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数字化时代哲学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明  杨冬梅 《探索》2001,(6):64-66
本文认为,在数字时代现实性哲学的发展面临挑战,需要向虚拟哲学转换.为此,对数字化、虚拟、虚拟现实、虚拟哲学进行了考察,探讨了虚拟哲学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17,(12)
旅游需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旅游动机、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以及闲暇时间,由于各种原因,常常有人无法满足,旅游计划无法实现。随着虚拟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虚拟旅游作为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新型旅游方式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本文从虚拟旅游的概念、特征入手,分析我国虚拟旅游发展现状,对虚拟旅游的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作为一种新兴的多媒体技术,逐渐走进我们的教育领域,它通过以现实为基础创设虚拟环境,借助现代化传感装置,来让体验者在虚拟和现实的交互作用中获得亲临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把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将弥补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单调乏味的不足,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模式和社会实践方式,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注入新的活力和新鲜血液,增强其吸引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4.
黄青  张伟  陈佳伟 《当代贵州》2024,(15):70-71
<正>以虚拟仿真技术作为手段,通过课程思政为切入点,实现了对思政元素和虚拟仿真技术的有机结合。这种融合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对于深化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建设一批国家级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基于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混合现实技术等技术的进步,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展示了47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的项目,充分反映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正2016中国贵安虚拟现实峰会是贵安新区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新亮点,同时也是虚拟现实产业的一次盛会,是展望未来趋势、探讨当前行业难题、发现创业方向、寻找合作机会的窗口。今年被定义为VR(虚拟现实)元年,VR很"火",火得发烫。从1935年斯坦利·温鲍姆首次在小说中描述VR眼镜,到如今PC头盔、VR分体机以及VR一体机的相继问世,VR自身已从虚拟走向现实。当硬件迭代逐步稳定,作为增加用户黏性及用户吸引力的核心力量,各类VR内容开始发力。如此"高大上"的技术,在贵安新区北斗湾VR小镇举行的2016中国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正在引发一场影响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变革,形成了"虚拟的世界".文章通过运用引证法、比较分析法等,分析数字化时代的虚拟的界定及其与现实的关系等问题,探讨了虚拟对未来人类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3D虚拟景区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智慧旅游的发展而产生,能满足人们“宅”旅游的需求、弥补实地旅游过程中的缺憾等的虚拟现实景区形式。其实质是一种景区三维虚拟游览系统,有着方便旅游者预先了解景区(点)的情况、适合出游不便者、发展“善行旅游”、补充实地旅游、激发旅游者的想象力等的优势和多视角、多功能、全方位、创新性等特点。3D虚拟技术在旅游景区(点)营销的利用包括:旅游景区(点)的直接宣传展示,旅游景区门户网站中张帖,嵌入各类型网站进行宣传营销,制作并赠发旅游纪念光盘和电子出版物,借助旅游节庆宣传展示和在卫视节目中播放等。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9,(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图书馆的建设已进入数字化模式,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已是大势所趋。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虚拟现实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逐步成为了符合未来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方向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将通过分析未来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对虚拟现实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两种技术的结合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姜明广 《奋斗》2023,(24):54-56
<正>走进哈尔滨爱威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威尔科技)元宇宙科技展厅,虚拟数字人“哈夏”迎面向来访者致意,在献上一段古风古韵的舞蹈后,指引客人深入展厅感受照进现实的“虚拟世界”。在爱威尔科技的创意主导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和沉浸交互体验,体验者可以化身为赛车高手,驾驶赛车驰骋赛道,也可以化身为实验员,做产品研发、物理实验乃至医学解剖实验……这个光影交织、亦真亦幻的全新创造性空间,充满虚拟现实技术带给人们的惊喜,也充分表明元宇宙要照进现实离不开数字创意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升级和质量的提高,正延伸和拓展一种新型社会——网络社会。这种新型社会与现实社会最大、最首要的区别,在于它的虚拟性质。网络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网络,网络的实质在于为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环境和空间。正是在这个虚拟的空间,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条战线。  相似文献   

11.
浅谈虚拟生存的特点及其超现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生存消解了物理世界的时空观,超越了现实社会中的个体身份和角色,实现了个体真实自我和潜意识的需求。文章通过对虚拟生存的特点及传统哲学的现实性的深入分析,发现用现实性解释虚拟社区时会得出虚拟社区既是现实又不是现实的结论,从而进一步得出虚拟社区以及虚拟生存具有超现实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回答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时。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先锋队”和“两个基础”的重要观点。“两个先锋队”的科学概括.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时代内涵,为我们党从社会结构性变化的实际出发来增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和十六大报告中,反复强调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七一"讲话,对中国共产党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给予了科学的界定.提出了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勾勒了新的伟大工程的系统蓝图--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始终以"三个代表"来要求党;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志明 《理论学刊》2006,(10):72-76
中国共产党在从中国革命到局部执政、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从善于革命到善于执政的历史实践中得出了“三个执政”的科学结论,这对于我党长期执政具有重大意义。坚持“三个执政”,必须不断完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格局,处理好党和人大之间的关系,科学规范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改善党管干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通过坚持和发扬党的"三大作风"来实现.本文全面阐述了党的"三大作风"与践行"三个代表"的关系;发扬党的"三大作风"与践行"三个代表"的途径和方法;如何通过发扬"三大作风"增强践行"三个代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共同富裕”成为了亮点之一,在“先富”向“共富”转变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很多人认为不应该再提“效率优先”了,“注重公平”才是头等重要的大事。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坚持“效率优先”更具有不容轻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者一直在探索和努力解决共产党执政规律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是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新成果,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坚持“三个代表”,就要深刻认识“三个代表”的时代要求,领会“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以“三个代表”的要求指导、检验思想和行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治学在经历了长期的"取经"、"效仿"、"自觉"三个阶段之后,未来的发展研究要注意结合现实国情,大胆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和经验,加强本土化研究,增强学科的规范性、科学性、现实性,更多关注民生,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社会政治的基本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新视角."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走向社会政治"的政治宣言,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社会政治建设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