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蕴涵了丰富的伦理精神。它主要包括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理念、公平正义的伦理诉求等。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伦理意蕴,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的改革与和谐社会的发展走向一个既符合人类自身利益又体现人类价值取向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伦理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存在着价值上的一致性。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环境伦理的价值观,是中国人民长远利益的必然的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论科学发展观的经济伦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人类选择合理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的道德追求 ,有着深刻的经济伦理底蕴。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 ;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目标 ;代际与人际公平是科学发展观的道德基础。依靠经济伦理规范的约束、引导、示范、激励 ,可以使科学发展观构建在坚实的经济伦理基础上。因此 ,在推进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 ,不但要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制度创新 ,还要高度重视其经济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要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当前特别是要处理好农村与 城市、农民与市民的关系;处理好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与弱势群体的关系;处理好 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关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制度创新,要继续推进经济社会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它表现为物质文明的进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物质文明维度;科学发展观要求人民民主权利的增加和人民民主程度的提高,它表现为政治文明的进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政治文明维度;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它表现为精神文明的进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文明维度;科学发展观要求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它表现为社会文明的进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社会文明维度;科学发展观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它表现为生态文明的进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明维度。  相似文献   

6.
研究科学发展观可以有许多视角,从意识形态范畴来研究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视角,对于正确把握它的历史定位和合理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发展观不仅仅是认识论意义上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更是一套价值观念,包括目的、态度和方法选择,归属意识形态范畴;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史观,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扬弃西方传统思维方式、文明模式、生活方式,是社会主义极为重要的意识形态;科学发展观通过发展集体主义价值观、丰富共产党执政伦理、界定伟大行动纲领、提出和谐世界理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中央根据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出的一个重要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是对历史发展观的科学总结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在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检验发展科学性的根本标准,同时科学发展观的承担和实践的主体也是人。所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人本观,充分依靠人,处理好人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8.
当代生命法学与推动科技和伦理和谐互动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一,研究内容承担调整处理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包括人权)两者矛盾的任务,有时还涉及生命哲学价值取向的选择;二、不仅研究与自然生命延续和生命保健相关的社会关系,而且研究遗传基因解密和生命创设,生命修缮引发的新型复杂社会关系;三、调整的对象不仅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而且包括人与动物的关系,人与地球生物圈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四、调整方法有多种类型,以行政法和民法的手段为主、重视奖励这一方法的运用,此外,刑法手段也占一定位置。生命伦理与生命法相辅相成但不可互相替代,两者的价值取向虽然一致,生命伦理是生命立法的基础,但伦理处于认识和道德层次,缺乏刚性的约束力,只有上升为生命法才有普遍有效的约束力和可操作性。当代生命法推动科技与伦理和谐互动的常用手段:一、生命法充当科技发展(或社会进步)与伦理矛盾的仲裁者和协调者;二、给人类某些伦理观念的变革发放“通行证”;三、创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实现生命科技与伦理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9.
制度是一种规则或规范的安排,一种人类的理性选择;任何制度都包含着伦理意蕴;政府作为制度设计的主体,由于其公共人的角色与地位,其价值诉求也包含着维护社会公正、公平与正义;政府在制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制度的伦理精神,体现制度的伦理关怀。  相似文献   

10.
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主体是指现实的人,客体是指自然和社会环境.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受自然的控制和奴役,客体成为主体关系的重心,人们对自然界只能盲目崇拜与屈从.近代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们又错误地认为自己是自然的征服者.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主客体的辩证统一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20条,“身体健康”是人民警察应当具备的必要条件之一。警察体育课也是公安院校学员的必修课程。警察体育课属于体育学科,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体育精神是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体育精神的内涵与警察职业道德精神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重视警察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两课”、法律课等其他课程一起,立体地、全方位地培养学员正确的道德观念、精神风尚,从而逐步提高学员的自身素养,培育学员的警察职业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12.
军事法学研究需要跨学科的学术视野。中国思想史上虽然没有明确的"军事法"概念,但是在中国大一统国家起源和发展中,却有着丰富的关于军事领域法律现象的理论化认识。将这种理论化认识置于历史的实证中加以考察,是探索军事法发生、发展规律性因素的重要途径。由此,进一步对军事法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反思。认为:军事法研究包括内缘研究与外缘研究两个方面,内缘研究体现了军事法以"法"服务于战斗力生成、追求战争胜利;外缘研究则在探讨军事法结构性因素的基础上,寻求从战争走向和平的法律途径。无论是内缘研究还是外缘研究,都需要引入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议》,具有丰富的哲学品质。其中所明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体现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体现着工会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现着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它在解放思想中实现了继承与创新,在工会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中明确了中国工会前进发展的旗帜与方向。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和再发展,它满足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并且在党的先进性内核中,深刻表现了它的哲学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伦理价值,更加全面地体现了物质价值取向、精神价值取向、文化价值取向、民本价值取向,以及深刻体现着"以民为本"的价值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5.
坚持用“慢”的哲学观点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试着从社会“快”的发展中找到“快”与“慢”之间的结合点,保持人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平衡,最终实现人的有序、平衡发展,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因此,探究“慢”的哲学视野下人全面发展的主要内涵,解除社会快速发展对人全面发展的不利因素,从而找出“慢”的哲学视野下关于人全面发展的途径,是实现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布坎南为代表的一大批经济学家将“经济人”模式应用于分析政府行为,从而创立了“政府失灵论”,揭示了“政府失灵”的表现及其原因,并且提出了进行补救的相应的政策建议。但是,从现代视角来看,“政府失灵论”既有时代的先进性,又有历史的局限性,对其要有清楚而正确的认识;借鉴“政府失灵论”的有益成分,要解决我国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强法制化建设,规范政府行为;加大反腐力度,消除寻祖滋生的土壤及条件。  相似文献   

17.
论公共政府的伦理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府的产生依据及其所担负的责任决定了其必须拥有一种价值依归,包括最核心的公正精神和与此相联系的一系列的伦理精神。公共政府伦理精神的构建和弘扬是现代政治生活和谐有序的根本保证,而政治制度的道德化和政治道德的制度化的双向互动及行政人员的伦理道德管理和训练是塑造公共政府伦理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城乡关系是当代中国发展必须处理好的重大社会关系。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城乡关系上历经包围、分治、统筹的过程,其有创新、有成就,也曾几度失误。创新之处大体包括: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土地制度改革、发展乡镇企业、兴办农村社会事业、缩小城乡差别、统筹城乡发展、取消农业税等等。失误之处大体包括:征过头粮、人民公社化、长期城乡分治、行政主导的过快城市化、社会建设滞后等。针对尚存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的城乡规划和建设道路,努力实现城乡和谐。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在开展领导干部党性教育时,根据“四个结合”的原则,按照“一个现场教学点就是一部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的要求,挖掘、整合井冈山及周边地区丰富独特的红色资源,将其转化为新时期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积极探索以现场教学为主的具有井冈特色的培训方式,以准军事化管理和流程管理为抓手,形成独特的学风和管理特色,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六个一”模式的现场教学受到学员的高度评价,主要原因在于:现场教学的情境性,能使受训学员得到充分体验;现场教学的情感性,能更好实现“知情意行”合一的教育;现场教学的开放性,能有效促进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现场教学的“六个一”模式,与组织行为学的“成功”(SUCCESS)原则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显著特点,就在于其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一致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中国化表现,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当代中国的落实和体现。它集中表现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鲜明政治立场;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历史趋势,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坚持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根本前提的观点,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理论,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贯彻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精神,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正是在当代中国落实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称得上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