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和短板在"三农",为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党中央适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置性任务,只有乡村产业发展才能盘活乡村发展活力,激发乡村发展动力。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主体、土地、制度、党组织建设等治理要素密不可分,乡村治理和乡村产业发展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进程必然是多种治理手段和方式共同作用于乡村产业发展的过程。由治理要素组成并形成相对稳定的乡村治理结构对乡村产业发展尤为重要。优化和改善乡村治理要素,推动乡村治理体系优化升级,既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现实手段,也是切实推进乡村产业发展进而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获批,标志着桂林经济社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桂林旅游业亟需转型升级和旅游产品品质的提升。乡村旅游既是国际国内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向,也是桂林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新战场,而民居旅馆则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为了摸清桂林民居旅馆业的发展现状,加强乡村旅游载体建设,有效促进桂林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桂林市旅游局与市委政策研究室组成联合调研组,对进此行了为期10天的专题调  相似文献   

3.
乡村建设:概念分析与新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唐镖 《求实》2004,1(1):88-91
欲深入研究乡村建设与发展 ,必先厘清相关的基本概念。近一个时期来 ,尽管乡村建设研究所涉及的方面日益扩张 ,讨论日益活跃 ,但国内学者对乡村建设的基本概念尚未进行基本的讨论、进而建立相应的共识 ,基于对当代中国乡村建设实践观察与反思的理论性论著也尚未出现。即便就当今中国乡村建设实践本身的观察而言 ,有待厘清和深入研究的问题尚多。  相似文献   

4.
文化、制度与权威构成乡村秩序的基本要素,而文化是基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曾经形成了以家庭为核心的乡村文化和被社会革命改造过的乡村文化。这曾经是乡村秩序的基础。随着当代市场化进程的发展,古老乡村文化和包含革命文化内容的乡村文化被先后瓦解,从而动摇乡村秩序的基础。未来乡村文化与乡村秩序的演变,取决于主流文化、市场文化与仍然存在的乡村文化三者之间能否融合。在深度全球化、市场化进程中,如果乡村出现文化空白,那将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过程。这是本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我国政府"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众筹在我国迅速发展。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要实现从观光游到休闲体验游的转变,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十分重要。发展旅游众筹从而促进桂林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新形势下提升桂林旅游品质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普遍的问题和矛盾,如规划建设千篇一律,认识不够,思想不统一,建设资金不足和农民收入较低、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低等问题造成美丽乡村发展后劲不足。邹城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既注重"形象美"又注重其"内涵美"的挖掘和发展,通过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立足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发展乡村儒学,打造美丽乡村政德教育教学点,美丽乡村建设与"四德"教育相结合等做法促进了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发展后劲与村民幸福满意度,实现了宜业宜居的"美丽效应"。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乡村文化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因此,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向与动力基础,要置于乡村文化振兴的语境中去理解。国家利益、市场需求、创新、竞争与交流等多重因素构成的动力基础,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现实驱动力与可能性。现代化进程中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但其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农耕文化传承、文明乡风培育、乡村文化产业市场化等方面仍面临现实挑战。为此,要从乡村文化生活、乡村文化内容、乡村文化观念、乡村文化产业等角度出发,探索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新路径,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入了治理的概念,治理理论也被延伸于农村社会建设。然而,现实情况一方面是乡村治理局面的兴起,另一方面是乡村治理的发展遭遇困境。组织体制关系的模糊、农村利益阶层组织化程度低下、城镇化带来农村精英的外流、不良债务的困扰等成为乡村治理发展中的障碍。探索乡村治理发展的途径,消除治理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是推行乡村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五大发展理念: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娟 《求实》2016,(12):78-86
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是"十三五"时期国家的建设重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五大新理念,必须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与不同方面。论文以五大发展理念为视角,提出了创新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动力、协调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要求、绿色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开放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外部条件、共享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探讨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旨在为深入认识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与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发展新疆乡村旅游 促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新娥 《实事求是》2007,195(2):39-40
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业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推进新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切实把握新疆乡村旅游发展的地域性、文化多元性、乡土性等特点,选准新疆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要通过加强领导、搞好规划、突出特色、培育人才等措施推动新疆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在促进欠发达地区乡村建设、农民就业、农民增收、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以宁夏为例,乡村旅游发展在顶层设计、资金保障、行业管理、产业融合、设施建设、宣传营销等方面存在不足,解决这些问题是宁夏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应科学统筹规划布局、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旅游宣传推介,多措并举促进宁夏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家的责任:现代化过程中的乡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化不是城市消灭乡村的过程,而是城市发展与乡村再造的有机统一。乡村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缩小,但不会因此而消失。乡村依然存在,不过其结构会随着现代化而发生深刻变化,进行自我再造。如何有效实现乡村的再造与乡村建设,就成为现代化过程中国家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这是中国国家建设的基础,也是国家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乡村文化建设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树立整体的系统建设理念,使知识与价值系统、文化保障系统、文化管理系统、文化动力系统相互协调.其中,知识和价值系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文化保障系统是乡村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文化管理系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保证,文化动力系统是乡村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源泉.  相似文献   

14.
从全国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信息化发展形势着手,分析宁夏数字乡村建设在全国所处的坐标方位,可以看出宁夏已经进入国家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前列,位列西北五省区第一。以宁夏数字乡村建设与县域数字乡村评价为依托进行纵向分析,宁夏信息网络日趋健全,村级光纤网络全覆盖;快递包裹进村逐年增多,交通物流逐步完善;物联网智慧农业试点应用助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农村电子商务与网络销售再上新台阶。但是,宁夏数字乡村建设还存在着顶层设计缺失、平台体系标准不规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场景融合不深入、人才技术不足、资金保障不够等问题与短板。因此,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健全数据平台体系;拓展场景应用融合发展,增强数字乡村发展动能;加强人才技术资金投入,增强数字乡村要素保障,是当前加快宁夏数字乡村发展,释放数字红利催生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变农村学校布点分散,师资不足、经费短缺等现实问题,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随着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趋势的加剧,乡村文化建设受到严重影响:乡村文化建设主阵地缺失、原始村庄凝聚力弱化、乡村文化传播途径被割断。乡村社会生态也遭受破坏:乡村生活的人文韵味缺失、乡村学龄儿童社会性发展受阻、乡村教育生态环境蜕化。在现代社会,农村学校要汲取现代文化先进要素、发扬乡村文化优良传统,达到传承与改造乡村文化的基本目的。为此,需要建设优良的学校文化,拓宽乡村教育的文化基础,挖掘乡村文化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6.
林少丽 《世纪桥》2023,(2):94-96
乡村文化的振兴与重塑是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关键,也是必由之路,厘清乡村文化重塑面临的困境并探寻行之有效的出路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应从文化历史角度、现实发展需求角度以及乡村未来发展动力角度重视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从乡村居民价值观念、乡村文化发展现状以及乡村文化建设主体流失角度分析了乡村文化重塑的困境,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化在乡村经济社会经历了由强势到弱势的演变过程。现阶段,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乡村环境治理、生态维护、文化繁荣、乡风塑造、绿色发展等问题,必须重塑生态文化主导地位。福建省乡村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文化建设先天优势显著。文章从"为何要建设""谁是建设主体""如何建设"三个层面,对福建省推进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共同富裕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工具,数字乡村建设不仅转型了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也有力推动着共同富裕进程。从数字乡村嵌入共同富裕的出场语境讲,“继承与发展”的历史演进、“共建共融共享”的理论逻辑与“三生共融”的现实理路,共同构建了数字乡村嵌入共同富裕的三维通道。从其行动框架看,“富裕”与“共同”的价值共识要求其内容既包括发展智慧农业释放产业活力、提高村民数字技能构建数字乡村共同体、培育乡村数字平台的数字乡村赋能共富增量,也包括聚焦普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再造数字服务供给、完善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的数字乡村赋权共富成色。从赋能与赋权的两维讨论数字乡村嵌入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与协同行动,有利于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新中国成立前后两个阶段的对比,回溯百年来乡村建设行动的历史进程,认为农民主体性建构、乡村社会的定位、乡村建设的发展模式等三方面因素,是乡村建设行动形成的内在逻辑。赓续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目标、坚持党对乡村建设行动的领导、坚持因地制宜的方法是乡村建设行动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姚瑞平 《唯实》2015,(1):54-56
生态绿色、美丽环保是一种包容式的乡村治理模式,是当代乡村发展的新理念、新范式、新追求。绿色生态美丽乡村的内涵是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核心是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关键是低能耗、低排放、无污染,展现天蓝、水清、气爽,绿树青山,田园风光,殷实宜居,和美乡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率先建成现代化标志性美丽乡村,建成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必须走绿色生态包容发展之路,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创建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