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始终以人民利益为重,在推动土地制度变革方面做出了不懈探索和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现阶段,保护耕地、稳定农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发挥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等内容是我国土地制度的关键所在.为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维持农村土地承包...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基本的生产资料和重要的生存保障,保护土地权利就是保护农民最根本的利益。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的规模不断扩大,被征地农民数量急剧增长。海南存在同样的问题,2000年以来海南省耕地平均每年减少4527公顷。土地征收会导致农民土地及土地上的各种权利的消灭,成为目前影响农民土地权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完善土地征收审批制度的基本思路与具体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目前的土地征收审批制度存在着缺陷,并不能真正地保护耕地,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和进行城镇建设时的用地需要.为此,需要进行以下改革:分离农用地转用审批和土地征收审批;下放土地征收审批权到县级政府;赋予拟被征地农民参与决定土地征收方案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由我国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对宏观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推动高增长的因素中,土地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成为地方政府实现城市化的重要工具,但由此也引发了农民土地权利受侵犯、农民失地后被城市边缘化等问题。严格保护耕地,实行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是我国土地管理的政策主题。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5.
农村耕地抵押贷款面临的核心风险是农民不能向金融机构清偿到期债务,一旦农民不能向金融机构清偿到期债务,抵押权人就会在耕地承包经营权上实现抵押权,从而导致农民失去土地,因此,现行物权法禁止耕地抵押贷款。但是,立法禁止耕地抵押又与广大农民迫切的融资需要相冲突,因此,未来立法在承认耕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的同时,必须科学有效地规避制度设计带来的实施风险。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人口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如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持现有耕地面积基本稳定,调动和保护好"两个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近年来,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土地流转,尤其是耕地流转的速度在加快,由于受粮食种植比较效益低等多重因素影响,流转土地"非粮化"倾向也比较严重。从长远来看,这势必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应当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增收途径拓宽,土地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明显降低。近年来,犍为县农村出现承包地粗放经营,个别地方出现弃耕撂荒现象,通过调查研究,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一、现状与预测 我们调查发现,犍为县在30个乡镇中有26个乡镇不同程度地存在土地粗放经营和弃耕撂荒现象,其中粗放经营面积约10万亩,弃耕撂荒面积3500多亩,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20%和0.8%。全县弃耕撂荒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高沟深、交通不便、生产条件差的乡镇,如马庙乡279亩,芭沟镇221亩,以及抗旱力差的旱片死角地区,如金石井镇654亩,新民镇  相似文献   

8.
新的《土地管理法》明确提出,“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修订《土地管理法》的核心是保护耕地,重点是推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即通过对土地管理利用方式进行重大改革,变分级限额审批制为土地用途管制,上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批权,上收占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审批权,强化执法监督措施,实现对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农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征地补偿制度,已经暴露出很多问题和矛盾,越来越不适应发展变化了的情况,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确保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土地所有权和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侵犯;土地应当作为商品来转让,土地价格应当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农村耕地转变为城市非农建设用地,应当由国家统一征购和统一供应,但政府不得以盈利生财为目的;应当允许农村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土地市场流通,并和城市土地二级市场共同形成全国城乡土地统一市场;解决失地农民的安置就业和社会保障的费用,不应当来自征地的价款,而应当由政府负责和统筹解决,并给予失地农民当地城镇居民的待遇。  相似文献   

10.
新的《土地管理法》明确提出,"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修订《土地管理法》的核心是保护耕地,重点是推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即通过对土地管理利用方式进行重大改革,变分级限额审批制为土地用途管制,上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批权,上收占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审批权,强化执法监督措施,实现对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非常重视农村土地问题,全面总结了广大农民在土地制度改革实践中的创新经验,并对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提出了全新的思路和举措。我们必须按照中央提出的要求,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切实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为目标,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土地制度改革的新成果,全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1998年之后,中国大陆建立了号称"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并希望籍此制度实现耕地保护、国有土地资本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平衡。然而,对耕地流失的恐惧和对国有土地资本化的欣喜蒙蔽了人们的双眼,制度决策者希望在相互冲突的目标之间找到平衡,却将制度的基点建立在指标式的计划管理基础之上,不但无法实现制度设计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也让公民与社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今天的人们似乎更多地将土地管理、耕地保护战略的失败和地方土地财政的兴起归因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然而,现行土地管理制度本身的缺陷对上述问题的出现和恶化负有同等重要的责任。本文将以"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为基本的讨论框架,从"中央—地方"和"城市化—耕地保护"这两个视角来总结过去30年间中国土地管理的经验和教训,进而反思当下中国的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13.
土地是民生之本。“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农民问题的处理焦点也主要集中在土地上。现阶段更集中表现在集体土地流转上。文章为了能更好的从制度与创新之间寻求平衡点,在对原有集体土地流转模式作部分调整后,构造了一套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转、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国家保护耕地、保障人们基本生活需求、实现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山东省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的影响因素较多 ,最主要的是人口增长对耕地保护的影响。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对策主要是 :控制人口增长 ,加强政府对耕地的保护的调控管理 ,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农村房屋的征收、拆迁、补偿、安置的制度很不完善,甚至存在制度空白,基本上无法可依,导致其随意性、无序性、主观性、无法性等大量问题出现。应当破除城乡房屋拆迁补偿的"二元"体制,加快制定农村房屋征收补偿的法律规范;强化开发区与城镇化规划法治的科学性与权威性,以减少占用农村土地与强拆农民房屋的恣意性;强化耕地保护的法治观念与执法监督,正确处理发展需求与土地红线的关系;保障土地整理政策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克服大量农民被"上楼"现象;尽快化解小产权房屋的历史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16.
应依法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 ,往往靠政策调整。随着形势的发展 ,必须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 ,依法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这是因为 ,只有依法保护 ,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有利于农村的稳定 ,有利于农村市场经济的适应和完善 ;而依法保护其土地承包经营权也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  相似文献   

17.
<正>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土地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属性得到了充分认识,土地的稀缺性和难以逆转性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改革开放在广大农村的全面拓展,农民的土地产权意识日益增强.国家的农业政策、三高农业的发展、农村的清产核资、土地的集约化经营无不与农村的土地产权相关,国家的耕地保护政策也迫切要求通过土地产权登记手段提供管理上的保障,这都是目前农村土地产权管理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如何实施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切实加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管理,已成为管理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普遍关注的热点,但我们目前的体制又使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登记成为难点.下面就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工作问题做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济宁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迈出了较大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特别是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形势相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1.一些法规政策落实不到位。有的不认真落实土地承包一定30年不变的政策,甚至出现乱圈乱占耕地现象;有的在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违背农民意愿,强行低价反租、高价倒包农民承包地,侵害农民利益;有的不认真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破坏耕地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在结构调整中,工作方法简单,强迫命令,忽视了土…  相似文献   

19.
家庭承包制下农地制度如何变迁,已成为一个亟待问答的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问题。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模糊并不由于所有权主体缺位造成的,而是三个所有权主体之间关系错位、农民承包经营权内容不完整及其保护成本高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农村实际来看,笔者认为目前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接近于债权性质;农民权益的保护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又要求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途径不是实行永佃制和私有制,而是在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制和家庭承包制的前提下,通过土地权利的界定和保护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地租理论揭示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地租是土地所有权的经济实现形式,极差地租是土地经营权垄断在土地等级不同条件下产生的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各区地租产生的原因与条件不同,形成了四种不同的租佃形式。这种现象蕴含着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当前,遵循极差地租规律发挥地租的经济潜力,以地租为保护耕地资源的砝码,合理配置规范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及收益权,盘活土地经营方式为农民创收增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