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棣 《岭南学刊》2011,(4):126-129
广东的党史文化是广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广东特色文化强省的巨大精神财富。广东拥有丰富的党史文化资源,一旦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将会大幅度提高广东地方党史文化的影响力,提升广东文化的魅力。因此,弘扬广东党史文化,建设广东特色文化强省,必须高度重视广东党史文化,加强对广东党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寻求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广东党史文化在提升广东文化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2.
党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推动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制度与精神文化之和。目前,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史文化在党发展的不同阶段,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要全面发挥党史文化优势,充分挖掘并利用党史文化资源,自觉肩负引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党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实践成果,探析党史文化、发挥党史文化资政育人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期党史文化自信建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国际国内各种挑战,树立正确的党史文化发展观,从党史文化自觉、党史文化创新、党史文化自强等方面出发,完善党史文化研究和传播机制、加强党史文化人才队伍和事业产业建设,可以为牢固树立党史文化自信、加强党史文化建设提供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4.
榜样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史文化的重要内容,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一直发挥着明确目标、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等特殊的作用。一贯重视榜样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为此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积累并传承下来。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质疑、轻慢榜样,榜样示范性弱化等倾向,给榜样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学术界对于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的研究刚刚起步,从史论两个方面和维度,整理此文化宝库,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显著。借助理论梳理,谋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推进榜样文化建设,是榜样文化研究的关键;开发榜样文化资源,则是增进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5.
《群众》2021,(11)
正江苏有着丰富的党史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江苏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江苏党史文化,有助于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江苏人民的爱党爱国情怀,为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党史文化是当下中国文化领域一道独特的先进文化风景,本身蕴含着诸多优秀特质。文化软实力建设应该充分发挥党史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其作为引领发展方向、促进持续扩展的文化支撑,并不断用党史文化的精神内核和鲜明特色塑造、展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独特魅力,使其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价值皈依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6,(7)
正学习党的历史,学习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力弘扬以"信仰至上、慨然担当、舍身为民、矢志兴邦"为内容的雨花英烈精神,用好用活这一丰富的党史资源,不断创新党内学习教育形式,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弘扬革命精神是开展党内学习教育的重要路径革命精神蕴含着丰富的党史教育资源。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  相似文献   

8.
冯良山 《桂海论丛》2008,24(3):50-52
广西崇左有独特的岩溶地形地貌及山水文化景观、壮族艺术瑰宝的花山文化、红色旅游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姿多彩的边疆民族风情、名扬天下的“连城百年军事要塞”、返璞归真的旅游农业景区,蕴含着丰富的旅游文化内涵。发掘和利用这些旅游文化资源,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创造整洁平安的旅游环境,是崇左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与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九十余年的风雨征程,积淀了丰富的党史文化。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党史文化,汇聚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是政党认同的根与魂,能够筑牢党执政兴国的根基。新时代为延续红色基因,应集聚党史资源,做好保护与开发工作,锻造高素质的党史文化研究队伍,普及党史文化,讲好红色革命故事。  相似文献   

10.
金浙 《今日浙江》2011,(11):41-43
浙江众多的党史胜迹,不仅是国家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个红色的历史站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见证和精神传承,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开发红色旅游、进行党史育人的重要资源和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1.
加强党史研究成果的科学转化,不仅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好党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党史文化固有的社会价值和功能。加强党史研究成果的科学转化,有利于夯实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理念基础和理论依据,维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地位和宪法权威。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主要来源于全体社会成员对其执政理念、核心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认同。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努力保持党强大的政治号召力、政治动员力和政治凝聚力,必须善于不断研究、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自身辉煌  相似文献   

12.
正红色资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及物质载体,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开发利用好红色资源对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广西红色资源丰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做到学史增信。"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创新红色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让红色资源火起来、活起来、旺起来,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昊  夏静雷 《长白学刊》2013,(3):116-120
探讨党史文化的概念、功效、内涵、特征,以及新时期党史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等问题,繁荣发展党史文化并深入研究,对于落实十八大精神,加速文化强国建设进程,必将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孟宪卓 《前沿》2014,(3):26-27
党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的引导下,不断总结积累、形成、发展具有稳定性的革命基调、价值观、思想观及行为方式,这些方面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展现跟延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新时代,其核心价值系统不断形成建立,党史文化得到了丰富,党史文化的创建达到了跟时代同步的创新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党执政能力的创建以及党先进性的创建。文章就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党史文化的创新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5.
正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广西红色文化资源丰厚,全区有84个县被列入革命老区,范围占全区县市区总数的75.7%。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要用好广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树立红色文化资源是党和国家宝贵财富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3月对革命文物保护工作作出指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红色文化资源是党和国家宝贵财富的理念,进一步加强我区红色文化资源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使红色文化资源成为弘扬革命传统、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16.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立市之魂、前进之源、发展之本,培育城市精神是创建现代文明城市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将雷锋精神融入城市精神,给城市注入的是无限生机和活力,有利于全面推动城市和谐发展。长沙、抚顺、深圳等一些城市在雷锋精神与城市精神融合的内容和路径上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可以成为其他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新加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加坡自建国以来非常重视公民道德教育,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德育内容、途径与方法,新加坡的道德教育在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抵御西方不良文化思想侵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对加强我国学校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显利 《求索》2013,(5):67-69
党史的内涵和特性决定了党史文化的内涵和特性。毛泽东对党史文化的开创性意义,一方面表现在毛泽东思想的庞大体系决定了党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另一方面,毛泽东的伟大人格在党史文化沉淀之初即已给这一特殊文化烙上了深深的印记。重视对毛泽东与党史文化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紧迫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村精神文化消费的误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精神文化消费的误区与对策况永勇农村精神文化消费是农民日常生活消费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它满足了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陶冶人的情操,调节人们的行为;同时也是塑造人、培养人的重要手段。正确的精神文化消费是农村社会进步和农民素质的提高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20.
所谓农民自办文化,就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在有些人眼里,农民自办文化不过是农民群众说说笑笑、蹦蹦跳跳等自娱自乐活动的汇合,可谓内容简单,意义一般;殊不知农民自办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蕴涵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