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公平和效率一直是困扰我国政府行为的两难选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不应由政府来公开倡导,而只能作为一种企业精神来提倡.在公共服务领域应强调以"公平"为导向,"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理应是构建我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基于科层逻辑的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具有集中管制导向、标准运作技术导向、工具理性效率偏向的特点.在A市D新区,这种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导致了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衡和资源配置效率低、供需矛盾突出、结果不公平等问题.为摆脱科层式公共服务供给困境,就必须提倡公平优先效率,伸张公共服务价值理性;扩大社会参与,实现公共服务多元供给;弱化森严等级,实现权责统一;破除僵化管制,实行灵活弹性治理.  相似文献   

3.
顾平安 《理论前沿》2008,(18):25-26
公共服务是当前我国政府履行职能的薄弱环节,公共服务合同制管理是一种将政府权威制度与市场交换制度功能优势互补的复合制度安排。建议将公共服务合同制管理纳入行政改革的总体框架,统筹设计,实现公共服务决策、执行与监督分开,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和消费者的选择权,推进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多元并存、竞争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的公共行政环境下,公共服务人员以及研究公共事务的学者愈发难以摆脱对经济效率的强调,而过度强调曾将该领域中的各种重要问题,甚至包括社会公平都排除在外了。公共服务人员是一种角色定位,除了基于功绩的官僚体系所预期的特征外,还包含有明确的专业知识和实践领域以及某种程度不受政治影响的自主权的人。公共服务人员作为社会改革推动者的潜力,核心重点是通过对公共服务运行系统的选择来推进社会公平,具体是在一个批判性理论框架指导下,公共服务人员采取六类行动,改变社会财富和权力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议题所要回应的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哪些不均等。在计划经济时代,公共服务是以单位福利的方式呈现和提供的,单位制度下的身份取向塑造了最初的公共服务分配不均等。在市场化改革中,虽然市场提供的公共服务通过价格和货币实现了形式上的机会平等,但是这种形式上的机会平等被市场化改革的其他作用扭曲。当前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回应的是计划时代以来累积的基本公共服务上的不公平问题。从价值追求上来说,基本公共服务的分配经历了没有价值考量、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社会公平是公共行政理论和实践的支柱之一,在公平这个伦理范畴内,代际公平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在基本公共服务明显增强的当今中国,公共管理者、公民。应当将代际公平列为公共服务相关的公共政策制定标准,在正义的储存原则和政策分配原则引导下,设计出符合代际正义的公共服务体制。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的自然演进过程中逐步建立了公共服务型政府,并通过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实现了公共服务在不同区域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公平获得.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准和建立覆盖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为重要取向的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运动不仅反映了世界各国政府面向公共服务型建设的历史趋势,也为其他国家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积累了经验.本文从发达国家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基础条件入手着重探讨发达国家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体系构建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核心在于区别对待,在刑事诉讼中体现为刑事程序选择权,即刑事诉讼中刑事诉讼当事人有对重大的程序与程序性事项进行选择适用的权利。刑事程序选择权依行使的主体,可分为国家当事人选择权和诉讼当事人选择权;依内容可分为时程序性事项的选择适用权和对具体程序的选择启动权。检察机关运用刑事程序选择权,应当注重"以简应宽"的原则,推动宽严相济政策目标的实现;诉讼当事人运用刑事程序选择权可以最大程度地限制公权力在宽严适用方面的恣意。  相似文献   

9.
现行司法实践对劳动争议案件地域管辖的确定,均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即提起诉讼方可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进行管辖.这种平等管辖选择权的赋予,看似是对诉讼双方权利的平衡设置,体现着法律规定的公平公允,但实质上却没有改变劳动者的弱势地位,没有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平等保护.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公共服务领域普遍存在的效率低下、社会不公等问题,国外目前主要采取了赋予消费者选择权、引入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竞争、鼓励公共部门采用私人部门的管理精神、引入公私部门伙伴关系以及采用绩效合同制等改革措施。选择和竞争提高了效率,但仍未有效地解决弱势群体被忽视的问题。私人部门参与并不是解决公共服务领域问题的万能钥匙,必须针对国家的情况和社会环境采取适当的合作模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私人机构在某些国家的公共服务领域中比公共机构具有较大的优势,而在另外一些国家的某些领域中优势并不明显。绩效管理改革有效地提高了公共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提供效率,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