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改革已经持续进行了30年。人们将我国的改革称之为“渐进式改革”,这是中国改革的基本方略,也是中国改革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2.
从5月17日开始,《人民日报》连续四周发表聚焦“收入分配”的文章,这一举动将收入分配改革再次推到前台。实际上按计划,中国的收入分配改革应该在10年前就开始进行了,而迟迟没有实现的主要原因是“效率优先”观念的影响和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再加上“发展中的问题靠发展来解决”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3.
《人民政坛》2009,(5):36-36
张千帆在《南风窗》2009年第7期载文《回到司法改革的真问题》,司法改革10年不能说没有成就,但是改革过程中确实出现了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的归责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改革方向。一种归责方式,是将司法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腐败现象简单归咎于司法改革本身,主张法官“放下法槌、脱下法袍”,回到“田间地头”、深入群众办案。  相似文献   

4.
“我国中小学学制自上世纪70年代末的9年制,逐渐增加到10年制、11年制直到现在的12年制,但是教学内容并没有显著增加,初三、高三绝大多数时间在复习前两年的功课以应付中考和高考。这些无疑有些脱离实际。”省政协委员孟霞发出了改革学制的呼吁。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进步伐,铁路运输管理体制必然要经过一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当前,积极准备展开的“网运分离”,是我国铁路运输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举措。积极热情地充分认识和实施好铁路运输管理体制的“网运分离”改革,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一、学习国外经验,大力实施“网运分离”“网运分离”是对我国铁路传统体制进行的一场根本性变革。现行运输管理体制存在的“政企不分”、“规模不经济”、“难以竞争”、“一元投资”等弊端,只有也必须通过“网运分离”改革来化解。“网运分离”也是铁路行业在新形势下学习外国经…  相似文献   

6.
马乃骏 《群众》2013,(8):76-76
习近平同志曾经强调:“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要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当前,我国进入改革攻坚期、发展转型期,各项任务都艰巨而繁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百年“中国梦”,历史性地落到每位领导干部肩上。如何认清角色,摆正位置,把责任意识作为从政为官最基本的素质,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和一流业绩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这对党员来讲是最重要的底线。  相似文献   

7.
一直悬而未决的户籍改革,在今年将会有新的突破。3月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这意味着,我国户籍改革不会实行“一刀切”,而是逐步温和推进。  相似文献   

8.
从1999年10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公民身份号码制度,采用“十八位码”,这是我国居民身份证制度,主要在居民身份证编号方面进行的一次重大改革、本文对原“十五位码”和现“十八位码”的编号结构和表现形式做了比较,分析了居民身份证编号的新变化,指出实行公民身份号码制度,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广东潮州古巷和增城新塘相继发生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的冲突。这原本是个“杯具”,但可喜的是,广东的官员,敢于直面这个“杯具”,拿出了反思的勇气。而且,在官员反思之后,媒体和民间也没有止步与满足于官员反思的成果,而敢于层层推进,直抵问题的根本,并继而化为制度层面的“社会管理改革”。在我看来,所有的改革,归根结底遵循着一条这样的思路:变“刀制”为“水治”。“刀制”者,刚性、坚硬、缺乏弹性,甚至僵化、粗暴,而“水治”者,柔性、柔韧、弹性良好,乃至以柔克刚、水到渠成。如何“水治”,广东的一些改革思路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看,实施素质教育、改革高校课程体系具有必然性。我国高等教育原有的“层级构造模型”课程体系形成于20世纪中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虽然经历了80年代开始的一系列“素质教育”取向的课程改革,但仍没有突破原有的框架。要使我国高等教育真正从专业教育模式转变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就必须重新改造高校课程体系,构建全新的“板块构造模型”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成本分析及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婷  孟秀丽 《前沿》2006,(2):155-157
随着我国机构改革的逐渐深入,事业单位改革成为顺应中国政府治道变革的潮流,同时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由于体制改革的难点之一是成本阻力,因此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社会变革成本分析、改革的途径和方式等相关理论,结合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特点及改革现状,对其改革成本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方式应从过去的“渐进、强制”改革向“渐进、诱致”改革转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郝路 《新东方》2009,(5):53-57
一、导论 自1982以来,我国政府历次开展的行政改革活动的成效不断提高,特别是第七轮政府机构改革,在“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调整机构设置和精简人员编制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机关作风不断改善,机构设置相对精干,政府运作更加协调,办事效率有了很大提高。”①但是,我国行政改革始终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缺少一整套系统的、有明确战略指导同时又在实践中能够实现良好操作的具体公共管理技巧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经济改革取得成就的原因在于“增量改革”。所谓“增量”,是与“存量”相对而言。“存量”指的是改革以前遗留下来的国有经济部门,“增量”则是指改革之后成长起来的非国有经济部门。这种观点认为,“存量”即国有经济天然不适合市场经济,所以根本改不动。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原因就在于“暂时搁置存量改革”,同时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因此取得了高速增长;相反,自改革以来,国有经济一直增长缓慢,甚至呈下降趋势,拖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后腿。换言之…  相似文献   

14.
试析我国机构改革的两大难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机构改革历经几十载,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对机构改革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特别是1987年党的十三大指出了以往机构改革“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原因在于没有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键,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成功的关键。这样从单纯的精简机构到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彻底更新了我国机构改革思路。这是对机构改革的一次重大认识飞跃,使我国的机构改革方式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然而,近两次以转变职能为核心的机构改革在实践中却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1997年党的一十五大再次提出了机构…  相似文献   

15.
杨帆 《人大研究》2008,(10):9-13
社会主义应不断地进行政治改革,以政治改革的方式实现政治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政治改革也取得了长远的进展。中国的改革没有前人成功的经验借鉴,30年来,在经济改革的同时如何进行政治改革,我们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治改革路径的探索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事件】《报刊文摘》载:韩国为惩治腐败,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规。其中最核心、最管用的有:“家庭财产登记申报制”和“金融实名制”。1993年,总统金泳三把“金融实名制”作为经济与社会改革的首选项目。规定自实名制颁布之日起,凡没有进行实名确认的任何金融资产不能提取;过去没有按实名开户的金融财产,必须在两个月内转为实名。  相似文献   

17.
一、树立科学改革观,正确面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机关后勤也进行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基本实现了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三化”要求。但是,在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然羁绊着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对此我们必须正确面对,正确认识,不断解决。  相似文献   

18.
鲁薇 《北京观察》2015,(4):62-64
我们既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也不能认为只要是改革就万事大吉,因为任何事业归根到底都是人的问题。如果改革没有成为绝大部分官员与人民的共同事业,而只不过是沦为口号,那么,“新常态”就有可能成为中国衰退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9.
虽然我国近年来公共预算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公共预算“笼子”只是有了基本雏形。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我国围绕政企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一系列的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从根本上来说,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政企关系仍没有建立起来。“政企不分”的问题也没有得以彻底解决。“政企不分”这一我们长期以来试图解决,但又始终未能触及其根本的问题,已成为我国改革不容回避,而又刻不容缓的任务。一、解决“政企不分”的前提是对其内涵的正确理解早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中央就已经提出,要彻底解决我国传统体制中的“政企不分”问题,并为此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