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峰 《求索》2022,(2):116-123
新时代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需要处理好物质共同富裕和其他方面共同富裕、国内和国际、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三次分配、先富和共富、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要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玉磊 《中国民政》2023,(10):38-3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当前,福利彩票已成为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桥梁,有力推动了第三次分配作用发挥,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对于西方基本收入理念,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实现了全面深刻的批判,而且在实践上实现了有力的超越。在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视阈下,完善初次分配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根本举措,强化再分配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基本手段,鼓励三次分配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方法。西方基本收入理念及其方案实质上不过是资本主义内部对资本主导分配格局的局部微调和简单改良,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劳资对立、贫富悬殊和绝对贫困。践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着力点体现在三个方面:做大“蛋糕”,形成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源头活水;分好“蛋糕”,促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公平正义;正视“蛋糕”,建设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首次明确第三次分配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时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在此背景下,第三次分配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关联系统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第三次分配对于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第三次分配呈现出制度保障逐渐强化、分配形式愈益协调化、运作方式不断多样化、覆盖范围更加全面化等新的变化趋势。新时代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带来重要新利好,可最大程度地确保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弥合社会潜在的利益冲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程,充分保障不同群体的异质化诉求。  相似文献   

6.
第三次分配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以国家—社会为分析框架,从正义的视角可以将第三次分配归纳为三种不同的团结样态:制度性团结、社会性团结、治理性团结。国家顶层设计意义上的三次分配的联结是一种制度性团结,体现了第三次分配弥补初次分配、再分配不足的宏观正义;组织化与非组织化的社会力量的联结是一种社会性团结,体现了第三次分配实现形式的微观正义。但是第三次分配也存在正义不足的情形,而治理性团结可以纾解第三次分配正义不足的困局,通过党建引领、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多主体参与、受助人员反哺式参与等多元主体联动促进第三次分配正义,为更快更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路径支撑。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要坚持党的领导,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语境中的共同富裕是一个社会历史概念,共同富裕和共产主义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主客观生产条件的分配、资源配置方式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富裕是建立在社会所有制基础之上通过按劳分配实现的个人消费品平等占有状态。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共同富裕是建立在社会所有制和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之上通过按需分配实现的个人消费品占有状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富裕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础之上通过市场初次分配和政府再分配形成的橄榄型分配格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富裕通过市场初次分配机制和政府再分配机制来实现。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市场初次分配机制和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就能逐步实现以橄榄型分配格局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把三次分配明确为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进一步释放出党和国家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对收入分配格局进行调整的重大信号。慈善是三次分配的主渠道。相对于市场根据要素贡献进行的初次分配和政府体现国家意志进行的再分配,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观念等作用下,通过慈善事业、志愿服务等方式自觉自愿参与的社会资源和财富流动,具有无偿性、自愿性、多元性、交融性等特点,能够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团结友爱。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包括了物质上的富足和精神上的富有,是涵盖城乡、东西部区域等多个层次的共同富裕。其不是福利主义,更不是平均主义,本质上体现为经济学的选择天平更多地向公平倾斜。现阶段的中国仍然有许多因素制约着共同富裕,分配方式的不合理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第三次分配”是适应新时期健康发展需求的有效分配方式,其能克服“第一次分配”的“市场失灵”,弥补“第二次分配”的“政府失灵”,还能引导各类人群实现精神上的富裕,是推动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的重要补充。作为“第三次分配”主体的慈善活动,其分配去向不仅包括“纾困扶弱”的传统方向,还能流向鼓励创新、造福人类的其它领域。在慈善活动的作用机理中,“代表性启发”可促成慈善活动的内在动机;“观众效应”形成外在动机;社会画像诱发形象动机;网络社交则强化了脉冲式慈善行为。这一机制适应了新时期的分配特点,较好地对社会资源进行了“第三次分配”。但现阶段的慈善活动,三方面的动机均较弱,需要优化宣传方式、强化外部压力以及培养慈善理念,以更好地推动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1.
正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  相似文献   

12.
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数字人民币应以促进分配公平为研发方向。数字人民币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机制包括技术赋能机制和政策传导机制。技术赋能机制依托精准直达、定制可调和监管科技的属性,打通资金下达堵点、保障资金流通可控并强化资金风险防范。政策传导机制则是将数字人民币纳入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中,在金融方面以普惠金融破除货币政策的传导障碍,在财政方面则以科学的再分配理清财政金融权责。数字人民币促进分配公平应与分配制度相结合,从三次分配和生产要素的角度进行制度设计。外生制度要在初次分配中有效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带动政策增效和创新,在第三次分配中推动科技向善。内生制度则要激活数字人民币产生的数据要素,创造数据盈余以夯实公平分配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第三次分配作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对缓解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矛盾有积极意义。当前我国第三次分配规模小且丑闻多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职能定位不准。政府应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实现从主导者向引导者、立法者、监管者和市场参与者的职能转变,促使第三次分配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慈善捐赠是第三次分配的主渠道,但慈善捐赠并不必然能促进共同富裕。中美慈善捐赠的要素比较表明,中国慈善捐赠促进共同富裕的捐赠主力是企业,未来可预期的捐赠主力是个人,受赠主力与行动主力是基金会和慈善总会等社会组织,慈善资源的分配是关键环节,具有比较优势的促进主力是政府。第三次分配能否和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共同富裕取决于捐赠主体共同富裕专项目的捐赠的广度、深度及捐赠规模,以及有促进共同富裕空间的综合慈善目的捐赠能有多大比例和规模及时、切实地投入共同富裕领域。第三次分配包括捐赠主体、捐赠目的、捐赠客体、捐赠对象和促管主体五个要素,包括募捐、捐赠、捐赠管理、捐赠分配和促管五个环节。因此,可从这五个要素和五个环节构建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首次把"三次分配"明确为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作为三次分配主渠道的慈善事业,必将成为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助力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角色。本刊就此专访了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宫蒲光。记者:党和国家对三次分配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三次分配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的精准定位,引发社会各界特别是慈善行业热议。在您看来,三次分配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决定》首次以"第三次分配"确立慈善事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文中指出,"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社会力量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方式济困扶弱的行为,是对再分配的有益补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予以强调,不久前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  相似文献   

17.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是助力共同富裕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不断推动我国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是有效提供公共服务、积极参与第三次分配的重要主体,其日常性的本职工作就是实现共同富裕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技推动创新创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第三次分配;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等。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助力共同富裕面临共识不够、资金资源及政策支持不足、组织保障缺乏等问题。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积极作用,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任务,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助力共同富裕,亟需统战部门探索有效路径,建议从四个方面着力:强化组织引领,不断增进共识;创新解决资金、资源、技术等难题;强化政策支撑;培育联谊组织,激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公平的三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公平,要求建立社会分配三重机制.初次分配的公平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重要环节,更加注重第二次分配的公平是实现分配公平的关键步骤,同时应当重视在第三次分配中助推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9.
公平中的效率与效率中的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阶段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们处理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基本原则 ,坚持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 ,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政府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 ,应当在初次分配中更多地体现效率 ,在再分配时更多地体现公平。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际,第三次分配和慈善事业的作用与价值正日益凸显。第三次分配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有助于保持社会的活力和创新力。当前,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和第三次分配,都面临着慈善捐赠规模与结构两个维度的挑战,对此,需尽快完善《慈善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发社会力量捐赠的热情、提高个人捐赠的比例,以充分发挥慈善和第三次分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