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媒体是指用人工智能技术重构的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全流程的媒体,是社会进步、技术革新、媒体升级的产物。推动我国智媒体可持续发展,需要紧抓内容、技术、管理、创新四个环节,坚持与时俱进、保障权益、系统合作三大原则,夯实智媒体布局的理论基础,凸显智媒体特色,面向全产业搭建智能平台。  相似文献   

2.
"信息流行病"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经常暴发并能快速扩散的常见"信息疾病"。"信息流行病"的生成机理是信息过载和信息不确定叠加作用,其传播机制表现为媒介构筑的拟态环境中虚拟网络社交关系的连接。治理"信息流行病"需要确保信息公开透明,阻断传染源;同时加强主流媒体与市场化媒体的分工协作,减少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变异;重视公众媒体素养提升,提高抵制谣言、情绪传播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古人讲"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治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制度"这一重大主题,专门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进行研究并做出决定,这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在人工智能"智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下依然突出,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层面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历史认同与认同历史问题。人工智能"智化"技术的迅猛发展,除了赋能历史认同使其更具意象和景象,也让历史认同在"智化"场域中显现着叙史内容自动化、话语表达程序化、信息出入代码化等特征。"全民参与"的人工智能虽为"智化"历史认同注入了生机,但也让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机可乘,给历史信息、历史史实和历史思维留下了话语表达歧义化和歪曲化、认知效果碎片化和囫囵化、分析逻辑阻滞化和缺失化等问题。然而,人工智能"智化"技术的创新也有其辩证的一面,即"智化"科技与历史的统一,创建"人机一体"的"智化"实验机制;"智化"科技与知识的统一,构建"史实重现"的"智化"知识秩序;"智化"科技与思维的统一,重构"超越人类"的"智化"思维模式,从而实现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彻底批判和普遍反制。  相似文献   

5.
开栏的话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历史交汇点上向世人作出了伟大宣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日臻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中国之治"会不断彰显其独特魅力与巨大价值。而在这背后的"中国之智"不仅发挥着强大的理论支撑,同时也闪耀着持久的智慧光芒。"中国之智"  相似文献   

6.
全媒体时代,"人人皆媒"。在移动互联网的助力下,智媒体已经成为常态,"硬"新闻拥有了"软"平台和环境。对此,我们要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使"硬"新闻"软"表达,更好地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与价值认同。"硬"新闻"软"表达,可以将碎片信息集成化,吸收核心信息,使之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将信息传播技术化,营造真实场景,吸引读者注意力;创新产品开发思维,彰显人文情怀;推动内容策划多元化,生动讲好人民大众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在Web 2.0时代,多国政府对社会化媒体在政府公共治理转型中的作用均寄予了很高期待,并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实践。分析西方各国具体实践和学术研究,在政府公共治理方式改进过程中,社会化媒体不应只扮演"短期见效"的"工具性"角色,而更应当扮演一种与当下社会特征全面契合的"架构性"的角色。与其说政府在尝试通过使用社会化媒体来改善公共治理方式,不如说政府和公众需要进行一系列调整,来适应被社会化媒体全方位改造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李贺 《求索》2015,(2):19-23
在探索中国媒体参与公司治理主要形式的基础上,考察政府影响下的媒体监督及其特征。结果发现,中国媒体监督财务舞弊行为的主要形式是在首次提前公告之后,通过引用匿名信息源信息、实地调研等手段提前将违规细节予以增量曝光;同时还发现,政府介入限制了媒体治理职能的发挥,而媒体所在地的市场化水平显著促进了媒体参与公司治理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9.
网络技术"去人文化"易致工具理性之困,网络信息"同质化"易致网络社会生活物化,信息碎片化和单子化易致网络生活"去意义化",网络交往"去身体化"易致主体自我中心主义之困。为此,在网络治理上,需要建设网络思政工作队伍,增强其网络应用、网络辅导咨询、网络舆论危机管控、校园网络文化和学风建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行为的规范与引导等职业能力;创建微博、微信、便携式智能终端等社会化网络平台,健全官方博客圈和社群博客圈等网络社区,开辟引领社会风俗的特色博客、微信,加强网络场域建设和治理;加快制度建设,强化法律治理,规范网络传播内容和行为秩序;推进网络技术治理,强化信息筛选;政府部门牵头制定、推广网络道德规范,制定载体自律公约,推进行为规范的制度化建设,构建化育机制;网络媒体机构及从业人员加强行业自律,健全完善国家、社会、职业媒体对草根媒体的引导、规范,增强网络个体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0.
《北京观察》2021,(9):20-2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大城市也可以变得更"聪明".今年5月,北京市入选住建部、工信部第一批"双智"试点城市,承担着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先行先试的使命任务.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为"双智"协同发展提出了"亦庄样板".  相似文献   

11.
基层治理数字化日益成为社会管理的"强力推手",但由于基层治理思想观念亟需革新提升、大数据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如何"向大数据要效率"成为基层治理亟待破解的难题之一,影响了数字化基层治理的水平和效率。实现数字化基层治理目标,需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以大数据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并借助大数据建设和完善智慧社区,培养基层大数据专业人才,"智造"数字化的基层治理。  相似文献   

12.
未来主流媒体网站要顺应技术趋势,转变叙述内容的呈现方式,为用户营造"沉浸式"新闻信息,促进叙事模式由线性向立体化的转变,促使接受模式转向用户主动式的叙事体验。  相似文献   

13.
网络热点事件中经常出现负面评论带节奏,造成次生舆情的现象,一定程度上破坏社会共识,不利于构建良好舆论生态。舆论表达中"负面偏好"的背后是深刻的社会动因和复杂的心理效应,还有商业利益和社会信息供给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次生舆情危机、群际间的刻板印象和社会舆论生态恶化。为此,在治理和引导上需要加强平台方的精细化管理,强化主流媒体打破"社交茧房"的传播能力,最大限度地均衡社会信息供给结构,不断创新"后真相时代"的舆论治理范式。  相似文献   

14.
应急预案是"预"的重要体现,也是连接"名"与"实"的桥梁。新的时代对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依法治国"要求针对预案本身做减法,精准定位,立足现有资源规范应对工作。"自媒体"的发展要求针对预案内容做加法,通过互联网等媒体合理发布信息、处置舆情。预案的制定和执行需要领导者危机治理和综合协调能力的提升,预案体系的建设也需要人、财、物的持续投入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智慧党建"体系,能够实现党建信息资源融合共享,稳步提升新时代党建科学化水平,促使党的建设多维度全覆盖、党建措施智慧生成的实现,从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治理能力。构建"智慧党建"体系应增强党务信息数据系统建设,主流价值传播系统建设,党员组织活动系统建设,党员干部网络培训系统建设,党群服务管理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6.
倪林 《中国残疾人》2012,(11):12-12
今年重阳节有媒体发起"我的父亲母亲.关爱失智老人"公益行动,"失智老人"这个对于我们来说的新词就此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里所指的失智老人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痴呆老人。父亲晚年时得了一次轻微的脑卒中后,思维表达行动便受到一定的影响。说话"啊啊"的张了半天嘴,还是不能准确地说出想说的意思,于是叹了一口气便不说了,每次看到这一场景我都会在心中泛起一股无边的惆怅。看病时医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温州市龙湾区以新型模式为依托、以"数智"平台为支撑、以信用监管为补充,进一步创新药品安全监管方式、整合安全监管力量,有力促进了药品安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2020年,该区执业药师在线监管做法入选浙江"互联网+监管"地方优秀案例.  相似文献   

18.
"察势者智,趋势者赢。"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发展智慧气象的背景下,建设智慧后勤是转变后勤供给方式,实现后勤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气象事业发展,提高职工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中国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牢牢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站位全局、着眼长远,主动融入气象部门发展大局,以智慧后勤建设为主要抓手,努力实现从经验治理向精准治理、智慧治理转变。  相似文献   

19.
唐逢九 《电子政务》2011,(11):47-54
阐述了公共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运用。探究了政府、媒体、公民、NGO多元主体参与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公共治理模式,并剖析了这些主体在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时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针对困境的实践路径和对策:发挥政府的核心主导作用,健全网络法制体系和信息公开体系、加强舆论监督管理和官员素养建设;重视媒体的引导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反智主义在美国颇为流行,形成了从精英到平民的“集体智商衰退”现象。美国反智主义的生成有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它既是资本利益愚弄民众的“需要”、美国对抗性选举政治和冷战思维主导下的美国国际政治实践的产物,也与美国宗教文化传统、激进反主流文化和后现代主义的“滋养”密切相关。同时,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媒体中虚假信息的泛滥和群体极化现象,对于反智主义的泛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根本上说,美国反智主义的盛行集中反映了美国的制度性危机和严重的治理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