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时值盛夏,对很多企业主来说,让他们感觉到最燥热的恐怕不是天气,而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无奈和焦灼。近期,无论是部分加工企业的外迁,还是本田汽车零部件工厂的罢工事件,其实都指向了个焦点,那就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的不只是个别企业的今天,还有珠三角甚至中国更多企业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南海本田工资集体协商案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华 《小康》2011,(8):98-101
南海本田罢工事件历时19天,由"防卫性"向"争取性"转变,成为工资集体协商成功的第一例,经过一年多拉锯式的谈判协商,工会重新领导了劳资谈判的方向,使之成为广东处理工业集体行动类劳动纠纷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20万工人举行声势浩大罢工游行,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8小时工作制。罢工遭到资产阶级的血腥镇压,经过流血斗争,在英、法各国工人的罢工声援下,美国工人阶级终于赢得了8小时工作制的权利。恩格斯对这一事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之为:“这是一件极不寻常的事”。1889年7月14日,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在历史上一般指五四事件,即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学生运动,以及其后包括全国青年学生、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在历史上一般指五四事件,即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学生运动,以及其后包括全国青年学生、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在历史上一般指五四事件,即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学生运动,以及其后包括全国青年学生、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在历史上一般指五四事件,即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学生运动,以及其后包括全国青年学生、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  相似文献   

8.
最近,欧洲给世界展示出一幅幅令人失望的情景:看不到尽头的债务危机,英、德、意等发达国家此起彼伏的骚乱及罢工,挪威于特岛出现的枪击事件……  相似文献   

9.
黄靖 《同舟共进》2010,(10):21-22
对于近期的罢工事件,应清醒地认识到两点:一、它不是以政治价值和理想为目的的政治运动,而是为争取利益和权利的社会运动;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日益开放,以利益和权利为基本诉求的类似事件是必然发生的。  相似文献   

10.
论公民罢工权的宪法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湘刚 《前沿》2005,(7):163-166
公民罢工权是一项宪法权利,这可从罢工权的渊源、罢工权的国际法保护、罢工权与劳动权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得到论证。随着形势的发展,公民罢工权在我国宪法中的地位应得到确认,这是人权保障的要求,也是宪政实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张茉楠 《传承》2011,(1):46-46
养老问题从来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法国不断升级的罢工事件正演变为一场欧洲社会危机:从法国、德国、西班牙到意大利、英国和比利时,罢工像流行病一样在欧盟国家蔓延,而其背后所反映的却是欧洲高福利社会和养老模式的种种困境。  相似文献   

12.
继本田公司为平息中国零件工人罢工事件而加薪24%之后,富士康科技集团面对员工接连跳楼引发的舆论压力,于6月1日宣布整体加薪30%。5天之后,富士康表示将再次为深圳厂区的员工加薪,幅度最高达66%。  相似文献   

13.
法国人喜欢罢工。小打小闹的罢工,可谓多如牛毛。以2008年为例,1月1日至6月1日,仅在巴黎发生的与福利待遇有关的罢工就高达30多次。大罢工也不少。一月四次、多达300万人的游行抗议,都不算什么。2009年的反对退休金改革罢工风波。  相似文献   

14.
如何处置群体性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处置不当,将给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危害。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与燃烧的机制一样:一是被歧视、被不公正对待的社会阶层(或群体、集团)的愤怒或挫折感的积累(即燃料的形成);二是激发群体性事件的意外事件或谣言(即火种)。群体性事件处置的第一个重要原则是预防,即防止罢工抗议人群情绪失控、防止人群中出现暴力违法行为;第二个重要原则就是在抗议罢工人群出现暴力甚至与警察冲突时,要采取“擒贼擒王”、“网开一面”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人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关于劳资冲突及工人维权事件的报道逐渐增多,以富士康事件、本田事件为代表的抗争行动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把握中国工人的现状及当前发生的各类事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笔者到东部沿海地区某省出差,发现一些工厂的工人要求涨工资并进行了罢工。笔者认识的一位企业家其工厂里的工人也一连罢了四天工。这种情况过去很少出现。其实其他地方也有罢工行动,只是媒体很少报道罢了。在我国,目前罢工仍没有法律依据,但在一些地方,劳动与资本的对峙已成为值得高度  相似文献   

17.
罢工问题不容回避。改革开放后较早研究罢工问题的学者侧重于史学研究或者关注的是国外的相关罢工问题。本世纪以来罢工研究主要集中于罢工权属性的再审视、罢工权法律规制、罢工治理的比较研究、罢工治理策略。今后须就罢工正当性、合法性进行进一步研究,就罢工主体范围、诉求的特殊性与罢工方式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在承认罢工必然性的同时兼顾罢工范围与功能有限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对罢工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8.
罢工权是现代经济社会不可规避的人权之一。现实社会存在错综复杂的罢工隐忧。须加快规范罢工行为以及处置罢工的立法工作,明确包括公安机关在内的各参与主体处置罢工的角色定位;公安机关须侧重罢工现场处置以及秩序维护能力培养,完善罢工处置过程中警察权的约束和保护机制,以对罢工进行规范治理。  相似文献   

19.
澳门爆发“一二·三”事件1966年12月3日,澳门各界代表为凼仔事件赴澳督府请愿,澳葡政府出动军警杀害群众8人,伤63人,造成“一二·三”流血事件。“一二·三”事件起因于同年11月澳门市政府强迫凼仔居民停止自筹经费兴建坊众小学工程,并派出警察打伤34人。“一二·三”事件发生后,澳门全市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抗议澳葡暴行。愤怒的群众还将澳葡当局为1849年率葡军侵略中国的“功臣”咪士基打铜像推倒。“澳门各街坊互助会”也在抗议澳葡当局杀人罪行的反迫害斗争中普遍建立起来。广东省外事处亦提出强烈抗议。澳葡…  相似文献   

20.
10月下旬,上海几大楼盘大幅降价销售,引来了部分业主的不满和“维权”,他们要求退房或补贴降价款——有的售楼处设备被业主打砸。有关“维权”事件在北京等地也有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