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作为一名在民事审判工作第一线上工作了十余年的审判人员,自己在办案中感悟颇多。尤其是在民事调解工作中,如何既要坚持合法、自愿的基本原则,又要恰如其分地掌握当事人的心理活动做到灵活运用,确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前不久,我刚刚面对面成功调解了一起家庭继承纠纷的案件,通过这次的调解经历,  相似文献   

2.
出版法律出版社定价36元调解绝不是"和稀泥"调解是一门法律艺术面对36场乱如麻的婚姻、交通事故等普通人生活中常见的纠纷;她和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的法官团队做到"当调则调"、"当判则判";她"洞悉人情",更"精通法律",因而将调解推升为一种"高于判决的化解纠纷方式";她就是将调解上升为一门法律艺术的宋鱼水。  相似文献   

3.
李浩 《法学研究》2011,(4):120-135
“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院调解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确立这一原则是为了保障司法调解的公正性。这一原则当下正受到理论和实务界的强烈质疑。我国是以法院为中心规定诉讼调解制度的,法院调解并非诉讼上的和解。调解在性质上仍然是法院的审判行为,调解与判决一样都是完成民事诉讼法所规定任务的手段,加之当事人期待接近裁判的调解结果以及调审合一的程序模式、法院调解的经验教训,这一原则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具有理论和实践的依据。法院立案调解、对事实存疑案件调解所取得的成功,均不能成为否定该原则的理由。除非将法院调解置换为诉讼上和解,否则继续保留这一原则就有充分的理由。  相似文献   

4.
诉讼调解是我们国家重要的诉讼制度,也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和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方式,对此,我国《民事诉讼法》作了专门规定。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总结我国长期以来诉讼调解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和结合法院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先后作出了《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对诉讼调解作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根据这一规定和意见并结合自己的审判工作经验,对我国民事诉讼调解的特点、原则、方法和应当注意的问题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是我国民事诉讼活动的一项重大变革,涉及民事诉讼模式的转变和新的诉讼运行机制的确立、笔者拟从分析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人手.在考察德美两国诉讼和解制度后,探讨法院调解制度完善的方向,推动审判方式改革向纵深发展。一、法院调好制度程序设置上的主要问题及其负面影响程序的价值就是确保实体处理的公正,程序不严格是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主要弊端。庭前调解的规定不合理。首先,庭前调解适用于法院认为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的所有民事案件。①但在审判实践中,对什么是法律关系明确、事实…  相似文献   

6.
一、法院调解制度概述 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是我们党领导下的人民司法工作的一个优良传统,也被西方誉为“东方经验”之美称。我国的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民事权益争议自愿、平等地进行协商,以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法院调解首先是一种民事调解,只存在于民事诉讼活动中,其次,法院调解相对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以及仲裁程序中的调解等来说,法院调解是一种诉讼中的调解。  相似文献   

7.
李德恩 《法学论坛》2012,(5):135-141
立案调解是中国在世纪之初由人民法院发起的一种调解样式,其快速勃兴对于扩大调解适用范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大调解的实践背景下,立案调解宜广义理解为在立案阶段由人民法院主导进行的调解。西方国家多门法院系统的实践对于我国立案调解机制的建构具有启发意义。人民法院需要在保持司法品性的前提下对接大调解。立案庭可以被改造为类似多门法院系统的案件甄选和转介机构。构建立案调解机制的重点在于实现三调联动,并正确处理与诉权保障的关系。此外,人民法院还可以通过法定方式提升立案调解结果的效力。  相似文献   

8.
徐永伟 《人民调解》2008,(12):35-36
当前.如何应对多发多样的社会矛盾纠纷,发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职能作用,彰显群众自治、政府服务和调解为民的社会管理新理念.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是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曾海根 《法制与社会》2011,(29):109-110
诉讼调解制度是一个重要的诉讼解决机制,具有解决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独特优势,而现今诉讼调解制度不是很完善,既有制度本身原因,也有法院审判任务繁重等现实的原因,这需要我们拓宽思路,积极探索诉讼调解之路,本文从人大代表协助诉讼调解方面论述,希望为诉讼调解制度完善提供一参考。  相似文献   

10.
商事调解,是一种不同于仲裁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与法院调解的新型调解形式。目前,国内关于商事调解的规则主要见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调解中心的调解规则与北京仲裁委员会、广州仲裁委员会、湘潭仲裁委员会的调解规则以及西安仲裁委员会调解中心调解暂行规则等。商事调解有自己明显的特征和优势。在本文中,笔者将对此种调解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并将之与仲裁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与法院调解相区别、比较,进而总结出商事调解的优势。最后,对于此种调解所产生的调解协议以及调解书如何获得强制执行力的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裘索 《中国律师》2011,(3):44-45
在崇尚以和为贵、以和为善的中国,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方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及至近现代.调解制度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机制.受到国内外司法界的一致认可,被誉为“东方经验”。随着党中央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决策和最高人民法院推动司法调解多项方针政策的提出,司法调解制度迎来了一波复兴的浪潮。  相似文献   

12.
就立法而言,笼统地制定一部包括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商事调解(其中包含行业调解)在内的调解法难度太大。司法调解已有专门的诉讼法作出了规定,行政调解则多为劳动争议之类的事项,目前也有了专门的法律保障。目前实际上最迫切需要立法支持的,是民间性质的调解,主要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以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系统的商事调解。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结合审判实践、列我国调解制度中法官这一诉讼主体的功能略陈管见..一、现行调解制度中法官的功能定位所谓法官在调解中的功能,是指法官在调解过程中应当起到的功用和效能。它具有内在性、应然性的特点,是改革、完善调解制度所必须考虑的问题。法官在调解中的功能,大体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调解是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发展,新型矛盾的不断涌现,仅仅依靠人民调解一种手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机结合,坚持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切入点,实现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间的良性互动,已成为解决新时期矛盾纠纷有效的调解方法。上海浦东新区司法局根据本地特点探索三种调解问的衔接、协同途径。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对法院调解制度的优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晓红 《律师世界》2002,(10):31-33
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所涉及的方面是十分广泛的,调解制度的优化更新也是其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焦点问题,我国民事诉讼中历来重视调解,调解结案率居高不下,并逐步形成与计划经济相契合的调解主导型审判方式,然而这种体制与市场经济的旨趣却相去甚远,随着这种体制的逐渐老化、僵硬,缺点弊端不断暴露,对其进行优化调整迫在眉睫。一、调解制度之历史探源长期以来,我国法院主要采取调解方式处理民事、经济纠纷,并由此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调解主导型的民事审判方式。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法院调解制度肇始于新民主主…  相似文献   

16.
杨临萍  杨磊 《中国审判》2011,(12):16-19
协商调解处理国家赔偿纠纷,是现代司法可替代解决争议制度(ADR)的重要内容。2010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决定》。目前该修正案已实施一周年,其规定国家赔偿适用协商调解,明确“调解书”可作为申领赔偿金的依据。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建构并妥善运用国家赔偿协商调解机制,要善于梳理、利用其规范基础;要加深理解协商调解在弥补损害、复归和谐等诸多价值目标上的正当性,要寻求建立协商调解与赔偿程序科学、协调的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调解传统的国家,在儒家“以和为贵”思想的影响下,调解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与调解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相比,调解的职业化进程却异常缓慢。近年来,尽管构建了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为主的大调解格局,发展了商事调解、律师调解、公证调解等新的调解类型,组建了规模庞大的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但调解员是否是一种职业,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实务中应遵循哪些规则,  相似文献   

18.
戴军  陈璐 《中国审判》2010,(7):98-100
一、人民法院调解工作室现状的透视 (一)渝中区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室的基本情况 重庆市渝中区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室由渝中区法院与渝中区司法局共同建立,有调解员2人,分别是法院离退休法官和各社区综治办工作人员,其中社区综治力、工作人员采用轮岗制,期限约为1个月。调解员薪酬由财政统一支付,调解场所主要是设于法院一楼的一间办公室。调解工作室既可以受理诉前调解,也可以受理诉中调解,  相似文献   

19.
司法调解,是指在县(区)或乡(镇)司法行政机关主持下,依法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疑难、复杂的纠纷的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一种活动。司法部已将完善司法调解制度列为全国司法行政机关“十五”期间的重要工作。其中,建立司法调解程序便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我国对人民调解程序早有规定,但对司法调解程序则还没有相关规定。为此,笔者拟对司法调解程序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笔者认为,应该以听证会为基础建立司法调解程序。 以听证会构建司法调解程序的必要性 以听证会构建司法调解程序,是完善司法调解制度的制度需要,也…  相似文献   

20.
<正>一、法国商事调解概况法国商事纠纷的调解类型有两种:法院命令的调解和契约调解。其中,契约调解的调解条款可以是基础协议内容的一部分,也可以以补充协议的形式呈现。无论是法院命令的调解还是契约调解,都需要取得双方当事人同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