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超 《刑警与科技》2007,(9B):100-107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近些年随着煤炭供需紧张,一部分企业重生产、轻安全的“单效益模式”经济追求,使“矿难事故”成为频频进入人们视野的一个新闻词汇。建国以来,煤矿矿难死亡人数过百的已有19次,最大矿难事故发生在山西大同,死亡达600多人。煤矿安全系统数字化革命势在必行。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的数字化监控需要解决哪些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满足哪些安全需求?它的发展趋向是什么?本文进行详细解答。[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文忠 《刑警与科技》2005,(9A):32-32
今年8月7日13时30分,广东省梅州市兴宁王槐镇大兴煤矿-420米的掘进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一个星期过去了,井下仍有123名工人被困,除发现1具尸体外,其他生死未卜。此前不到1个月,新疆阜康矿难,83人遇难;5月,河北承德暖儿河矿难,45人遇难;3月,山西朔州矿难,69人遇难;2月,辽宁孙家湾矿难,214人遇难……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煤矿事故死亡2672人,同比上升3.3%。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24起,死亡704人,分别上升33.3%和114.6%。这一组组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逝去.是一个个幸福家庭的悲剧!  相似文献   

3.
范春阳 《刑警与科技》2008,(20):168-171
9月4日发生的辽宁阜新市清河门区河西镇第八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共造成27人死亡。事故发生后,阜新市当天下午要求境内小煤矿全部停产整顿,辽宁省内的中小煤矿5日起也全部停产整顿…据统计,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高于国际平均值。类似于这样的有关矿难事故、煤矿整治的新闻我们屡有看到,但遗憾的是,到今天,爆炸声依然不断,矿难屡屡回潮。可见,我国煤矿安全基础薄弱,存在安全投入不足、监管不利等严重问题。面对这种状况,如何让煤炭安全生产走向现代化管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矿难频繁走入人们的视线:2004年10月20日,河南新密市平陌镇的郑煤集团大平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48人死亡,32人受伤。11月28日,陕西铜川陈家山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66人遇难。2005年2月14日,辽宁阜新孙家湾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214人遇难。3月19日,朔州市平鲁区细水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爆炸波及相邻的康家窑煤矿,72名矿工遇难。  相似文献   

5.
罗彬 《政府法制》2009,(4):41-41
重庆市南川区高桥煤矿一起死亡13人的矿难事故,因检察机关介入而掀开背后的官煤勾结丑闻,10人涉案,包括煤矿安全监管行业的6个正、副处级贪官、3个执法人员、1个矿主。这也是重庆矿难引发的最大官场地震。  相似文献   

6.
166团生命之火在陕西陈家山煤矿黑暗的井下熄灭了。仅仅1个多月前,河南大平煤矿同样因为瓦斯爆炸造成148人死亡。最近一段时间,像陈家山和大平矿难这样的特大事故已经连续发生5起(新华社12月2日报道)。事故触目惊心,揪人心肺。矿工以他们的生命和血泪, 再度敲响煤炭生产的警钟。煤矿接二连三发生如此重大的灾难,孰令致之,谁该负责?  相似文献   

7.
薛子进 《法人》2011,(11):72-74
旨在促进生产安全的煤矿大整合,如何演变成矿难频发的一个黑色推手?对郑煤集团8.2矿难的深度调查表明,"假控股、假投入、假管理"这种三假整合在这场热热闹闹的煤矿重组中绝非个案,矿难悲剧的祸根就此埋下,只等待某一天某一刻突然爆发  相似文献   

8.
对我们来说,"矿难"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一个时期以来,频发的矿难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各级政府对煤矿生产安全的治理整顿便是这种关注的最核心体现。另一方面,我们社会对矿难的遗忘、冷漠程度也随着矿难的频发发生而逐步加深。一系列的矿难事件在转化为黑色铅字的背后,是逝去的一个个鲜活生命。聚焦频发的矿难事故,唤起社会各界对煤矿生产安全的关注,探讨解决问题的各项对策,是提高煤矿安全生产质量、转化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本文以2010年6月21日发生在平顶山卫东区兴东二矿重大煤矿事故为契机,邀请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发表看法、献计献策,以期能有效的减少乃至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南川区高桥煤矿一起死亡13人的矿难事故.因检察机关介入而掀开背后的官煤勾结丑闻,10人涉案,包括煤矿安全监管行业的6个正、副处级贪官、3个执法人员、1个矿主.这也是重庆矿难引发的最大官场地震.  相似文献   

10.
薛子进 《法人》2010,(1):12-19
河南济源煤业公司在短短几年时间就连续发生了18起共35人死亡的安全事故,而且其中竞有12起共17人死亡的事故被瞒报。期间,国家安监总局两任局长曾先后对该企业多次瞒报一事作过批示,要求严肃查处,然而悲剧并未停止上演——这是否意味着类似的企业在保证安全生产方面已经无可救药?我们能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却为什么不能安全地进行煤矿作业?记者追踪4年,多次前往济源、洛阳、郑州、四川等地调查,先后采访了近百人次,试图还原该企业瞒报矿工死亡事故的全过程,并找到每一起矿难的真正根源  相似文献   

11.
绕过矿难"雷区"路在何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猴年刚过,全国人民还沉浸在“金鸡报晓”春回大地的欢乐之中,二月十四日(年初六),人们便从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各种平面媒体上,听到和看到了又一起震惊国人的矿难消息——“2.14”辽宁阜新孙家湾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以203人遇难、12人下落不明、29人受伤的沉重代价 (后死亡增至210人、失踪5人、受伤者3人),刷新了我国矿难史上的又一项黑色记录。然而祸不单行,次日下午二时三十分,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境内又发生一起无证煤矿  相似文献   

12.
2005年8月7日,广东省兴宁市大兴煤矿发生了特大矿难,查出了广东省安监局某副局长收受大兴煤矿贿赂,违法为这家煤矿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事实。2005年3月14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新富煤矿发生矿难,查出发生事故矿的矿主竟是七台河市桃山区安监局副局长。上述事实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近年来,煤矿矿难事故多发频发。引发矿难发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如煤矿安全设备老化;煤炭行业改革步伐迟滞;小煤窑“遍地开花”等。但我们必须要清醒看到:一些煤矿矿难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官煤勾结”的腐败问题。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  相似文献   

13.
《刑警与科技》2008,(15):44-44
中国煤炭资源总量居世界首位,但由于中小型煤矿较多,设备不完善,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平均每年矿难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一。据悉,由昆明理工大学发明的煤炭瓦斯综合监控系统可以通过设备的全方位检测,尽可能的避免矿难的发生。目前,该系统已经在以曲靖市为主的近七十个煤矿企业使用,正逐步向云南全省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14.
我国煤炭行业矿难频发,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陕西作为一个煤炭生产大省也是如此,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很多人从矿主的“黑心”和政府的监管不力等等方面进行反思,但是。他们却没有从一个更为根本的原因——能源战略和政策的角度来反思。本文试从这个角度加以探讨,希望能得到一些有益的管见。  相似文献   

15.
《法人》2005,(9):16-17
当“矿难”一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有了些许麻木的时候,8月7日从广东省梅州市的兴宁又传来了不幸的消息,在一起特大煤矿事故中123人遇难。调查刚开头,许多重要的“细节”就曝了光:发生事故的兴宁大径里煤炭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云高是梅州市的人大代表”,而且该煤炭公司的股东中有多人为当地政府机构要员。在3天的紧急调查之后,又发现了被矿难牵连  相似文献   

16.
虽然我国宪法第5条、第11条和第15条均支持政府监管企业,并且"建立了以《安全生产法》为核心的煤矿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一个从中央垂直到地方的煤炭监管系统,但是这种监管法律体系和监管部门系统并没有有效遏制矿难事故。在这种情况下,接受美国启示则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7.
曲宣 《检察风云》2013,(22):31-32
矿难突发,43名矿工猝然离世,43个家庭陷入无尽的痛苦煎熬,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970万元。提起两年前发生的云南省师宗县私庄煤矿“11·10”煤与瓦斯突出特大安全责任事故,正在监狱改造的原师宗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申中不禁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煤炭生产事故频发,为了预防矿难事故,我国应利用刑法手段,加大刑法在煤炭安全生产领域里的调控力度,强化对煤炭生产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使煤炭生产企业和有关人员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关心矿工的生命安全,以期更好地预防矿难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矿难中有多少鲜活的生命伴随着爆炸、透水、塌陷等灾难的影像永埋地下。逝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于是,我们走进了这些矿难家庭。矿难遗属获得补偿从几千,几万,十万,二十万,攀升至内蒙古壕赖沟矿难的近30万。冀望不断增长的赔偿数据成为矿主头上的紧箍咒,让“中国的煤矿死不起人”,让安全生产的困境能在变化中破冰。  相似文献   

20.
《政府法制》2012,(30):F0003-F0003
山西省代县安监局成立于2002年,内设办公室、非煤矿山科、工商贸科、综合科,下设培训中心和11个乡镇安监站。全局共有干部职T86人,承担全县非煤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建材等行业300余家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