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伴随着地区主义运动的不断演进,以非军事对峙和非暴力为基础、强调文化和政策吸引力的软力量开始在地区国际关系中发挥日益突出的作用,软力量的运用也推进了地区主义向纵深发展。国家在地区主义中的软力量可以分为四种表现形式:文化吸引力、政策感召力、地区创制力和地区公信力。中国在东亚地区主义进程中上升的软力量成为促进东亚融合的新动力。同时,地区价值观的塑造、地区参与度和地区主义构想的形成,都影响着地区制度化水平和整个地区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地位。培育东亚作为一个独立地区实体的软力量应当成为中国亚洲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俄罗斯是中亚国家的近邻,两国与中亚国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当今恐怖主义是世界和平最大的威胁,中亚是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民族极端主义最大的策源地之一。中国和俄罗斯作为政治、军事大国应该为稳定地区安全、维护地区稳定加强在中亚地区的安全合作,这种合作必将为维护世界和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论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地区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男星 《俄罗斯研究》2003,(4):65-69,91
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地区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地区间高校和同一地区高校间都存在明显的数量和质量的差异;原来的11大经济区以及重建的7大联邦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差异:高等教育水平较好的中央区、西北区、伏尔加沿岸区、乌拉尔区和西西伯利亚区,正是经济比较富裕的地区;而高等教育水平较低的北方区、东西伯利亚区和远东区也正好是经济比较贫困。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地区差异与经济的地区差异是彼此牵扯和互动的。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地方选举的结果往往能够反映出俄罗斯的政治社会形势、中央地方关系的变化情况以及精英的流动和发展状况,对国家杜马选举甚至俄罗斯总统选举都有一定的影响。2018年俄地方选举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点,普京支持的“统一俄罗斯”党不仅失去多个地区的领导权,在地区立法机构的席位也大幅缩水。相比之下,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则取得了不错的竞选成绩,在所有参选地区的得票率都有所提升,大幅提高了在地区立法机构中的席位占比。但是由于政治当局的打压、左翼政党内部的分裂和俄罗斯联邦共产党自身的发展局限,俄罗斯左翼政党在短期内依然无法与强大的政权党抗衡。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联合其他左翼政党和爱国力量,才是俄罗斯左翼政党复兴的长远之计。  相似文献   

5.
20 0 3年 5月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公布了“2 0 0 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在人口超过2 0 0 0万的国家和地区中的排位是第十二 ,与前两个年度的名次相同。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 2 0 0 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改变了以往的评比方式 ,将国家和地区分成两类进行评比 :一类是人口少于 2 0 0 0万的国家和地区 ,一类是人口超过 2 0 0 0万的国家和地区。纳入 2 0 0 3年评比范畴的共有 59个经济体。在人口超过 2 0 0 0万的国家和地区中 ,排名前十位的除了美国仍稳居首位外 ,其余位次都发生了变化 ,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中国台湾、法国、泰国的名次都提…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东亚地区主义发展面临的困境,有关争论的焦点已经从关注传统的内部因素差异和外部美国阻碍的初级阶段推进到了对制度变量的关注,但争论双方都普遍接受存在东亚地区主义这一前提假定。然而,地区合作本身并不必然意味着地区主义,存在着一种没有地区主义的地区合作。文章通过对严重泛化、经济化和扭曲化的地区主义概念的重新界定,把地区主义与地区合作区分开来,质疑所谓东亚地区主义本身的存在;以对地区主义概念的推导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包含三个检验标准的初步的检验框架,以检验地区主义的存在;应用该框架分析了东亚地区合作的目的和起源、机制现状以及外部因素,认为东亚不存在地区层面的地区主义。在中国崛起并优先寻求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背景下,亚太跨地区主义而非东亚地区主义将是未来东亚地区合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缅甸、印支三国都在改革开放。我国的云南地区和泰国及其他国家也在抓紧时机扩大对这一地区的影响。无疑,这将改变这一地区在90年代的经济格局。 资源潜力 缅甸现有森林面积110,549平方英里。全缅有722个森林保留地,占地38,875平方英里。全缅可生产柚木的地区有4,197万英亩。目前柚木和硬木的产量分别为35万立方吨和  相似文献   

8.
一、综合研究是地区研究的主要特征 以地区为对象的地区研究(area studies)与其他学科(如地理、历史、经济、政治、农业、人类等)相比,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组织形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它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政治或地理地区的历史、地理、语言和一般文化”,①内容极其广泛,既包括社会科学也包括自然科学。与此同时,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地理、民族及历史等)的影响,这些地区的发展规律也与其他地区(如西欧与北美)不同,它是一个所谓“异质”(distinct)地区,所以,它的发展规律就非产生于西欧沃土上的各项单学科所能阐明。地区研究在对象上的这种特征决定了它不是一个单学科(single discipline),而是一个多学  相似文献   

9.
东亚地区合作进程与有关各方的态度和立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今天谈论东亚地区合作组织的人越来越多了。然而 ,在2 0世纪 90年代初 ,当全世界几乎所有地区都成立了自己的地区合作组织时 ,唯独东亚 ,作为一个整体没有形成自己的地区组织。诚然 ,也出现了一些覆盖东亚国家的合作机构和论坛 ,如“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南亚国家联盟 (ASEAN)等。然而 ,这毕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东亚地区合作组织。曾经创造了经济奇迹的东亚迟迟不能建成自己的地区组织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但东亚终究没有拒绝世界潮流。 90年代以来 ,大规模的信息技术革命、汹涌的经济全球化浪潮 ,以及不可阻挡的地区集团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土耳其是中东地区大国,地跨欧、亚两大洲,连接黑海和地申海,也是多种文明的交汇地,无论在冷战还是后冷战时期都有十分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二战后美国与土耳其关系发展很快,土耳其成为美国在中东地区实施扩张势力范围和遏制苏联政策的重要“战略支点”之一。美国中东战略中许多重要举措都是通过土耳其这个“支点”展开的。土耳其与美国等西方...  相似文献   

11.
连波 《当代亚太》2019,(1):88-117
随着中国的崛起与亚太地区权力转移的推进,东南亚国家在崛起国中国与霸权国美国之间的战略取向也越来越清晰。"制衡"不可取,"追随"代价大,更多的东南亚国家如缅甸和菲律宾从"追随"域外大国的阵营加入"大国平衡"的阵营,"大国平衡"逐渐成为更多东南亚国家维护战略利益的最优选。领土争端、政治体制、贸易相互依赖程度以及霸权盟友的可获得性是影响东南亚国家对崛起国和霸权国战略取向的四个单元因素,它们塑造了东南亚国家可能的战略行为,其中的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可能改变其战略取向。但是,考虑到次地区层次上面临的安全风险以及体系层面的战略环境,任何战略取向的改变都需要一定的地区和体系条件。在东南亚具体的次地区环境中,东盟逐渐成熟的地区安全机制以及域外大国的竞合型关系为更多东南亚国家逐渐放弃"追随"战略转而偏好"大国平衡"战略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地区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欧共体的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美加墨自由贸易区逐步建立,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加速酝酿,全世界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许多毗邻国家都在谋求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充分利用地理上的互补性和各自的优势,对资源、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进行优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与中亚:中国在新世纪的地缘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南亚地区和中亚地区都是既有重要战略地位 ,又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地缘战略枢纽地区。作为中国周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既可为中国提供广阔的陆海活动空间 ,也可为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能源和市场支持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是中国在新世纪周边地缘战略中需要重点经营的两个地区。  相似文献   

14.
后工业化并不意味着在服务化的趋势全面浮出水面之后 ,所有工业城市都在抛弃传统的制造业而向以服务业为中心转移。应采取何种地区经济政策改革模式呢 ?本研究就是通过将韩国工业城市地区再重组化的工业结构趋势 (服务业为中心 ,制造业为中心 )的支配性质 (根据民营企业主导和地方政府主导 )分为 4种类型 ,对各类型的代表城市 (大邱、釜山、蔚山、仁川 )的地区再重组化进行比较分析后 ,总结出其相应的地区经济的改革模式。一 地区再重组主要对象的  相互调整  即使后工业化形成 ,也并不意味着制造业就消失了 ,因为没有制造业的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5.
叶成城 《当代亚太》2020,(1):86-112,159
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以经济合作制度为主的各类制度建设迅速发展,并嵌入到地区秩序中,这些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程,产生了不同的结果。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来看,地区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制度需求、制度构建和制度的维持与深化三个阶段,不同因素在各阶段发挥的作用不同。具体而言,在亚太地区,能力分配、制度共容性和霸权国对地区的战略关注度这三个变量对于地区经贸合作制度构建的成败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文章将后冷战时期的亚太制度变迁分为四个时期,通过考察各个时期内最具代表性的制度来检验上述理论假设。文章认为,当地区内大国力量对比悬殊时,只有同时具备较高的霸权国战略关注度和较强的制度共容性时,地区合作制度的构建才能成功;当地区内力量对比接近时,地区合作的路径会趋于多元化,具备较高的霸权国战略关注度或具有较高共容性的地区合作制度的构建都可以获得成功。因此对于中国而言,在霸权国对地区合作的战略关注度下降和大国力量对比接近时,要推动当前地区经济合作,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更多着眼于地区合作中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形势趋于缓和。各主要大国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军备竞赛之后,都在削减军费和军备。但与此同时,一些地区军费开支仍在不断上升,据有关专家分析,目前世界上有两个地区军费开支呈直线上升的趋势。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文莱六国组成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就是其中的一个。近期东盟地区军事力量迅速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相似文献   

17.
多学科背景下的国别研究需要有若干统摄全局的基本范畴作为分析和诠释性工具的介入。融合人文和社会科学两种研究背景的"东西方文明结合部"这一提法可以作为俄国研究的一个基本分析范畴。本文中的"文明结合部"大体上指的是前苏联所在的"欧亚地区",以及史称为"东欧"的中东欧、东南欧等地区。这一地区由于来自各种民族、语言、宗教与文化的影响的交汇,在宪政制度、经济模态、社会建构、思想意识形态选择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性。本文通过对欧亚大陆东西方文明结合部的起源、形成过程、形态的流变、及其外部影响的繁衍等方面的阐述,强调了这一地区和欧亚大陆西部和东部古老文明中心有所不同的独特文明形态;这一地区内部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复杂的周边环境所造成的此地区对外关系的紧张度和活跃性;外部环境多样性推动之下,这一地区学习过程中的涮选与偶合等复杂现象。值得注意的是,"文明结合部"现象已经成为当代国际社会,特别是全球化条件下的一种较为普遍现象。这说明了对"文明结合部"范畴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只要非洲、中东地区未能走出美国和西方造成的战争和贫困的困扰,这股难民潮也就不会终止,而且发展趋势并不是特别乐观。当前,全球难民形势持续恶化,难民人数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高值。叙利亚内战、委内瑞拉内乱、阿富汗战争和南苏丹的部族冲突造成近十年全球难民迅速增长。虽然难民庇护申请的主要目标国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但囿于经济等实际可达性等因素,绝大多数的跨境难民都是在周边邻国或地区避难,而真正跨越数个国家的边境线到发达地区的欧洲和美国避难的跨境难民极少。大多数难民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给接收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带来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19.
欧亚地区对于中国发展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的发展历史与欧亚地区地缘政治进程有着密切联系,70多年发展历程中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都发生在欧亚地区或者与之相关。欧亚在世界地缘政治版图中的地位决定了该地区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当前欧亚地缘政治进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俄罗斯主导的欧亚一体化进程、美国与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的博弈、后苏联主权国家建设进程及其多元外交、中俄两国在欧亚地区的对接合作等。欧亚地区也是各种地缘政治理念和国际关系行为体碰撞的舞台,既有冷战思维、行为的遗毒,也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多极世界理念的实践。新冠疫情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各国开始更加重视主权和民族利益,更加关注在复杂的世界变局中谋求公平、公正的合作进程。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健康发展,正成为欧亚地区和平与稳定不可替代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原苏联130多个民族虽曾断断续续地同处于一个大家庭达数百年之久,但从来没有真正和睦、融洽地相处过。苏联解体,有如打开了“潘多拉盒子”,一切民族间的恩怨嫌隙都暴发无遗,致使有关国家内部局势动荡,矛盾冲突频发,有关国家之间相互成仇、干戈相向。冷战后原苏联地区迅速成为全球瞩目的热点集中地区,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该地区错综复杂的民族纷争和矛盾。就近年的情况看,该地区的民族问题主要表现为俄罗斯人的地位问题,俄罗斯人与非俄罗斯人之间,非俄罗斯人相互间的冲突问题以及俄罗斯的反应及其引起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