的创作实绩。该书精选隋唐至近代女词人的一百首词进行点评,可以说是集妇女词之精华,而又照顾到了各个朝代的特点。近人詹安泰先生列举了词的八种品种:一、真率(自然、森  相似文献   

3.
刘辰翁作为南宋词坛的一位重要词人,不仅有大量词作传世,还有迥然不同于传统词人的词学观。他对李清照“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词论予以反拔,高度赞扬辛弃疾“牵雅颂,人郑卫”的创作范型;主张词应具有与诗文一样的地位和功能,词的创作应不拘一格,以意之高下为先。这种独到见解对改变传统词论、提高词品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北宋人填词化用唐诗有一个独特的现象:除苏轼、周邦彦二人词不限于用晚唐诗,其他词人则多对晚唐诗情有独钟。欧阳修、李清照词特爱用韩偓诗,秦观词喜用杜牧诗,贺铸词爱用温李诗。晚唐诗中不少名句甚至被宋代词人反复多次借用。宋人填词用唐人诗句,已成为普遍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但在诗歌创作上他们却从不愿轻易这样做。这种现象反映了北宋人对于填词的游戏态度,也反映了宋人对晚唐诗的由衷欣赏,以点化唐诗来标雅炫博。有学者认为宋词化用唐诗现象反映宋人欲以词来“祈求名于时和名于久”,这是一种文化误读。  相似文献   

5.
已故女词人沈祖棻教授的《涉江词》(湖南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收集了作者从1933年至1949年间创作的三百八十多首词。这些作品受到章士钊、沈尹默、刘永济、黄裳等的交口称誉,早在传抄期间,“得名之盛,盖过于易安(按即李清照)远矣。”(著名词学家汪东先生语)  相似文献   

6.
如果不是选择这个题目,我可能永远也不会留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这个群体:他们是酒精依赖者,喝酒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同时把他们的生活变得一塌湖涂;而要想摆脱酒依赖,他们所要付出的代价是,用一辈子的时间与酒精、与自己进行较量!酒依赖目前是一种医学上无法治愈的病,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从事物质依赖研究的李冰教授,用“挣扎”一词来概括酒依赖者回归社会过程的艰难,作为酒依赖患者的高儒则说“挣扎”一词蕴涵了太多的被迫与无奈,用“抗争”更积极些,也许会让他们这群人看到的希望更多些。 ——采访手记  相似文献   

7.
《时事报告》2014,(6):F0003-F0003
金华,地处浙江省中部,占据“浙江之心”,是浙江省正在建设中的第四大都市区,因其“地处金星与婺女两星争华之处”得名金华金华建制已有2200多年。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诗句,  相似文献   

8.
关于李清照的“改嫁”问题,多少年来争执不休,原来肯定与否定的两方都对李清照专为此事写的《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中一些词句理解错了,“词”主要指“宫文书”,“句”主要指“岂期末事,乃得上闻”。 “官文书”一词最是关键。对“改嫁”持否定意见者俞正燮《癸已类稿·易安居士事辑》解为“官告”(见其文“复与官告”句),而肯定李清照改嫁的王仲闻在《李清照集校注》中依韩愈《王君墓志铭》“粗若告身”句,解为“告身”。双方都把“官文书”解作委任状。可是请问,张汝舟持作了官的“告身”来,与清照何干?更何以因此就能“强以同归”呢!  相似文献   

9.
清代是词学的全面复兴时期,然而海峡东岸的台湾在人清之后的前二百年里却没有产生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词人.到了晚清,随着台湾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这种局面发生了改变,同时出现了许南英、施士洁、洪弃生和林痴仙等本土词人.他们都亲身经历了晚清台湾的历史风云和沧桑剧变,特殊的历史环境和生平经历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创作.晚清台湾词的文学史(词史)意义突出体现在“词史”与“词体革命”两个方面,而历史文化意义则主要体现在“台湾情结”和“爱国深情”两个方面.晚清台湾词作为宝贵的文学遗产,不应被词史研究忽视.  相似文献   

10.
《春秋》2021,(3)
正"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他以"千古词人"著称于世,却少有人知,他更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武将。朝廷的腐败无能、苟且偷生,让他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却不得不对酒当歌,长歌当哭。满腔的悲郁愤懑,化作诗酒中的万丈豪情……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幼安、易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辛稼轩三类民俗词的分析,探讨生活民俗摄入到词中表现出来的文化意识以及对稼轩词作的影响。稼轩之祝寿、送别、宴饮词显示了词人反映的社会交往民俗事象的广泛性与传习性,稼轩之节序词体现了他对节序民俗题材的撷取与升华,稼轩之农村民俗词表现乡风民俗对词人个人习俗的传递与共振。  相似文献   

12.
李忠华 《理论月刊》2003,(6):100-103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出发,运用主位结构的理论,对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的两个英文译本进行了比较,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正> 数百年来的唐宋词研究,大抵围绕“豪放”“婉约”来做文章,业已形成的传统格局对唐宋词研究的限制显而易见。已故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的高足王兆鹏博士怀着能在这一研究领域有所突破的热望,选择一向不受人们关注的宋南渡词人群作为群体研究的突破口,以新的研究观念审视整个唐宋词的发展史,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大量的实证工作,从而以他的博士论文《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年3月版),实现了对唐宋词研究的一次突破。所谓宋南渡词人群体,是指生活、创作都经历了北宋末徽宗朝和南宋高宗朝的一群词人。作者从具体的历史事实出发,证实了这一批词人有较为自觉的群体意识,其中大部分人仕同进退、政治倾向一致,又由于他们大多是元祜党人、元祜学术名流的门人故旧,相同的学术观点和渊源,无形地把他们联结在一起,他们相互  相似文献   

14.
骆新泉 《求索》2010,(3):189-191
意象是词人表情达意的特殊符号。宋代女性词人尤其钟情于楼,其词亦多涉"楼"意象。她们有强烈的“女伤春”意识,故其楼意象词偏重于仲春、暮春之季节取向,且玉楼词人比青楼词人更敏感;有鲜明的暮天、明月情结,故其楼意象词偏重于黄昏、月夜的时间取向,且玉楼词人比青楼词人更突出;有孤独愁苦的情感偏好,故其楼意象词偏重于孤独寂寞、相思怨艾的情感取向,且玉楼词涉及思君、爱国、咏物、悼亡等情思,青楼词涉及对地方官员的依附、与男性词人的唱和,以及从良的愿望等内容。而这些无不展示出她们各自不同的身份地位、人生际遇和理想情志。  相似文献   

15.
陈福升 《前沿》2004,(4):173-174
柳永之词在北宋士大夫中,是一个大家观注、批评的“热点”,北宋士人们对柳永词之关注是同时代其他词人之词所难以相比的。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北宋士人们对柳永词的评论,好像多为“从俗”、“词语尘下”等等之类,批评也好像表现得甚为强烈。而我在这想说明的一点是:批评其实  相似文献   

16.
有朋友说他妹妹待字闺中,希望找个有钱的老公。我告诉他我的想法是:“不管有没有钱,找老公要找一个心灵高贵的男人。”朋友听话很奇怪:“什么叫心灵高贵的男入?”对啊,这年代还讲什么心灵高贵,而且什么才是心灵高贵的男人?这个奇怪的词连我自己也吓了一跳。但既然我在冥冥之中冒出这个词来,一定在心里早就有一种渴望,一种幻化的具体形象了。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酒文化真是源远流长,影响深广。传说仪狄造酒,也就是说还没有文字的时候就有了酒。以酒庆祝,以酒浇愁,以酒待客,以酒会友,酒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以酒切入的诗文名篇,数不胜数。曹操气度豪放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李清照优雅闲适的“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王维情深谊长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最具代表性的恐怕要算李白的《将进酒》了:“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然而,最早关于仪狄造酒的文字记载却是这样的:“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  相似文献   

18.
酒是周人礼仪制度文化中的重要角色。作为时人精神生活之特殊物质媒介,酒之功用主要在三方面展开:一曰宗教祭祀,二曰社交燕集,三曰歌舞表演。《诗经》既充分描写了酒给人带来的精神愉悦,同时也表现出以礼节酒的伦理、政治理性。需重视酒与人类精神生活的关系,酒在人类精神生活各方面,诸如宗教、人际心灵沟通和审美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词中的文化心理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清照词中的文化心理剖析殷光熹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交替时期。从现存作品看,她的创作成就主要是词。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二十三岁以前(1107年前)为第一个阶段,有词十三首。基本上处于模仿《花间集》和《尊前集》的阶段,但也有创新的名篇,《如梦令》(二...  相似文献   

20.
以歌妓为参照物,词人兼有词中的自我、词外的自我双重身份,前者指向娱乐生活,后者指向主体的精神境界,分别显现出词人游戏与严肃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二者的结合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苏轼是完美的典型;前者向后者的逾越是对社会的挑战,柳永的遭遇最典型。词人对后者的选择高扬了人类形而上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