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人大代表的质询权,是指由人大代表就某一问题向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其所属部门提出质询,并由受质询机关负责答复的权利。一、人大代表提出质询的法定时间《代表法》第14条第1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有权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地方组织法》第28条第1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代表十人以上联名可以书面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和它所属各工作部门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根据以上条款  相似文献   

2.
秦洁  郑连虎 《人大研究》2003,(10):15-17
一、人大监督不力及质询案操作现存的问题与原因各级人大监督不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法律不完善的问题 ,有工作不到位等问题 ,但最根本的还是体制上的原因。(一 )现存有关质询制度运作的基本法律框架195 4年宪法规定了全国人大代表的质询权 (当时叫“质问”) ,195 4年的地方组织法规定了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质询权。现行宪法第七十三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常务委员会开会期间 ,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对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受质询的机…  相似文献   

3.
质询案是指依法具有质询权的各级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以法定数量联合对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其所属部门提出质询的议事原案。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诸多原因,质询案提出或决定交由受质询机关答复的极少。质询权极少运用的原因质询权在宪法、监督法、组织法和代表法中都有明确的条文,而且法律对质询行为都有程序上的规定,但多年来,质询这一项法定职权并没有得到有效行使。笔者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宣传不到位;二是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认识不到位;三是代表履职不到位。  相似文献   

4.
谢宝富 《新东方》2006,(3):42-44
质询权是指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即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就某一问题依法向本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其所属部门提出质询和询问,受质询机关有责任予以答复的权力。近年来,质询权作为人大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渐为世人瞩目。一、关于质询权的制度检视我国1954年宪法和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有权向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提出质问,受质问的机关必须负责答复。1975年宪法取消了人民代表的质询权。1978年宪法恢复和发展了质询制度。1979年地方组织法根据宪法精神,对我国地方人大的质询制度作了明确规…  相似文献   

5.
近读某报刊载的一篇文章 ,当看到“由于事迹突出 ,她被评为市人大代表”一句话时 ,不禁要问 :人大代表是评出来的吗 ?《代表法》第二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照法律规定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 ,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由此可见 ,人大代表是依法选举产生的 ,是一项有职有权的神圣的职务。上述错误…  相似文献   

6.
根据《地方组织法》和《代表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十人以上联名,可以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根据上述规定,各级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依法提出议案,从数量上来说是较多的,但能通过大会表决列为大会议案的却很少。为什么代表提了很多的议案,而列为大会议案的甚少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议案和批评建议没有明确的界定。《代表法》规定:代表有权依照法律的规定程序,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代表  相似文献   

7.
询问是各级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和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常委会会议期间,审议议案的时候向有关国家机关了解情况、实施监督的活动。询问既是代表的权力,也是行使权力的一种方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对人代会期间的询问都有相应的规定。人大常委会会议上的询问在前述三个法律中没有具体规定,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中各自都有规定。询问活动的有无和开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会议审议的质量。引导和组织好代表询…  相似文献   

8.
关于质询案法律规定的疏漏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质询案法律规定的疏漏及对策孔凡新,张守宇地方组织法和代表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有按法定程序对“一府两院”提出质询案的权利,而且规定“受质询的机关必须在会议中负责答...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质询制度确立于1954年宪法,1982年宪法作了进一步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及全国人大的立法解释等一系列法律不仅对质询制度的立案标准、立案程序以及立案后的处理都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而且扩大了质询范围。然而,到目前为止,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适用该制度的案例仍屈指可数,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更是尚未立过质询案。  相似文献   

10.
《辽宁人大》2008,(9):28-28
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按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作为它的常设机关。可见,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常务委员会有很大的区别:一是性质不同。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二是产生方式不同。县级(不包括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下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人大代表产生,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解放军选出的代表产生的;县、乡级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人大代表产生,  相似文献   

11.
胡凤玲 《人大研究》2004,(10):45-45
最近在一些文章和文件中看到 ,要做好人大代表工作 ,“同级人大常委会要加强对代表的监督考核和管理教育”。笔者认为 ,这一提法不妥。一是与有关法律不符。我国宪法第七十七条规定 ,全国人大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第一百零二条规定 ,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选民的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和地方组织法也作了相同的规定。可见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是一致的 ,并没有把监督各级人大代表的权力赋予同级人大常委会。因此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相似文献   

12.
人大代表在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向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以下简称“代表议案”) ,这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一项重要权利。如何充分尊重代表权利,严格按照程序和规范要求做好代表议案工作,乃是人大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为此,上海市宝山区人大研究室对该市区县人大对代表议案的处理程序情况开展了调查。调查表明,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处理代表议案的程序不尽相同。一、关于代表议案的法律规定《地方组织法》规定,代表10人以上(乡镇人大代表5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  相似文献   

13.
3月25日,在贵州省正安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有关规定,经过全体人大组成人员举手表决,一致通过了《正安县人大常委会关于人大代表约见地方国家机关负责人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14.
据报载 ,在湖北省郧县人代会期间 ,人大代表因为联名推荐候选人 ,却惹来了一系列的麻烦。一些代表被县委有关领导找去“谈话” ,所有参加联合提名签字的代表会后都受到了县纪检委、县委组织部组成的调查组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如何签字的 ,联名表如何来的 ,其中有无“非组织活动”等。《地方组织法》规定 :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十人以上书面联名 ,可以提出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人民政府领导人员 ,人民法院院长 ,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候选人。代表联合提名候选人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神圣权利。长期以来 ,由于种种原因 ,在一…  相似文献   

15.
陈荧 《人大研究》2002,(9):35-37
我国宪法对人大代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有着诸多内容的规定 ,但是在行文上没有作出明确的表述。代表法对这一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做了明确表述。代表法第二条中明确指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照法律规定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 ,参加行使国家权力。”这一条文不仅明确表述了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6.
人大代表能不能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提出议案,长期以来一直是地方人大在认识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组织法》第18条、28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代表可以提出议案。但这一规定却被赋予了不同的解释。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  相似文献   

17.
①如何善用质询权? 质询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工作。人大代表要充分认识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对某些不满意的问题行使质询权的重要性,本着对国家和对人民负责的精神,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勇于开展质询,善用质询权。一是代表要谙熟有关质询的法律规定,了解和掌握质询的内容和方式,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相似文献   

18.
兰海 《人大研究》2004,(9):29-29
近日 ,某报刊登了《莫让民主“过了保质期”》 (以下简称《莫》文 )一文 ,对一些地方由任期即将届满的省人大代表选举产生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做法提出了质疑。对此 ,笔者有不同看法。首先 ,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是任期内省级人大代表的法定权利。《选举法》第十五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解放军选举产生。”在这一规定中 ,并没有限制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的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人大代表的任期是否即将届满 ,因此 ,只要任期未满 ,选举全国人大代表的法定权利就不会“过期”。而如果以…  相似文献   

19.
张秋文 《人大论坛》2008,(10):43-43
近日,思南县人大常委会举办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考试和竞赛活动,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贵州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条例》开展。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权的基本特征参与监督是世界各国议会制度和代表制度的一项普遍原则。在我国 ,监督权亦是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职权之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权的基本特征是 :它是我国权力机关对其执行机关的监督权 ,这个权力整体上属于全国人大或地方各级人大 ,代表个人依照法律赋予的权利参与这项权力的行使 ,即它是一种由每个代表参与 ,由代表集体行使的权力。这里 ,至少包括三层涵义 :第一 ,人大代表的个体参与 ,是监督权得以实现的前提。全国人大组织法和地方组织法中明确指出 ,每位人大代表当选之后 ,必须“执行代表职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