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冷战结束以来,原苏联的主要东欧盟国已经被纳入欧盟—北约体系,后苏联空间的部分地区也已经被计划纳入欧盟—北约体系。乌克兰作为欧盟北约和俄罗斯的"共同邻国",俄乌关系不可避免地具有了欧洲政治属性。欧洲政治的目标就是要把乌克兰纳入欧盟北约体系,这同俄罗斯的利益产生尖锐的矛盾。要缓解俄乌关系必须从调整俄欧关系入手。  相似文献   

2.
普京的"融入"欧洲战略及其前景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俄罗斯是地跨欧亚的国家,它属于欧洲或亚洲,既是一个客观定位问题,更涉及其发展方向。普京提出俄罗斯应“融入”欧洲,是想通过明确对该问题的认识,凝聚国内意见和力量,抓住欧洲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机,在“新的共同价值观基础”上,与欧洲共建“统一政治、经济和安全空间”,以使俄能够搭上欧盟和欧洲一体化的“列车”,实现振兴国家的愿望。但是,以欧盟为中心的欧洲虽然也提出与俄共建“统一空间”,实质上却没有准备将俄纳入到他们所设想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而只是想以此为手段,与俄建立更加稳定的合作关系和机制,以促进俄继续朝着西方希望的“民主化”方向改革。这种目标上的差异必将影响俄欧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普京“融入”欧洲外交的努力尽管对俄有益,但道路必将漫长、曲折,所达程度也将有限。  相似文献   

3.
由于历史上文明进程的不同及其他原因,俄罗斯与欧盟之间既存在利益合作,又在诸多问题上存在着种种分歧。尽管俄罗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选择了回归欧洲的战略方针,双方的合作前景良好,但由于俄欧之间存在的诸多矛盾和分歧,俄罗斯加入欧盟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4.
欧盟东扩与俄罗斯的关系值得注意.从欧盟来说,其东扩的潜在目的是挤压俄,其东扩的对象不包括俄,但东扩的过程绕不开俄.从俄罗斯来说,它对欧盟东扩采取不同于对待北约东扩的态度,想借机加强与欧盟的合作,但力求防止欧盟东扩的消极影响,并企图利用美欧矛盾,加强自己的大国地位.今后的欧俄关系,将进一步提高合作水平,建立某种新的合作机制,但俄不可能加入欧盟,双方也不会"融为一体",以形成真正统一的"大欧洲".  相似文献   

5.
去年"9·11"事件以来,俄罗斯外交战略的调整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其外交动向呈现出鲜明的"大西洋主义"色彩。俄罗斯外交战略的调整既是俄罗斯传统战略文化的现实折射和外交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俄着眼于国际环境和自身实力而做出的务实选择。"立足欧洲、融入西方"已成为俄罗斯既定的外交战略,俄美关系、俄北关系、俄欧关系也将随之经历重大变化,它们彼此之间的利益互动和冲突决定了俄罗斯的"西进"之路将是曲折而漫长的。  相似文献   

6.
乌克兰独立以来与俄、美、欧(盟)关系演变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乌克兰由于地汇欧亚、东西的优越地位,其外交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独立10年来,其外交经历了从亲西方的"一边倒"到实行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平衡、务实外交的过程.俄、美、欧(盟)是乌克兰的三个最主要的外交对象.乌克兰把自己定位为欧洲国家,以加入欧盟、"融入"欧洲一体化为外交发展的优先方向,同时从不忽略、不敢得罪俄美两家.乌克兰与美国的关系政治特色突出,与俄罗斯的关系则更多的是客观因素在起作用.美俄对乌克兰的政策具有争夺的性质,各有所图.但美对乌克兰并无把握,俄逐渐扭转了被动局面.受俄、美、欧(盟)三大势力的影响,乌克兰的外交在夹缝中生存,不得不走钢丝,左右逢源,在三者中间维持某种平衡,为自己谋取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俄欧关系争执激烈。欧盟整体对俄态度与政策出现的消极变化,最为深刻的思想根源在于:欧洲人内心深处由来已久的欧洲中心主义优越感在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一种从无意识、不自觉、自发性向有意识、自觉性、主动性的转变,不能正确地看待他国的发展,一旦超出自己的经验和偏好就不能接受。欧盟批评俄罗斯的经济战略和内政外交,不仅反映出欧盟的狭隘性,还反映了俄欧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回归欧洲"一直是俄罗斯国内外比较关注和予以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近几年来,伴随着欧盟东扩进程,俄罗斯民众对于俄罗斯是否需要加入欧盟的看法以及他们对于欧盟本身的发展和扩大的定位与认知也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而这也必将与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调整和俄欧关系的发展前景乃至国际格局的演变互为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乌克兰事件加剧了俄罗斯与欧洲国家关系的恶化,使其处于一种软对抗博弈状态,俄与欧洲国家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着俄罗斯与欧洲国家关系的未来走向.乌克兰事件受内外政治要素的影响,是冷战后俄西矛盾的总爆发,俄罗斯与欧盟就乌克兰问题的竞争博弈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形象产生一定的影响,使俄罗斯与欧洲国家的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表现出博弈深化与对峙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0.
要想大致把握俄罗斯东方政策的走向 ,有一个重要参照物 ,就是看俄罗斯西方政策进展是否顺利。随着北约和欧盟实施双重东扩 ,接纳一大批中东欧国家 ,欧盟内部出现被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称作是“新欧洲”和“老欧洲”的分歧。由于历史复杂关系和地缘政治利益 ,一些中东欧国家的加入肯定携带进反俄情绪并使得两个组织无形之中强化排斥俄罗斯的倾向 ,俄罗斯回归欧洲遇到新的困扰。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俄国家利益,普京政府从俄罗斯国力衰微的现实出发,一直将俄罗斯与欧洲实现一体化,视为俄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但是由于诸多负面因素的存在,俄融入欧洲的道路仍然艰难而漫长.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背景下 ,研究俄罗斯与欧盟的经贸关系 ,对改善转型国家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往来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冷战后 ,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发展较快 ,尤其是双边经济合作在不断加强。欧盟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 ,而俄欧关系对欧盟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贸易、投资及其他经济合作方式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俄罗斯与欧盟的经贸合作关系 ,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对于我们同俄欧的经贸合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19年末,美国出台针对"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制裁法案迫使该项目建设中断,俄罗斯、欧盟与美国围绕该项目的博弈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体现了各方在能源问题背后的战略考量。欧盟力顶美国压力放行"北溪-2"管道建设反映了其在能源领域的自主战略意图。俄罗斯则是希望通过发展与欧盟能源合作,从西方制裁中谋求战略突破。美国除了考虑其国内天然气出口外,同时担心俄、欧在能源领域的关系改善减少其遏制俄罗斯的筹码。2020年全球疫情暴发引起的国际能源局势变化对"北溪-2"管道建设产生新的影响。一旦"北溪-2"管道投入运营,可能会实现欧洲对美国能源权力的"再平衡",因俄美欧博弈而扭曲的欧洲能源格局也可能得到重新调整。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讨论欧盟与俄罗斯战略关系的起源、现状、与未来的走向。冷战后,欧盟与俄罗斯都在寻求重建稳定而富于建设性的战略关系框架。这一框架的形成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在寻求这一稳定性关系的过程中,最为困难的是俄罗斯国家性质的变化。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难以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也阻止了莫斯科提出一条令人满意的途径使其重新融入欧洲。俄罗斯是欧洲国际政治的传统参与者,而苏联则是欧洲国际政治的旁观者。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不会因俄罗斯单方愿意结束欧洲的分裂而使之变得容易。为防止俄罗斯演变为另一个强大的反欧洲力量,整个欧洲的外交体系将不得不重新改写。近年来,欧盟开始认识到,在俄罗斯国内体系稳定之前就把它融合进来是极为重要的。换句话说,欧盟放弃了早期对俄温和的遏制政策而趋向于与之建立建设性的伙伴关系。这一演变将对冷战后出现的中、美、欧、俄四极国际关系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和欧盟都面临着艰难的内部转型和对外关系的重建问题.在这一进程中,俄罗斯与欧盟关系的发展无论对于后冷战时期欧洲格局的重建,还是对于俄罗斯国内的转型和欧盟的深化与扩大,在很大程度上都具有决定意义.自独立以来,相对于同其他大国及地区的关系,俄罗斯与欧盟关系的发展可以说是较为稳定和深入的.而这种积极态势的出现,与俄欧在地缘、经济、政治和安全等领域的相互依赖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机制构建有很大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6.
二战后直至冷战结束,"中东欧"的称谓经历了概念混乱到复原的历史变迁.大国逐鹿欧洲大陆,中东欧是其主要争夺对象.这些国家在夹缝中左右为难,同时也能左右逢源.在关俄争夺中,中东欧国家普遍弃俄投美,以求得安全保障.这些国家对美国和欧盟各有所图,即"军事安全上靠美国,经济上靠欧盟",在美欧争执时它们往往支持美国而得罪欧盟,有的甚至借美压欧,自己坐大.欧俄关系发展相对平稳,双方的摩擦大多与中东欧有关,俄以能源为武器整治这些国家,达到了"敲山震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欧洲边界问题实际是地缘政治和欧洲认同性问题。冷战后,中东欧国家的战略目标是“回归欧洲”。欧盟的政治战略是推动和巩固中东欧国家的民主政体和市场经济,在欧盟与俄罗斯之间构筑一条和平安全地带。俄罗斯与欧洲“融合”同“融入”欧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俄罗斯是一支与欧盟对等的独立力量。  相似文献   

18.
亚美尼亚加入欧盟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美尼亚自独立以来非常重视与欧盟的关系,其对外政策追求"多方互补",力求与欧盟、俄罗斯和美国保持稳固关系.在当前区域性地缘政治形式下,亚美尼亚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和保障本国及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的安全.解决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冲突问题也是其加入欧盟的必要条件.亚美尼亚不仅将加入欧盟视为融入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而且将其视为文化与精神价值回归的良机及其与欧洲历史关联的延续,尽管亚美尼亚至尚未正式表示加入欧盟的愿望.  相似文献   

19.
自欧盟东扩以来,俄罗斯与欧盟关系出现波动性起伏,导致俄欧关系从2006年起开始陷入僵局,至今尚未完全走出困境。然而,无论从地缘政治还是经济互补性角度来看,俄罗斯与欧盟都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而且双方也意识到当前彼此间关系的僵局并不符合自身利益,因而试图采取补救措施,以使双方关系步入正常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至今,随着政治经济转轨的完成和双方国家利益与外交政策的磨合,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走出了"文明离婚"的困境,步入了务实合作的道路,但是还没有建立起睦邻友好关系.俄罗斯对波罗的海三国政策缺乏连贯性和协调性,受到北约因素和欧盟因素的深刻影响,具有政治导向性.影响俄罗斯与渡罗的海三国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包括讲俄语居民地位问题、三国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三国的反俄政治势力;有利因素包括俄罗斯同欧洲长期合作的政策取向、三国与俄罗斯发展经贸合作的互利性.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难以建立真正的睦邻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