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武三十一年(1398)七十一岁的明太祖朱元璋于闰5月10日去世。他临死前留下遗诏,按遗诏所示,时年二十一岁的皇孙朱允文于当年5月中旬登极称帝。因年号是“建文”,历史上称他为“建文帝”,为明朝第二任皇帝。一生拥有二十六龙子的朱元璋何以让其皇孙继位呢?事出之因是洪武廿五年4月,太子朱标西巡归来后不久便病逝,晚年丧子使朱元璋受到比十年前马皇后去世更为沉重的打击。况且二子秦王朱爽又在洪武廿八年死去,三子晋王朱椷也在洪武三十一年患了不治之症病死。噩耗使他不得不在悲痛之余重新考虑一个新的皇位继承人。当时深…  相似文献   

2.
洪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这位出身贫苦的开国皇帝,少时曾饱受元朝末年官吏贪污腐败之苦。大明王朝建立后,为了朱家天下的长治久安,朱元璋不惜用历史上罕见的重典打击贪官污吏。  相似文献   

3.
朱元璋惩腐     
朱元璋是明代的开国皇帝。张廷玉主持编修的《明史》称他“武定祸乱,文致太平,晚岁忧民益切。”这是“帝王家谱”对他的评价,且姑妄听之。然立国之初,民间便有洪武前“行三十年杀运”之说,也见得朱元璋的名声不太好。其实,朱元璋“行杀运”是事出有因的,这个“因”就是功臣和官吏的腐败,而且腐败到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安社稷的程度。为此,朱元璋不得不昭告天下:“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朱元璋出身在一个典型的贫苦农民之家,父母兄长“农业艰辛,朝夕彷徨”,饱受官吏欺压和饥寒流离之苦,又经长期的军旅生活,养成了艰苦俭朴的…  相似文献   

4.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化愚民,弭边患”的政治目的,对西南边疆佛教尤为重视。受倡教政策的支配,明代贵州地方土司流官大肆兴建寺院,崇奉佛教。其具体表现是:一、在贵州大兴佛寺,遍及境内各府卫;二、热衷铸造佛钟,致使贵州历代宰官铸造佛钟之多,无有逾于明代者;三、向明朝历代帝王、太后请赐黔中寺名以及兴建皇家寺院。由是亦使明代贵州佛教出现繁盛景象。  相似文献   

5.
古老的监狱 美丽的“女囚”霍建瀛山西省南部的洪洞(音tong)县城内,有一座修复完整的明代(1368—1644年)监狱,人称“苏三监狱”。它始建于洪武二年(1369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传说,正德年间(1506—1521年),京都名妓苏三在...  相似文献   

6.
天涯 《福建乡土》2008,(5):36-37
我这个人历史知识比较欠缺,只知道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当过和尚,其他老底没有去查过。这次到盱眙,才发现这里竟然是那皇帝老儿的故里。县境内还有明代第一陵——明祖陵,这是朱元璋祖父的实际墓葬,以及曾祖父、高祖父的衣冠冢,据说还是中国第一座水下皇陵。  相似文献   

7.
张宏杰 《现代领导》2004,(11):40-41
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十日凌晨三点,朱元璋崩殂。朱允炆登基。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朱允炆都是帝国最理想的接班人:从外表看,风度翩翩,一表人才;从天赋看,聪明伶俐,智力过人;从学识看,勤奋好学,熟读经典;再论最重要的品质——品德,更是出类拔萃。至于说到能力,也没有可挑剔之处。  相似文献   

8.
刘文鹏 《政策》2003,(7):42-43
中国历史上近600年来曾四次修史。第一次是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打下大都(元都城),立即下令为元朝修史;第二次是顺治二年(1645年),清朝入关后不久,就下令收集整理档案文献为明朝修史,历经康熙、雍正,到乾隆时修成明史;第三次是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成立清史馆,14年修成《清史稿》。现在是第四次国家修史,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为清代修史。与以往相比,这次修史具有本质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荣华  邢永革 《求索》2011,(7):203-205
明代前期(洪武至弘治年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这时期的汉语保留着元代语言的许多特点。文章通过对明代前期语文政策的梳理揭示这些政策对汉语发展的影响。明代前期朝廷颁布了一系列语文新政,恢复了汉语的正统地位,力避蒙古语的使用,确立了以《洪武正韵》为正音标准和文字规范标准,提倡朴实、简洁的文风。这些语文政策对明代前期的汉语语言系统产生了较大影响,也显示出汉语开始得到国家高度上的语言统一和规范化,这为后来汉语标准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古都开封城北门外紧靠黄河的辛庄,由于明代正统十一年河南巡抚于谦在此铸制镇河铁犀而名声大噪,历经数百年不衰。辛庄便常被人们俗称为“铁牛村”。明代黄河频频侵袭开封。洪武二十年(1387年),“夏六月,河决开封城,自安远门(今北门)入,没官民廨宇甚众。”仅...  相似文献   

11.
“长城主宰”:嘉峪关罗哲文嘉峪关在甘肃省的西部,正当河西走廊的西头,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即起于这里。嘉峪关是古代军事要地,在现存长城中是最完整的一处。雄伟壮丽的嘉峪关城素有“天下雄关”、“长城主宰”的称誉。关城从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始建,至嘉靖十...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07,(10)
据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为"火德真君庙",始建于唐贞现六年(公元632年),为道教正一派著名道观,历史上江西龙虎山历代嗣汉天师来京都驻跸于此。元末至正六年(1346年)重修,明代,曾被皇家敕封为"显灵宫",与正阳门外关帝庙朝天宫,朝阳门外东岳庙灵济宫,合称"三宫"。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城市历史是一部文明史,那么琼山府城的文明史就像是一匹骏马跑过茫茫荒原的历史。宋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铁斧一挥,于是马驮河图,便把琼州州治从旧州驮来府城现址。可是,随着蒙古铁骑南下,府城纳入了元朝的版图。此时的府城,已出现“马蹄声脆,喇叭声咽”的图景。进入明代,朱元璋誉海南为“南溟奇甸”,  相似文献   

14.
贾玉清 《前进》2013,(5):44-45
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中南段的平顺县,从明代嘉靖八年1529年设立县治,至今已有483年的历史,在400多年的岁月递嬗、沧桑变迁中,几经废置,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迹。  相似文献   

15.
太原在2003年举办了纪念建城2500年的活动,他们把城市的起点定在了公元前497年。依据的是晋阳城建城的时间。可是,晋阳城早在900多年前就被宋太宗赵光义烧毁了。在今天的太原城里,能看到的故迹也就是建造于明代的双塔和残存的崇善寺了。除了古书上  相似文献   

16.
廖国一  叶开鸿 《传承》2004,(3):36-38
在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的桂林市中心,有一座规模雄伟的宫城,这就是闻名中外的桂林王城。桂林王城始建于洪武五年(1372),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基本竣工,历时二十五之久。桂林王城是全国现存为数不多的较为完整的城中之城。乾旋坤转,岁月如梭,数百年来,王城在其坚牢的石阶上烙下了历史前进的一道道痕迹:明代桂林靖江藩王的府第,满清王朝的广西贡院,孙中山先生北伐大本营及总统行辕,民国时期的广西省政府……其中孙中山在桂林王城设立北伐大本营和总统行辕,开展一系列的革命活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巨大。驻跸桂林王城,设立北伐大本营袁世凯死后,…  相似文献   

17.
百姓告状鸣不平,自古多矣,而被告为官府,则鲜有所闻。在其位谋其政,官员上疏是其应尽的职责,但无官无职的布衣向皇帝上奏,实属罕见。发生在明代洪武年间的平潭布衣林杨上疏事件,便是这少之又少的一桩“个案”。历经元末农民大起义,明朝建立之初,太祖朱元璋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对内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对外抵御北虏、南倭,北虏指逃往塞外的蒙古残余势力,他们做梦都想恢复昔日对中原的统治,南倭即侵扰东南沿海的日本倭寇。  相似文献   

18.
宗承灏 《人民论坛》2014,(13):78-80
<正>朱元璋查办案件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一竿子插到底,从哪儿来的贿赂,就查到哪儿,要求官员如实退赔。而对于造成的损失,朱元璋派人去各地追赃。各地官员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想尽一切办法去填补仓库的亏空洪武十八年(1385年),一起震动朝野的大案——户部侍郎郭桓盗卖官粮案爆发。此案牵连全国的十二个布政司以及中央六部,涉案人员达数万人。朱元璋通过这件案子将大明朝的官场整个扫  相似文献   

19.
今天的威海市区,汉代称石落村,元代称清泉夼,明代在这里设卫屯兵,时称威海卫。从此,中国的地图上才有了“威海”这个名字,并越来越被世人所了解、所熟知。卫是明朝卫所兵制的产物。朱元璋和他的高参刘基,对厉代兵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创立了明代所特有的卫所兵制。卫所兵制的军队,大体分八级,由高到低分别为:大都督府、都督府、都指挥使司、卫、千户  相似文献   

20.
山西是中國傳說中上古時期的帝王堯舜禹的發祥地。滔滔汾河水、巍巍太行山孕育着古老的文明,也給汾水河畔的平遙城留下無數傳說故事和文物古迹。平遙古城始建於周宣王五年(前八二三年),現在保存完整的城池,爲明洪武三年(一三七○年)重修。古城內盇糇旁瓉硇沃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