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文化上作出重大决定是有其深刻的背景条件和现实基础;《决定》的主要内容框架大致可分为3个大板块,其核心要点可用文化强国、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软实力、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5个关键词来概括,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决定的内容和决策两大层面;我们党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方面提出的6条重大举措,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软实力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有强大的硬实力,也要有雄厚的软实力,"软硬失衡"必然会造成社会的不和谐。加强软实力建设,必须在弘扬中国先进文化中聚合软实力提升的动力源,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铸就软实力提升的核心力。  相似文献   

3.
黄筱娜 《桂海论丛》2007,23(6):77-80
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项指标,其中,“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和外在形象。乡风是否文明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乡风文明”包含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活动内容之中。因此,要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明是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与广义文化相对应的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狭义文化相对应的是精神文明。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民族精神培育,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科学以及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作为根本任务。都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当代世界发展趋势,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5.
文化软实力包括制度文化软实力和观念文化软实力两个部分,优越的政治制度本身就是制度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文化软实力特征:对内有凝聚力,对外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也面临一些困境。只有走出困境,才能更好地展现中国政治制度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6.
文化现代化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意,而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定位。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把握文化发展方向和规约文化发展进程,更好地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在社会现代化境遇中面临的重大战略抉择;文化体制改革也将伴随我国改革全过程,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看,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认清文化发展规律和主动引领先进文化进路,在社会现代化境遇中,是我们党当仁不让的文化自觉,也是我们党对民族文化复兴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7.
张楠 《贵州民族研究》2020,41(3):190-194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主义的认同一直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厚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更加凸显出时代意义。高校应当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在遵循"三个统一"原则的基础上,从提升家国情怀素养、完善内容方法、优化校园环境等方面探索厚植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实践路径,培养具有国家和民族担当的新时代少数民族人才,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8.
陈翔 《长白学刊》2021,(3):46-55
群众组织力是指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团结群众、带领群众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组织能力。群众组织力的伦理共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不可逾越的前沿性课题。显在的伦理规范、潜在的共识、科学的精神谱系是建立群众组织力的理论和现实准备。群众组织力的发挥根本来说是一个共享式的群体系统,只有正确处理好求真之道与战略思维、明善之道与底线思维、审美之道与辩证思维、言志之道与历史思维、自觉之道与创新思维等五个方面的关系,才能寻求伦理共识。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群众组织力的伦理共识,不是传统的或古典的,而是现代的;不是思辨的,而是现实的。事实上,群众组织力的伦理共识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所打造的个体性和整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新时代,增强中国共产党群众组织力的伦理共识,需要实现从意义世界到生活世界的过渡、从道德形态到伦理规律的转换、从规范秩序的建构到政治伦理的建构,在增强群众组织力的历史进程中展现"伦理精神",同时外化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日常政治生活。因此,群众组织力的伦理共识不是抽象的共识,而是基于政治生活和伦理生活的机理,扬弃冲突的、具体的、历史的和谐,实现政治伦理的和谐本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对于文化问题的关注日益升温,这既是黄楠森先生晚午开拓的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又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详细介绍了黄先生的主要文化哲学思想.包括文化的本质、古今中西文化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等内容。黄先生的文化哲学思想,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同样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警察文化是一个行业文化。是警察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反映警察特色、体现行业特点的价值观念体系,是历史精神与时代思想的融合。警察文化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警察价值观为核心而构筑起来的一种社会文化体系,在公安队伍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文化传承与实践的不断延续。其发生和发展,从历史上就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我国人民民主协商的重要形式所体现出来的哲学智慧与思维方式,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的历史实践延续。可以说,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并孕育和初步形成了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培育和推动下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2.
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通过深刻反思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史经验教训、不断总结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动、自觉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形成的实践基础,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化现代化是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中国文化现代化发展经过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特点进行研究和探讨,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离不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其核心是提升文化软实力,走自强之路。文化自强的前提是文化自信,根本是文化自觉。文化自觉的主要表现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握住中国文化的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于提高民族素质。  相似文献   

15.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促进三大文明协调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是党的建设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三个代表"与"三个文明"相辅相成,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关键是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实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制度基础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价值层面体现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规定,统摄和支配着其他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文化健康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来导向,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和灵魂。文化健康发展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指路,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和精髓,同时文化健康发展也需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来支撑。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文化健康发展,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文化价值观念,对于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权》2018,(3)
A seminar on Construction of China's human Rights discourse System in the new era was held in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SU) on April 12, 2018. The event was sponsored by the China Society for human Rights Studies and the Publicity department of the hunan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hosted by the CSU Research Center for human Rights and the CSU School of law. nearly 70 experts and scholars in law,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from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practical work departments from around the country shared their opinions on three topics: Cultivation of a Chinese human Rights discourse System in the new era, Communication of the Chinese human Rights discourse in the new era, and Chinese human Rights discourse and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Governance in the new era. They conducted an in-depth discussion on enhancing human rights self-confidence, grasp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era and the general development trend, consolidating consensus between domestic and overseas human rights discourses, and effectively carrying out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exchanges. Fully reflecting the in-depth thinking and insights of attending experts and scholars on the matter, the seminar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China's human rights discourse system in the new era.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判断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这是新时代应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与挑战、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必须从加强各领域科技创新、完善与优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培育创新文化等方面全面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20.
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一国两制"构想在文化底蕴、理论基础、目的精髓以及实现途径上都具有一致性.进入新时期以来,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的复杂局势,和谐文化也对顺利实现"一国两制"构想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