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已学法律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内容和要求,正确认识学习法律和遵守法律,遵守法律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关系,从而不断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守法自觉性。[教学重点] 结合已学法律知识,重点阐述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使学生在理论上得到提高。[教学难点] 针对学生思想行为实际,集中解决学法与守法、守法与实行民主权利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分清是非。[教学时数] 两课时。[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懂得了哪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学习掌握这些法律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教师归纳、导入新课:正如同学们所说,通过以上各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法律、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违法和犯罪要受到怎样的惩罚,以及如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等许多以前似是而非,或压根儿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犯罪的概念,了解犯罪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懂得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认识犯罪的危害性,从而增强守法观念。【教学过程】提问:①什么是违法行为?②说说你平时所见所闻的违法行为的表现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归纳以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3.
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激素”,是老师手中的“指挥棒”怎样进行提问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选择新颖奇特的角度。提问“切入”的角度不同,效果迥然有別。如“什么是商品?”这种提问,只能引导学生机械地啃书本、背定义;“农民在责任田里种的西瓜是商品吗?”回答这个问题,不仅要对概念深刻理解,还必须学会灵活运用。二是选准突破口,即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进行提问。如在讲  相似文献   

4.
在讲抽象的概念原理时,尽可能引用一些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例深入分析,而具体事例又要尽可能通俗易懂,这样,易于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我在讲“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概念时,用了下列事例进行分析讲解。  相似文献   

5.
自我检测是学习或复习之后用来检验效果和落实知识的有效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可以巩固已学得的知识,发现和弥补薄弱环节,纠正不正确的理解,避免一误再误留下知识上的漏洞。我们要求学生做到: 一、随时自测。随时利用可以利用的时间,或把学过的知识复述一遍,或默写概念、原理,然后再和课本对照验证。二、阶段自测。学习一阶段后,认真回忆这一阶段共学习了哪些基本知识?有多少可考点?有多少可变点?有多少关键点?知识点之间有什么纵横联系?把这些知识点——默写或复  相似文献   

6.
学习方法问题是事关学习效率、学习质量、学习成绩的重要问题。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习规律的反映。根据课程标准,识记、理解、运用是政治学科三个层面的学习目标。因此,我们在学习中应经常给自己提出三个问题:我理解了吗?我记住了吗?我会用了吗?我理解了吗?要掌握好知识,理解是重要前提。离开了理解,一味地死记硬背,没有什么意义。有的同学“背功”好,死记的知识多,但遇上实际问题却不能解决,原因在于没能理解。有的同学考试成绩不好,就把主要原因归结为记忆力差。果真是这样吗?我们有没有认真想过:搞开卷考试,自然准许翻书,为什么有些问题照…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探究教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成为此次课程改革的亮点,同时也成为贯彻新的课程标准的难点。初中思想品德课怎样进行探究教学呢?笔者认为,达到优化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应注意做到以下六个统一。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开展探究教学首先碰到的是如何选择探究内容的问题,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于采用探究教学形式。这里面又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有些内容,如什么是“法律”?什么是“三个代表”?这些体现概念、名称、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进行探究,而采用接受、阅读等方式就能较好掌握。其二是…  相似文献   

8.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都要举一些事例,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概念。但有时举了不少事例,却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这是什么原因呢? 长期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精心选例,对事例进行筛选,提高事例的质量,是举例成功的关键。怎样选择恰当的事例呢?  相似文献   

9.
高二新编政治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增添了大量的事例。处理这样大量的事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迫切的问题。下面本人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事例在让学生预习和课上讲授之前,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如“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等等,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事例,阅后再让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再加以总结。这样,使学生在阅读事例时积极思维,从具体到抽象,深刻地领会教材中抽象的哲学道理。否则,学生在阅读的走马观花,浪费时间,没什么收获。二、教师有重点地…  相似文献   

10.
一、通过典型事例的讲述,使抽象概念通俗化。抽象的理论,对刚入初中阶段的少年是不易理解和掌握的。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典型事例的讲述,使抽象概念通俗化。例如,讲授道德这个概念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提出一些大家熟悉的问题,例举为什么朱伯儒叔叔值得我们学习呢?这就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然后,教师综合学生的意见,给予肯定的回答,指出这是因为朱伯儒叔叔能够牺牲自己的一切,为人民谋利益。并列举他帮助失足  相似文献   

11.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和7月两度在重要讲话中提到"新常态"以后,"新常态"一词很快就变成了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最热门词汇,也已经成为了人们对当下中国经济形势的一种基本判断。到底"新常态"概念的涵义是什么?产生于一种什么样的背景?中国经济"新常态"有什么特征?只有认真思考和解答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更好的把握新常态,更好地适应新常态,实现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改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向学生“教什么”这个“核心”问题上,把握日新月异的时代脉搏,追逐知识前沿,用“鼓舞人心”的内容突出知识的前瞻性;把准学生的思想脉搏,联系发生在学生身边或者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认同感,强调内容的实效性;针对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一实际,弱化理论的抽象论证,强化事例的哲理分析,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如在讲授“加强品德修养”时,为了找准学生“自身修养、生活经验与教材内容”的最佳结合点,让学生在体验、探究和感悟中解除思想困惑、提升道德层次,我们先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仅确定了中国发展的历史新方位,明确了新时代的新使命,而且开启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新征程,激活了广大人民蕴藏着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巨大动力潜力和活力。新时代提出的主要依据、丰富内涵、历史使命、重大意义是什么?新时代对我们有何新要求?适应这些新要求我们要有那些新现象新作为?是当前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亟需解决的诸多问题中的几个。理应引起我们全面地深入地多层次地思考。  相似文献   

14.
引言在对传统经济发展的反思过程中,有学者提出了“幸福指数”的概念,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因为它触到了我们心灵的深处,揭示了我们时代的矛盾、紧张和焦虑。在如何理解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的思辨中,人们进一步要问的是: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幸福有哪些要素?我们怎样追求幸福?这成为我们面临的时代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园丁梦     
几乎每一个孩子都被问过这样的问题:"你长大了想做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我自然也不例外,遇到过几次这样的提问。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听见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我想了许久。其实在那个年龄,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想要做什么。转眼就到了小学三年级,新来的班主任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我又想了许久。那时候班主任年轻英俊又和蔼可亲,课也上  相似文献   

16.
耀邦同志关于党风和党内矛盾的重要讲话,科学地总结了我们党处理党内矛盾的经验教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了新时期党内的两种矛盾,提出了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原则和方法,解决了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讲话精神对于巩固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推进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党的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要深刻理解耀邦同志讲话精神,需要进行历史的反思和现实的总结。从国际共运史上讲,耀邦同志的讲话,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学说的新发展。回顾一百多年来的国际共运史,党的建设学说有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普遍建立的时代。当时党的建设面临的课题是建立一个什么性质的党,党的奋斗目标和纲领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就要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不少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我认为,这与教学过程中没有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有关。不少学生在上课时也想了,但不会想,没有掌握分析问题的正确思路,科学的思维方法。学生在学习中这种似懂非懂的状况,正是我们进一步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所面临的重要方面。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改变讲课中偏重结论,少讲不讲过程,注重灌输概念原理,或是事例过多,不分析思考的教学方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修养是一门新课,是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的课程。如何教好这门课有它自己特殊的规律。下面结合我们教学的实践谈点粗浅认识和看法。一、运用事例,讲清道理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要尽可能选用生动的事例讲明道理,即把道理寓于具体的材料之中。例如,《树立崇高理想》一课。为了讲清什么是理想,青少年应树立什么样的理想,我们不是只给一个简单的概念和结论,  相似文献   

19.
第一、检查式提问。这种提问要求有教师问并有学生答,教师所提问题是上节或本节课讲授的内容,范围不大,题目也较小,如“是什么”或“为什么”等。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程度,更好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也督促学生认真复习和听课。同时教师还通过对提问进行课堂总结,以点带面,使全体同学都能从中有所收益和启发。  相似文献   

20.
在同学中间,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考不上大学,回到农村,学到的知识就没用了,因而,学与不学一个样。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如果认识不为改造世界的实践服务,那它既没有产生的可能,也没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我们的学习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