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指导在政府宏观调控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国行政法制建设和现代行政管理方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的行政指导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迫切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剖析,重新对我国行政指导制度的完善进行架构:第一,培育现代行政意识,提高行政指导观念;第二,确立行政指导的基本原则;第三,健全行政指导的基本制度;第四,建立行政指导的救济制度;第五,构建行政指导的程序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行政立法监督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没有统一的行政立法程序,行政机关一般都按照自己制定的程序进行行政立法。我国目前没有统一的监督行政立法的法律规定,只是通过批准和备案两种监督方式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除此之外,再没有“事前”和“事后”的监督措施,我国目前也还没有建立对行政立法的司法审查制度。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目前我国行政立法监督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现代国家政治发展越来越清楚地昭示人们:政党和政党制度是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政党同其他结社团体区别开来,将其置于特殊的地位,并开始用宪法和法律将政党的地位和活动作出明文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我国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把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纳入统一的法律轨道,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宪法地位,有必要根据宪法,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基本法。  相似文献   
4.
当前“公共利益“问题研究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二十条与第二十二条均将“公共利益”作为国家对土地以及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征用的理由与条件加以规定。尽管这两条宪法修正案只涉及土地与私有财产权方面的内容,但是,却显示了这样一条法律原理,即:公权力对私人利益单方面克减的目的只能是为了公共利益,由此而形成的是一种公法关系,国家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基于任何公共利益之外的理由,对私人合法权益的单方性克减乃至剥夺都是非法的,由此引发出一个中国法学界日趋关心的话题:既然公共利益可以构成对私权克减的理由,那么,什么是公共利益?怎样界定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概念和相关概念的区别是什么?公共利益的行政法意义是什么?如何避免、克服出现以公共利益为借口而非法损害私人利益的行为呢?由于宪法和法律并未对“公共利益”作出明确说明,作为对公民私有财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公共利益”问题,已经和必将不断冲击人们的眼球,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和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5.
诉权理论与公民诉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湘刚 《求索》2011,(2):162-164
传统诉权理论以法律规定的实体权利架构诉权,忽略诉权当事人主体地位,视诉权为审判权的产物。诉权本是公民发动诉讼的基本权利。我国公民诉权保障缺乏,必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对党的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而且对中国宪法发展将发生全方位的重要影响;中国宪法全面体现了"三个代表"的精神.文章建议把"三个代表"写进宪法,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作为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李湘刚 《探索》2011,(3):89-92
中国行政审判制度问题表现为:法院的行政审判权威问题,审判独立重构及制度保障问题,行政诉讼执行难与司法地方化问题,司法行政化和法官官僚化问题。解决中国行政审判制度问题,必须进行行政审判制度改革,构建行政法院是改革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制定与实施 ,标志着我国因国家权力违法行使而导致的赔偿责任正式确立。然而 ,由国家合法行使其权力而给一般公民、法人等造成的损害补偿问题尚待解决。故我们有必要对我国行政补偿制度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以利于完善行政补偿立法。一 关于行政补偿制度的涵义与特征行政补偿制度 ,是指国家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的合法行政行为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失 ,由行政机关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的制度。它是国家调整公共利益与私人或团体利益 ,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关系的必要制度。从严格意义上讲 ,行…  相似文献   
9.
论公民罢工权的宪法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湘刚 《前沿》2005,(7):163-166
公民罢工权是一项宪法权利,这可从罢工权的渊源、罢工权的国际法保护、罢工权与劳动权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得到论证。随着形势的发展,公民罢工权在我国宪法中的地位应得到确认,这是人权保障的要求,也是宪政实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宪法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宪法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政府行政权力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行政指导在政府对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将显得日益重要;以人民法律审判权为核心的司法权将得到扩大与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在宪政实践中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公民基本权利将得到较大发展;宪法监督制度将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