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新闻舆论监督与表现自由。新闻监督作为社会监督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宪法所保护的公民表现自由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对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日渐重视之机,也频繁发生了一些由于新闻报道引发的名誉侵权案件,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正视如何处理新闻舆论监督权与名誉权、隐私权等公民人格权的保护,本文对此问题作粗浅的分析。以与同仁共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闻自由是言论自由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体现,是传统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的延伸和发展。新闻自由权的权利主体包括新闻媒体和公民。天赋人权是一切人权理念的真谛,自然权利是新闻自由权最原始的权利基础;人性尊严是新闻自由作为个体性权利基础;新闻自由作为一种民主权利则演绎的是公民及媒体对监督政府而产生的制度性权利基础。  相似文献   

3.
新闻自由是“搜集、发布、传达和收受新闻的自由,包括报刊的出版自由、电台与电视台的播放自由、新闻采访与报道的自由以及发表新闻评论的自由”。是公民了解国内外大事,获取各种信息,发表意见,参与社会生活的一项民主权利。西方媒体目前存在很多缺陷,带有明显的政治霸权色彩,而我国的新闻自由又混淆了“宣传”和“报道”的界限。要使我国的新闻发挥应有的效益,应增强公民的监督意识,建立“事后审查”制度,重新为新闻媒体定位,并做到行业自律。  相似文献   

4.
从新闻分类角度谈新闻自由的保护与合理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自由是新闻媒体满足公民知情权的一项特殊权利。其不同于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它不仅是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领域的特殊表现,同时又具有其特殊的内涵。从社会学新闻角度和新闻职能角度出发,新闻自由的合理限制规则应包含报道事实与建议评论相分离规则和四类报道性新闻合理限制规则。  相似文献   

5.
一、北欧廉洁政府的主要措施北欧国家的廉政建设之所以取得较好成绩,靠的是一套以综合治理、预防教育为特征的制度和法律体系,靠一种讲究公平的社会价值理念和以贪为耻的公民自觉,确保公共机构接受公众监督。它们同北欧国家的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社会民主制度一起,有效地保证和促进了北欧国家政府的诚实、守信、廉洁和效率。1.透明的政治与行政。透明与公开是北欧国家政府的一个主要原则。公共机构的大门不会有军警把守,而是向公民开放,除法律规定的军事秘密文件外所有档案都对公众开放,接受市民和媒体监督。北欧国家实行现代公务员制度。…  相似文献   

6.
政府危机管理是当前各级政府必须重视的重大问题。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及时正确地对内对外传播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当重大的社会危机发生之后,如何把危机对社会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以及如何化危机为转机、重振公众的信心和维护社会的稳定,是政府和媒体共同面临的紧迫问题。在社会面对危机时,新闻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在政府危机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愈加突显出来。政府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表达自由是各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和自由,同时也是国际人权运动重点争取和保护的基本人权。表达自由有利于促使公民自身内在与外在的和谐,有利于公民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利于公民有效地参与社会的运行。表达自由也有利于宪政制度的有效实施,有利于促使政府忠实地履行职责,有利于宪政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疏导和化解社会矛盾。在当今社会,如何保护表达自由得以真正实现,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也是法治国家实现程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表达自由作为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外延显然宽于言论自由.表达自由不仅是思想自由的外在化、公民知情权的延伸,而且也是公民监督权的表现.表达自由的价值形态主要表现在自由、民主、控权和自治等多向度.表达自由的保障主要从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立法保护、强化程序保障、正确界定政府限制表达自由权行使的的界限、维护公民的结社自由、落实宪法诉讼制度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是我国政府当前的一个新的重大议题,国际社会已有这方面的成功模式和经验。从巴西、美国和北欧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模式中可以看出,一定程度的社会民主、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公民社会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对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成功经验对我国政府推动公众参与,完善社会管理格局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我国已进入了一个突发事件高发时期,突发事件正在考验着我们的新闻媒体。新闻媒体作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值得研究。新闻媒体肩负着时代的话语权,要切实担负起社会责任,承担好职业角色,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更好地传递信息、维护好社会稳定,构建与政府良好的的互动关系,化解危机,妥善处理问题,展示新闻媒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策略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对信息的传递传播必须向内对外同时展开,内部运行公文以实现上传下达,外部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发布信息以实现社会动员。现阶段,政府有关部门及政府官员深谙内部公文的组织运行,但如何处理发布面向公众的信息还很不成熟,有的甚至从内容组织到语言表达全盘照搬内部公文,深陷被公众称之为“官腔”的话语团境之中,造成社会舆论的负影响。新闻发布实际是政府面向公众的另类“报告”,这个“报告”在一定程度上,比机关内部运行的报告更要严谨、慎重,对政府公信力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2.
从“非典”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规范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信息公开 ,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对政府权力运作的基本要求。宪法规定了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监督权 ,这一权利要建立在对国家机关行为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否则监督只能是徒有虚名。公民对政府行为的“知情权”是充分有效发挥人民对政府行为的监督作用 ,完善政府决策和执法行为的重要因素。政府信息应以公开为原则 ,不公开为例外。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应多样化 ,设立政府综合网站、推行新闻发言人制度成为必要之选。要实现政府信息公开规范化 ,亟需制定全国性的政府信息公开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积极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来 ,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呈现出从中央向地方推广的态势。它是各级政府实行政务公开的一种具体措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意义在于 :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进而提升公民监督政府权力的能力 ;有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 ;体现了政府治理观念、模式的悄然变化 ;有助于实现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 ;通过议程设置对舆论进行隐蔽的控制 ,进而达成政府目标。但由于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规范和调整 ,信息披露的内容、对象、程序、责任机制的不明晰 ,使新闻发言人制度可能被异化为逃避人民监督的工具并造成信息的“垄断”。因而 ,当务之急是制定有关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4.
何谓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就是通过新闻媒介,对违背或偏离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实施新闻批评,主要是将国家行政、立法、司法及一切社会性决策及其实施过程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舆论监督的重点是公共权力机构及决策人物。对公共权力机构的监督,包括对其决策过程的监督、施政行为的监督、施政效果的监督。对决策者的监督,包括对决策者的产生的监督、决策者个人社会行为的监督等。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为满足社会公众知情权和公正评论的要求,大量报道和评论公众感兴趣的事件,同时,新闻行为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到个人的隐私问题。新闻行为一旦侵害当事人的隐私权,往往使受害人承受极大的社会压力,遭受巨大的精神痛苦。随着新闻媒体的日益现代化,新闻行为侵犯隐私权的情况已经越来越严重。因此,在对言论出版自由予以法律保护的同时,又有必要对其做出适当限制,以防止滥用新闻自由的权利。一、新闻行为侵害隐私权的加害行为新闻行为包含新闻采编和播发的行为,是指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和新闻电影等宣传媒介对新近发生的…  相似文献   

16.
正义是制度之魂,制度正义不仅表现为社会主体的利益均衡与协调,而且表现为公民个人自由、机会、平等、尊严等权利的维护。正义制度对社会进步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制度正义不是自然而然实现的。政府是制度正义的责任主体,制度正义的实现必须依靠政府来推动。政府推动制度正义建设的具体途径有:政府立法要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价值取向;政府要以民生为本进行制度设计;政府的政策制定要推动道德进步。  相似文献   

17.
基于信息的不对称或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忧虑,公众对社会管理者和权力掌控者的质疑是正当且永恒的。谣言生于人们的忧虑与关切,加速传播并泛滥于言论不自由,信息渠道不畅通所造成的信息匮乏情境中。谣言的治理,涉及到政府、社会和公民三个维度,具体言之,言论权利有充分法制保障、政府公信力昭彰、信息传播渠道畅通和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是谣言治理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8.
问责制运行的现实障碍及创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责制在逐步制度化、法制化过程中显现出了威慑力及对行政体制改革的强大推动作用,为发展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积聚了宝贵的政治资源。但是,问责制度实施至今尚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是行政部门职能划分不清;二是监督主体督察力度不够;三是政府官员责任意识堪忧;四是公民社会发展尚不成熟;五是新闻媒体的独立性亟需加强。要推进问责制度的良性运行,还需从科学划分职能、推进政务公开、培育公民社会、完善配套改革等制度层面探寻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监管失效、低效、监管权滥用、监管乏力等社会性监管失灵现象可以经由社会监督来加以遏制。这是因为,社会监督能为社会性监管政策、法律的完善提供有益参考;能有效弥补监管滞后、动力不足的缺陷;能有效降低监管权被滥用的可能;能一定程度地节省社会性监管的行动成本。强化社会监督在遏制社会性监管失灵中的重要作用:一要积极宣传引导,提高社会监督意识和水平;二要健全法律制度,保护公众监督权利;三要强化政府支持,提升社会监督力度;四要疏通监督渠道,形成社会监督合力。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市民社会迅速崛起,它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扩大公民参与、推进基层民主、推动政务公开、改善社会管理、促进公益事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存的制度环境难以适应市民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存在监管困难、信任困难、资金困难、公众参与困难等问题。中国市民社会的形成来自于政府的呼吁和扶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和政府表现为同质性。因此,在现阶段,政府主导仍是市民社会构建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