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的4月12日至4月17日 ,是我国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泼水节。届时人们用纯净的清水互相泼洒 ,表达祝福之意 ,街头巷尾 ,到处一片纷彩晶莹 ,欢乐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 ,壮观的场面盛况空前。泼水节 ,一般为3至4天。第一天 ,傣语称之为“麦日” ,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 ,傣语称之为“恼日 (空日 )” ,人们穿上节日盛装 ,挑着清水 ,先到佛寺浴佛 ,然后就互相开始泼水了。泼水节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那是傣族新年的第三天 ,傣语称之为“麦帕雅晚玛” ,节日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穿着节日…  相似文献   

2.
每年的4月12日至4月17日,是我国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泼水节.届时人们用纯净的清水互相泼洒,表达祝福之意,街头巷尾,到处一片纷彩晶莹,欢乐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壮观的场面盛况空前.泼水节,一般为3至4天.第一天,傣语称之为"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称之为"恼日(空日)",人们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互相开始泼水了.  相似文献   

3.
每年的4月12日至4月17日,是我国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泼水节.届时人们用纯净的清水互相泼洒,表达祝福之意,街头巷尾,到处一片纷彩晶莹,欢乐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壮观的场面盛况空前.泼水节,一般为3至4天.第一天,傣语称之为“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称之为“恼日(空日)“,人们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互相开始泼水了.……  相似文献   

4.
1992年3、4月间,北京外国语学院缅语师生一行9人,从北京来到祖国西南边陲名城——瑞丽实习缅甸语。我们还顺访了畹町、盈江两市县,三次赴缅,参观考查了木姐、南坎和九谷(捧赛)三镇区。历时近一个半月中,接触缅各阶层人员约400人次(包括缅地方行政官员、军人、教师、大学生、商人、采购员、司机、导游、店员、逃兵及华侨等),举办各种座谈会、报告会等约10次。参加了傣族和德昂族的盛大节日——泼水节和傣族人的“赶摆”,  相似文献   

5.
由高立士先生著、美国福特基金会全额赞助、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傣族竜林文化研究》一书,是一部以研究傣族竜林文化为突破口,深入浅出地论述傣族生态学的一部专著,是迄今国内外研究生态学较为深入的一部著  相似文献   

6.
今年公历4月13、14、15日这三天,是老挝人民传统的新年佳节,也是家喻户晓的“泼水节”。由于老挝历上,泼水节是在五月,因此,老挝人民又把泼水节叫做“五月节”。老挝民间传统的节日几乎每个月都有,除泼水节外,都规定在老历相对固定的日子上。但是泼水节却以阳历三百六十五天一周年的形式,相对固定地规定在公历的4月13、14、15日里。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1990,(1)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捕捉南诏先民的建筑特色,并与傣族的建筑风格比较,揭示了两者之间文化上的差异,从而论证南诏先民和泰傣族先民分属两个文化体系,他们之间没有族源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该文将傣族传统宗教文化与传统儒家文化进行对比审视,着重对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广为流传的佛教典籍《吉祥经》所蕴含的交友观进行解读和分析,并将其归结为"择友标准——‘善心’与‘智慧’";"交友准则——平等与互助"。这对当今社会构建和谐文化颇具启迪。  相似文献   

9.
中南半岛的中西部包括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湄公河流经该地区。自古以来,该区域受中国与印度文化的影响,不仅曾经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化,更有上座部佛教和泼水节等具有区域特征的文化。加强中国与该区域的文化交流,既可促进我国与中南半岛国家之间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也会有助于和谐区域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据我国史书记载,公元1~2世纪时,有一个叫做“掸国”的国家先后几次遣使向东汉王朝朝贡.由于首先提到“掸国”贡使的史料中记载他们是从“永昌徼外”来的,而今天滇西境外又恰好是缅甸掸族的聚居区掸邦,故许多学者都认为,这个“掸国”的地理位置就在今天缅甸的东北部地区,“掸国”是由掸族的先民建立的一个古国.所以,在谈及缅甸古代历史和早期中缅关系时,人们总会提到这个“掸国”.又由于缅甸的掸族与我国的傣族本为同源民族,他们在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经济等方面至今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属于“跨境民族”群体.因此,一些研究傣族史的学者又将“掸国”同傣族的历史联系在一起,认为“掸国”的疆域还包括了今德宏傣族地区的一部分,“掸国”的历史也属于傣族史范畴,并将其写入了傣族史的论著中.  相似文献   

11.
燕萍 《海内与海外》2005,(12):58-58
《勐泐歌者》是一部以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届全国政协常委、西双版纳州政协副主席、著名傣族作家征鹏为主人公的长篇纪实文学。全书以深厚的傣族文化为背景,以主人公曲折多彩的人生历程为主线,用翔实的事例、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主人公的成长足迹,艺术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动人形象。该书作者为西双版纳资深学者王涧教授。  相似文献   

12.
傣族文献中的“达光王国”与缅甸传说中的“太公王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德宏傣族地区有学者根据傣族文献的记载认为,傣族在公元前5世纪甚至公元前9世纪的时候就曾经建立过一个地跨云南西部和缅甸中部和北部地区的"达光王国",并把"达光王国"写进了有关傣族的历史论著中,甚至还把这个"达光王国"作为傣族的文明史向前往德宏旅游的游人介绍。本文作者根据其所掌握的资料对"达光王国"进行了考证后认为,傣族文献中有关"达光王国"的记载,实际上是流传到德宏傣族地区并被"傣化"后写进傣族文献的一些流传于缅甸的关于"太公王国"的传说故事,傣族历史上并没有这么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3.
何平 《东南亚》2009,(1):79-84
今天居住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一带的阿洪姆人的祖先,是13世纪以后从中国云南德宏一带地区迁过去的傣族,他们的先民辗转迁徙到今天的印度东北部地区以后,在当地建立了一个叫做“勐顿孙罕”的王国并统治了当地。这些傣族移民的后裔后来被当地人称为阿洪姆人。在他们统治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同时,他们也逐渐接受了印度教和当地的语言,文化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越南的傣族     
傣族是越南少数民族当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傣族约有40万人,他们大多数聚居在越南西北地区原傣族——苗族自治区一带。另外,还有一部分居住在清化、义安省的高原地区。傣族村庄往往修建在江河沿岸的小山岗上,或在田野之间。在田地集中的地区,很多村庄的居民密居一处,房屋彼此相连,整然有序,宛如一座座小的市镇,也有一部分傣族  相似文献   

15.
到大理那天,恰好是平安夜,野夫说大理的平安夜很热闹,类似于西方的狂欢节和西双版纳的泼水节。我想象不出来。  相似文献   

16.
缅甸的泼水节,是缅甸人民的传统节日,类似中国的春节。它没有具体的规定日期。泼水节一般在公历4月中旬。此时,在缅甸,正处全年最燥热的季节。泼水节通常历时三四天。 按照缅甸风俗,节日期间,不分男女老少,可以互相泼水,表示涤旧迎新之意。讲究的人,用番樱桃花枝,从银钵中蘸取浸有玫瑰花瓣的清水,轻轻地向别人身上抖洒。普通人喜欢整桶整盆地泼,甚至用水龙头喷浇。小孩用水枪向大人进攻,也不会受责骂。人们被泼得愈多,就愈高兴,因为水象征着幸福。 每逢泼水节,无论城乡,人人都穿上盛装,尽情泼水嬉戏。街上,搭着彩棚,露天舞台演出优美的歌舞。青年们竞相乘坐饰成孔雀、天鹅或宫殿的花车,载歌载舞,并表演幽默的快板逗引人们哄笑。重要路口都有泼水站。几十名少女,穿着鲜艳服装,手持水龙管,站在路边向行人喷  相似文献   

17.
信息     
《勐泐歌者》《勐泐歌者》是一部以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届全国政协常委、西双版纳州政协副主席、著名傣族作家征鹏为主人公的长篇纪实文学。全书以深厚的傣族文化为背景,以主人公曲折多彩的人生历程为主线,用翔实的事例、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主人公的成长足迹,艺术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动人形象。该书作者为西双版纳资深学者王涧教授。“情感故事征文大赛”隆重举办新浪网读书频道与北京林雪文化工作室于近期联合举办情感故事征文大赛,截至2006年3月30日止,参赛体裁要求为随笔或小说,以五百字至五千字为宜。征文要求写出心灵深处的情感故事,入选作…  相似文献   

18.
掸傣古国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滇越 二、掸国(Siam) 三、篷(Pong) 四、文单(Vien Siam) 五、憍赏弥(Kousambi)恬 傣族是一个文明而古老的民族。傣族历史神秘而悠远。傣族历史工作者多年来都孜孜致力于揭开这历史的帏幕,我们却深感其中的许多环链无法缀合。正是有鉴于此,我试提出汉唐时期掸傣历史的序列,就正于中外的史学专家。  相似文献   

19.
西双版纳全境解放后,吴效闵副师长率领部队要返回蒙自驻地,召存信与傣族父老乡亲和解放军依依惜别,长途相送。每过一个村寨,都有百姓自发设立的慰劳站、茶水站,都有傣族男女青年跳起欢快的歌舞来向亲人解放军表示感谢。部队路过佛海县城时,召存信按照傣族最隆重的礼节,请吴效闵副师长骑在大象上从热闹的街道上走过,各族群众纷纷向解放军指战员抛洒鲜花,表示虔诚的祝福。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1993,(2)
《百夷传》为记述十四世纪末叶时麓川地域的一部专著,虽然简略,但它是一本实地调查的记录,大多翔实可靠。麓川,在《元史》又作“芦传”,其主要地域为龙川江流域。龙川江即瑞丽江上游,亦即傣族人所称的卯江。缅甸傣族文献所称的孟卯,即是以者阑为中心的地域。时至今日,缅甸傣族人仍以TAI MAO“卯江傣人”一词称呼龙川江流域的居民,及来自该地区而定居于缅北者,但一些与龙川江有渊源的缅甸傣族人,已不再公开地自认为TAI MAO,而自称为TAI Lng,这是有原因的。虽然如此,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