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和难点,词汇量的掌握程度会直接影响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的提高。在记单词的过程中,联想记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而思维导图是可以将文字"可视化"的一种思维工具。本文将思维导图与联想记忆进行有机结合,再通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相关规律有效率地拓展词汇量。  相似文献   

2.
<正>领导思维不同于常人思维,是领导者的内功,是一种大智慧。《领导思维》一书作者赵福生博士从领导者应具备的科学思维角度破题,从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历史思维、互联网思维八个方面构建领导思维,实属主题鲜明、框架完整、逻辑严密、内容丰富之作,对提升当代领导干部的领导力、决策力、执行力具有积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指出:"'领导'一词,顾名思义,就是要既'领'又要'导'。衡量一个领导干部称不称职、优不优秀,不仅要看  相似文献   

3.
"理实并重"教学源于儒家传统"知行合一"观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力图将课堂讲授、理论阐述与操作训练、实践感悟相结合,以抽象与直观交替演绎,达成素质和技能的同步建构。从师资结构、传授方式、教学内容等看,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已具备"理实并重"特征。应着眼健全机构、培育团队,明确学时、坚守课堂,学思践悟、落实备课等,不断完善公安院校"理实并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相似文献   

4.
分形速记之四是《民族和谐发展情趣建导课堂》四至八讲中的部分内容,以第四讲为典型,描述了建导"八字诀"在随堂授习环节中的相互渗透状况,继而纵览五、六、七、八各讲,赏析这种混沌有序的情趣建导在各讲之间的自相似性,并大略分析了这门建导课程的分形美。  相似文献   

5.
"理实并重"教学源于儒家传统"知行合一"观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力图将课堂讲授、理论阐述与操作训练、实践感悟相结合,以抽象与直观交替演绎,达成素质和技能的同步建构。从师资结构、传授方式、教学内容等看,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已具备"理实并重"特征。应着眼健全机构、培育团队,明确学时、坚守课堂,学思践悟、落实备课等,不断完善公安院校"理实并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相似文献   

6.
公安院校的逻辑教学必须明确为刑事案件的侦查提供智力支持和思维工具的总目标。公安逻辑教研者们应建构以"案件事实目的论"为导向,以事实推理的方法为主要内容,以现实刑侦案例为实践指导模式的逻辑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休和情趣建导方案结合广西民族大学校本教材《民族大义十二和建导纲要》,吸收借鉴大连民族学院第十章教案,从主题内容解读、得意之作欣赏、求实拓展思辨、情趣归纳演练以及课后持续建导五个环节入手,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心任务"进行解读,使学生明确"两个共同"、加快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坚持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舆论传播的重要平台,极大地改变着舆论存储、舆论表达和舆论引导的格局。新媒体传播具有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时代特性,网络交互式催生非线性传播模式,开放性使传统"把关人"缺失,自传播性让"草根"传播成为新锐。新媒体传播加剧了"两个舆论场"的碰撞和摩擦,催生"塔西佗陷阱"的舆论怪圈,导致以"管控"思维为主导的传统舆论管理模式面临挑战。在新媒体时代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应着力推动新媒体空间多元舆论的"相互建构",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构建现代化的立体传播体系,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打通"两个舆论场",实现舆论引导与舆论表达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大学文科教师在信息化时代面临着种种挑战。作为文科教师必须思考自己在这样一个时代比学生高明之处是什么。明确作为一个新时代合格的文科教师既需要有学养的基础,又需要在思维的四个维度即高度、广度、深度和密度上提升、拓展、深化和严谨。本文主要从思维密度的一个方面——课堂讲授的思维路径来探讨三条不同的思维路径及其哲学理论依据、具体使用方法和作用。这些授课思维路径在教学实践中被证明是颇有效果的。  相似文献   

10.
大学"两课"课堂教学存在"讲课"和"说课"两个层次.讲课层次是指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重在教师讲课."说课"层次是教师把教学内容以自己的语言"说"出来,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启发学生思维,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大学"两课"课堂教学只有从"讲课"层次逐渐进入"说课"层次,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侦查决策的实质是建构侦查实践的观念模型。其思维过程包括明确决策内容,拟定、优选侦查方案和实施最优方案、追踪调控侦查过程等环节。侦查决策中的警力布控思维应遵循摆正侦查部门的地位,追求适合侦查目标要求的整体最佳功能两个原则。现代侦查决策应利用人工智能机器辅助完成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2.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党的宗教工作,关键要在"导"上下功夫,只有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做到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实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才能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明确了新形势下对待宗教的正确态度,以及在宗教工作中的基本遵循。本文通过对宗教工作中关于"导"的思想的分析,探索研究"导"的正确方法途径,深入挖掘该思想的理论意义和价值,以求达到提高宗教工作水平、更好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大学生审美价值观受到了以娱乐化、世俗化、庸俗化为代表的泛审美观念的影响。影视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部分,以其特有的形式在构建当代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建构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路径:一是"筑"结构,"转"思维;二是安好"探照灯",做好"守门人";三是"两个相关教育"齐手抓。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中蕴含了丰富的科学思维,即战略思维,强调“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历史思维,强调“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辩证思维,强调“必须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系统思维,强调“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宗教工作”;创新思维,强调“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和“不断提升导的能力”;法治思维,强调“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底线思维,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群众思维,强调“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中的“八种思维”,有助于全面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宗教工作。  相似文献   

15.
"礼"是中国文化、尤其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念。"礼"的建构在中国先民的观念里有其自身的生活情感渊源。但是,"礼"在观念起源上并非就天然囊括了所有制度规范的含义,而是在历时地"损益"中形成的,这种损益也导源于某种生活领悟。在轴心时期尤其是儒家孔、孟那里,"礼"的观念建构既有其内在奠基,这就是"义",又渊源于生活情感本源,这就是"仁"。正是在这种奠基性关系中,儒家所主张的"礼有损益"原则才成为应然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6.
我国3岁前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的发展刚刚起步。作为顶层设计的重要一环,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具有前置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在体系建构和运营中,政府的职能应定位在四个方面:在理念层面树立目标,在制度层面建立规管,在实操层面保障资源,在舆论层面构建信任,演好"掌舵人""领航人"与"教练员""裁判员"多重角色。在社会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明确以市场为主体、托育服务业和服务产业协同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合理配置公共、市场和家庭的托育服务资源,为全面推动3岁前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的建构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顶层引领。  相似文献   

17.
法治意识是法治国家的内在灵魂,当前"把法律作为修辞"是法治意识的核心形态。"把法律作为修辞"强调的是相对于其他话语类型,法律话语对主流思维方式的约束意义与建构价值。"把法律作为修辞"的建构,前提上强调从权力修辞向法律话语的转变,在具体内容上需要法律话语系统的优化建构、法律话语权的内外塑造。"把法律作为修辞"的方法进路,实质是通过运用法律方法将法律话语细致化;"把法律作为修辞"的制度进路,是通过系统化的制度机制将法律话语实践化。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必定具有其严密的逻辑构建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的初心,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线;"八个坚持"和"十四个基本方略"则是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顺利衔接的逻辑中介,是方法论,"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浓缩于"八个明确","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练于"十四个坚持";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终点和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19.
公安院校的逻辑教学必须明确为刑事案件的侦查提供智力支持和思维工具的总目标。公安逻辑教研者们应建构以案件事实目的论为导向,以事实推理的方法为主要内容,以现实刑侦案例为实践指导模式的逻辑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刑法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是对"建构中国特色法学知识体系"的具体响应。中国特色刑法学知识体系以中国当下刑事法治实践为建构"平台",以"问题意识"为建构"支点",分别以"本土智识"和国外学说为建构"主杠杆"和"辅杠杆"。其中,"问题意识"应具有高质量性,而"本土智识"则包含中国古代的刑法文化、中国当代的传统刑法学理论和"特色理论"。于是,"一个平台,一个支点,两根杠杆"便结合为中国特色刑法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机理。中国特色刑法学智识体系的建构是中国刑法学术共同体的应然目标,且应被施以"系统工程性"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