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庭审笔录是整个庭审活动的记录,在某种意义上,比证据还重要。那么,法庭笔录的法律地位如何?法律如何限制笔录出现问题?出现了诸如改动的问题,怎么办?就相关问题,我们约请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博士许兰亭写下了此文。  相似文献   

2.
自刑法、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庭审笔录已引起大家的重视,但很少听到有谁在议论如何做好调查笔录。人们普遍认为,只要能把调查的内容记录下来就行了,记得好坏无从比较。我常想,庭审笔录记的不好,还有预审笔录补充,倘若调查笔录记糟了又如何补救呢?这样比就显得调查笔录重要了。  相似文献   

3.
庭审笔录又称法庭笔录或审判笔录,是法院审理案件不可缺少的书面材料。它是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由书记员制作的同步反映全部审判活动真实情况的文字记载。那么,检察官为何要制作庭审笔录的“检察版”呢?  相似文献   

4.
近日,任城区法院召开中心法庭庭长座谈会,对当前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实施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较普遍地存在四大问题:一是相当一部分审判人员仍习惯于庭下反复调查、调解,不敢大胆实行"一步到庭"的方法审理案件,当庭宣判。使得并不复杂的案子复杂化,造成有些案件久拖不决。二是对按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虽有问话笔录,而无开庭笔录,体现不出开庭审理。三是少数审判人员驾驭庭审的能力不高,把握不准双方争执的焦点,整个庭审环节不够分明,甚至无辩论、调解阶段,很难适应  相似文献   

5.
庭审记录,或叫笔录,是书记员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个书记员要想记好庭审笔录,首先应弄清什么是庭审笔录及其意义?所谓庭审笔录,就是对法庭审判的全部活动的记载。准确、清楚地记好庭审笔录,意义有多方面。法律规定,只有经过法庭查明了的事实,才能作为定罪量刑的根据。所以,庭审记录好坏,与  相似文献   

6.
如何做好庭审笔录?我认为可用四个字概括:全、实、准,快。 “全”,即庭审笔录要反映审判活动的全貌。也就是说要从整体上体现庭审活动的完整性,使人看后能形成整体概念。 要做到“全”,书记员必须掌握庭审笔录的结构,即庭审笔录要记全的特定事项和庭审的六个阶段。特定事项包括:案由;人民法院的名称;开庭地点;开庭与闭庭时间;合议庭组成人员和书记员姓名;公诉  相似文献   

7.
在法律活动中,凡是以实录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文字材料,均可被称为笔录①。笔录种类繁多,按制作笔录主体分:有刑侦笔录、检察笔录、庭审笔录、公证笔录等。就公证活动内容而言,又可分为谈话笔录、调查笔录、现场活动笔录、现场勘验笔录等。公证活动需要笔录,笔录体现公证活动。《公证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公证机构受理公证申请后,应当告知公证当事人所申请办理的公证事项的法律意义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并将告知内容记录存档”。既然告知内容要记录存档,就有必要制作谈话笔录,制作笔录是法律赋予公证机构和公证员的权力和义务。笔者结合多年…  相似文献   

8.
邓陕峡 《证据科学》2013,21(1):52-60
笔录类证据在诉讼中形成,由特定人员制作,具书面特征.其制作强调及时、纪实和合法.笔录类证据有助案件信息发现,将证据材料与案件事实连接起来,固定证据材料,反映取证过程,有的还具情景再现功能.搜查、提取、扣押笔录和审判笔录应纳入笔录类证据范围.询问与讯问笔录属于人证范畴,不宜纳入笔录类证据范围,且应当限制询问、讯问笔录在庭审中的过量适用,促使审理形式从“笔录为中心”转向“证人为中心”.真实性与可靠性保障不足已成为影响笔录类证据适用的重要问题,解决之道在于细化笔录制作规范和强化笔录证据制作的外部监督机制,落实见证人制度,扩大全程录音录像适用范围,确立笔录制作相关人员出庭制度和辩护律师在场权.  相似文献   

9.
我做书记员工作四年来,获益不少,感受颇深。现在此谈谈如何做好笔录的几点体会。 1、笔录要力求反映出当事人的心理。不论在开庭审理,还是核对证据,笔录都要力求反映出当事人回答问题时的心理,这对提高案件质量,保证材料真实性有着一定的作用。如,我在记录一起案件时,审判长问被告:“这话是你说的?”被告未  相似文献   

10.
警察讯问话语目的、话语策略和话语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响 《政法学刊》2012,(3):96-101
以目的原则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合作原则为理论基础,建立了目的、话语策略和话语行为的会话分析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分析警察讯问过程中的话语结构和问话策略。研究发现:在程序性问话阶段,警察通常使用直接指向目的的问话,问答对应结构简单,多是Q-R对应;在实体性问话阶段,由于问答双方目的冲突激烈,警察会根据不同的语境采取威胁、劝诱、友情、打断、预设、迂回等问话策略,以期获取犯罪嫌疑人的合作,实现问话目的,问答对应结构变得复杂化、多样化。  相似文献   

11.
刑事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将特定事项记入文本,这类文本在刑诉讼活动中称之为笔录。从证据属性角度来看,一般可以将笔录分为三种。第一种属于法定的证据种类,如讯问笔录、询问笔录等。第二种是一般均不作为证据使用的笔录,如开庭笔录、审查批捕案件承办人的阅卷笔录①。第三种是在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中未明确规定为法定证据种类,但在司法实务中往往都作为证据材料移送至法院的笔录,如侦查实验笔录、搜查笔录、辨认笔录(以下简称三类笔录)。本文拟重点探讨第三种笔录,这三类笔录是否具有证据能力以及如果具有证据能力应当归属于何种证据种类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搜查与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验、检查、鉴定等都是刑事侦查的重要措施 ,但是 ,刑诉法却未将搜查笔录规定为刑事诉讼的证据 ,使这一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笔录 ,不能像勘验、检查笔录等证据那样 ,在开庭审判、指控犯罪中作为证据使用 ,这不利于揭露犯罪和打击犯罪。因此 ,笔者建议 ,将搜查笔录列为刑事诉讼证据 ,理由是 :一、搜查笔录能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搜查笔录是侦查人员对与案件有关的场所、物品、身体进行强制性搜寻、检查后制作的笔录 ,其附件包括扣押物品清单。笔录除写明搜查人、见证人等内容外 ,主要写明搜查的时间、地点、…  相似文献   

13.
制作公证笔录是公证活动重要的环节。公证笔录记录了公证审查的动态过程,公证员借此履行告知义务,好的笔录也同时防范了公证员执业风险。公证笔录的制作有不同于其他司法文书的特点,公证员应重视公证笔录制作,掌握笔录制作相关的原则和性质,以确保公证笔录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乔萧菲 《政府法制》2013,(31):62-62
一、刑事诉讼中笔录类证据的适用现状 一是笔录类证据作为定案依据大量存在。在刑事案件审判过程中,公诉机关和侦查人员单方面制作的笔录大量存在于案卷材料中。由于笔录类证据的制作主体的特殊性和它天然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制作笔录是检察机关侦查和审查案件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笔录质量的优劣,甚至可以决定案件查处的成败。制作一份笔录井不难.难的是制作出符合要求的、高质量的笔录.那么如何制作出高质量的笔录呢?笔者曾经参加过几次案件评查工作.现将期间的一些感受写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何为行政诉讼中的现场笔录?笔者曾认为是指诉讼主体在案件发生后当场制作的关于案件现场的书面记录。但总觉这一定义失于空泛,亦不科学,有必要进一步探讨。首先应当肯定,现场笔录制作的主体不是人民法院。因为行政争议在交付诉讼之前并未成为  相似文献   

17.
王旭 《法制与社会》2012,(31):171+174
笔录是司法机关在诉讼过程中依据法律和有关规定,记载和反映诉讼活动情况和案件事实的文字记录。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对证据种类做了重新界定,包括了:(1)物证;(2)书证;(3)证人证言;(4)被害人陈述;(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6)鉴定意见;(7)勘验、检察、辨认、侦查实验笔录;(8)视听资料、电子证据共八种。其中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勘验、检察、辨认、侦查实验笔录项都以笔录的形式为载体,其证明效力的高低也都是通过笔录来反映与评定,由此可见笔录的重要地位。作为一名书记员,把笔录制作好则是我们不变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一方面由于对搜查笔录性质和证据能力问题的误解,使得搜查笔录作为证据使用不受限制,另一方面由于有关搜查笔录制作的法律规定过于粗略,使得搜查笔录作为证据使用太受限制。本文在厘清搜查笔录的概念、性质、功能、证据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定,就如何解决这一悖论式的问题提出三点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政法学刊》2015,(3):85-88
公安实践中,笔录类瑕疵证据主要表现是笔录要件如时间、地点、参加人等存在瑕疵,笔录记载的侦查程序存在瑕疵,笔录内容存在实质瑕疵等。瑕疵证据规则是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外探索出来的新方法,是对违反法律程序情况的一种挽救,但切不可把它理解为对基本证据规则的动摇和对违反行为的纵容。公安机关要提高自身的取证水平,通过一系列配置措施的实施减少瑕疵笔录的出现。同时,对出现的瑕疵笔录通过合法、合理的手段予以转化。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9月11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发改委前副主任辛增明以受贿14万元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判决书反复引用的只是两份言辞证据,一份是其承认受贿的笔录,另一份是行贿人黎社清承认向他行贿的笔录。这样的证据可以定罪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