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正2013年12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公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現行行政訴訟法於1989年由七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通過,1990年10月1日起實施。這部被稱為「民告官」的法律規定了行政訴訟程序的基本規則,實施以來,在解決行政爭議、推進依法行政、保護合法權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深入推進,行政訴訟制度與社會經濟發展不協調、不適應的問題也日漸突出。為解決這些問題,適應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新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從2009年開始著手行政訴訟法  相似文献   

2.
十八屆三中全會后,得到全面部署的司法改革再度進入公眾視野,時成為焦點。早在1997年,十五大報告已經提出,要「推進司法改革,從制度上保證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從而拉開了司法改革的大幕。2004年、2008年,《關於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的初步意見》和《中央政法委員會關於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若干問題的意見》先後出臺,從優化司法職權配置、加強政法隊伍建設、改革司法保障體制等方面提出了深化司法改革的具體任務。此後,執法環節受到規範,外部監督不斷加強,公開範圍越來越廣,司法改革日益縱深推進。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在這議題上更進步,通過人財物統管理、審判責任制、人員專業化等安排,在去地方化、去行政化等問題上大步邁進,掀開了司法改革的新篇章。本期特選取北京大學教授姜明安的文章,解讀本次三中全會提出的司法改革具體方案,探討法治中國建設的題中之義,進而剖析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和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主要途徑。  相似文献   

3.
《中国法律》2020,(1):22-27,93-100
隨著我國進入網絡社會,網絡犯罪隨之而蔓延,刑法如何應對網絡犯罪,就成為一個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值得刑法學者重視。本期聚焦特別邀請陳興良、王華偉、李世陽三位學者從不同角度展開論述。陳興良教授《網絡犯罪的刑法應對》一文,從宏觀角度梳理了網絡犯罪的類型演變和立法嫗變,並對網絡犯罪進行了教義重塑「總體而言,我國對於網絡犯罪的刑事立法是及時有效的,但隨著網絡犯罪不斷異化和蛻變,加強對網絡犯罪的刑法教義學研究,為司法機關懲治網絡犯罪提供理論根據就變得極為必要。  相似文献   

4.
引言成立知識產權法院,推進中國知識產權司法改革,統一知識產權司法裁判標準,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是2014年以來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中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就提出要‘加強知識產權的運用和保護,健全技術創新激勵機制,探索建立知識產權法院’。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在北京、上海、  相似文献   

5.
陳光中  肖沛權 《中国法律》2013,(5):8-9,60-61
中國的勞動教養制度是根據1957年8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頒佈的《關於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的國務院《關於勞動教養的補充規定》以及1982年頒佈的經國務院同意批准的公安部《勞動教養試行辦法》等法律、法規建立的。依照法律規定,勞動教養不是刑事處罰,而是為維護社會治安,預防和減少犯罪,對輕微違法犯罪人員實行的一種強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隨著中國司法改革的穩步推進,勞教制度改革穩健推進。  相似文献   

6.
《中国法律》2013,(5):8-8,59
中國的勞動教養制度是根據1957年8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頒佈的《關於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的國務院《關於勞動教養的補充規定》以及1982年頒佈的經國務院同意批准的公安部《勞動教養試行辦法》等法律、法規建立的。依照法律規定,勞動教養不是刑事處罰,而是為維護社會治安,預防和減少犯罪,對輕微違法犯罪人員實行的一種強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隨著中國司法改革的穩步推進,勞教制度改革穩健推進。  相似文献   

7.
高原 《中国法律》2016,(4):28-31
2016年7月27日上午,在最高人民法院舉行的推進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研討會上,在最高人民法院發佈《中國環境資源審判》白皮書的同時,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駐會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司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呂忠梅代表‘環境司法專門化研究’課題組發佈了《‘環境司法專門化研究’調研報告》。據瞭解,‘環境司法專門化研究’是最高人民法院2014年度審判理論重大課題成果,該報告系統梳理了近年來我國的環境審判工作,並為環境司法專門化的完善提供了有針對性的制度和政策建議。  相似文献   

8.
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依法治國問題,並就這一問題作出專門決定。這意味著中國社會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一一國家治理法治化階段。四中全會決定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是在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概念。什麼是‘法治體系’?在過去的法律文獻和法學著述中只有‘法律體系’或‘法制體系’的提法,而很少有或幾乎沒有‘法治體系’的提法。‘法治  相似文献   

9.
陈霄  高原 《中国法律》2016,(4):20-28
兩年前的全國兩會上,12名全國大代人表聯名提交了《關於‘建立和完善環境司法制度,進一步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的建議》,提出加快設置職能合理的專門環境法庭,不斷推進環境司法專門化的相關制度建設。4個月後,2014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對這份編號為6526號的建議進行了答復:經中央批准,我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已於7月份正式成立。截至目前,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已經成立了兩年。2016年7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首次發佈了《中國環境資源審判》(白皮書)。據白皮書介紹,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5月27日,全國社區矯正工作會議在京舉行。司法部部長吳愛英表示,社區矯正工作將進一步全面推開,在原有非監禁刑罰執行制度的基礎上,探索建立融監督管理、教育矯正與社會適應性幫扶爲一體的社區矯正制度,對進一步改革完善中國刑罰執行制度,建立監禁刑和非監禁刑相協調的統一刑罰執  相似文献   

11.
温嘉明  梁凱恩  蔡佩瑤 《中国法律》2013,(5):39-44,96-102
随着内地与港澳对一国两制下司法协助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和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的历史性转折,内地和港、澳、台四地间的司法协助成效显著。尤其是近年来,两岸签署了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一系列协议,四地间经济、文化等交流日趋紧密,涉及司法协助的案件整体上增长势头明显,数量上远超国际司法协助案件。2012年人民法院办理涉港文书送达司法协助案件1515件,涉澳文书送达和调查取证司法协助案件81件,较2008年分别上升了38.5%和72.3%。2009年6月25日两岸司法互助协议生效后,当年人民法院办理的两岸司法协助案件数量即突破1000件,此后每年都在6000件以上。四地间司法协助工作的全面开展,既有利于区际司法合作的深入推进,也为四地的融合和经贸关系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动力。本期特选取温嘉明律师关于四地间司法协助制度的文章,梳理区际司法协助的法律基础和发展历程,研讨其取得的成就及尚存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香港、澳门回归后,中央政府分别与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签署了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内地与特区实施CEPA协议后,加速了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客观上要求圆满解决在货物、人员、服务、资本流动中出现的各种争议,特别是要求实现判决自由流动问题。我国特别需要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中国区际司法协助的原则,即在"一国两制"下,相互尊重和信任各法域的法律制度及根据其法律做成的民商事判决,促进相互之间判决的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13.
张敖 《政法学刊》2014,(6):113-118
社区警务是20世纪末在国际范围内兴起的一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警务模式,这种模式已经成为国际警务发展的大趋势。作为原英国殖民地,香港的法律制度和警察体制都深受英国警务制度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具有香港特色的较为严谨的法律体系和专业警察队伍。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社区警务制度在香港悄然兴起,并在遏制犯罪和促进警民关系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形成了相对完整、系统的社区警务模式。香港回归以来,内地公安机关逐渐引入香港先进的警务模式和理念,从而对大陆的警务政策的制定和警民关系的维护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桂壎 《中国法律》2010,(1):19-20,78,79
多年来,香港在各方面屡创成就,那份成功感对香港人来说也绝不陌生。香港过往曾多番面对逆境,但仍能屹立不倒,享有今时今日的骄人成就,背後的原因其实大同小异,其中之一就是我们拥有健全和独立的法律制度。这将继续担当本地律师界发展的“领航员”。我们在国际间享有美誉,也一直与各国各地同业维持紧密联系;这一切都是多年来在彼此信任、  相似文献   

15.
胡雲腾 《中国法律》2011,(2):5-5,62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内地舆香港的經濟往來日益频繁,涉及兩地的民商事爭議也越來越多。如何公正地處理這些爭議,切實維護内地舆香港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職责。由於内地舆香港實行不同的法律制度,訴訟過程中的诸多問题都缺乏统一的程序和標凖,给爭議解決带來了许多困難。1981年,司法部經中央有關主管部門同意,  相似文献   

16.
The conflict of laws of Hong Kong has predominately preserved traditional common law rules of pre-England conflict of laws. It is considered as the legal basis of the harmonization of law conflicts between different legal units, which mainly include three parts: jurisdiction, choice of law, judicial assistance in civil and commercial matters. As far as the legal source of the conflict of laws of Hong Kong is concerned, conven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ernational law sources. Currently, there are ten special conventions related to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one of which is the New York Convention on the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Arbitral Awards, and the other nine are the conventions consulted by the Hague Conference o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HCCH”), including the Statute of the Hague Conference. Also, there exist non-special conventions relating to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whic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Hong Kong. These conventions have brought tremendous benefits to Hong Kong. More attention needs to be paid to the conventions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to assist Hong Kong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 more jurisdictions.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内地与港、澳、台之间相互承认与执行仲裁裁决的问题,是区际司法协助的重要内容。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商事仲裁裁决在1997年之前按照《纽约公约》承认和执行,1997年以后按照《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承认和执行。内地与澳门之间的商事仲裁裁决在目前按照《关于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相互认可和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承认和执行。内地与台湾之间的商事仲裁裁决根据1992年《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承认和执行,但是该条例在实际操作上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8.
汪祖兴 《河北法学》2005,23(9):112-117
内地和香港相互承认和执行法院判决是两地司法协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重大的现实研究价值。内地和香港相互承认和执行法院判决是在一国两制下的不同法系间的区际司法协助,不同的社会体制、法律文化乃至不同的司法理念和体制决定了应该根据《基本法》中有关条款和两地的各自立法对符合条件的内地和香港的民商事案件按照程序相互承认并加以执行。  相似文献   

19.
Decolonization should be viewed as a process that both precedes and follows a change of sovereignty rather than as a discrete, historic event. Seen in this light, decolonization is now well advanced in Hong Kong. One of the major institutions engaged in this process is the Hong Kong legal system. In this paper I analyze the co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Hong Kong's post-colonial legal system; describe Hong Kong's most sensational cross-border criminal case of the 1990s; and evaluate Hong Kong's prospects for retaining a separate legal system under Chinese sovereignty.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20.
A struggle has been underway in Beijing, othering Hong Kong’s British common law legal system by rhetorically subordinating it as a foreign colonial relic. How did the British develop their Hong Kong governance policies for proper law, as they ruled Hong Kong? These policies developed without resort to all the available scholarship, so that they could other the Hong Kong people into a subaltern group. Hong Kong was already constituted as a township with its own continuing township liturgy, customary ritual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ignored this, creating a Hong Kong subalter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