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984年2月,原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通知。1985年,国家教委再一次强调文献检索与利用课要成为高校的一门基础课。迄今全国已有530多所高校开设了这门课。目前党校系统开设此课的为数很少。从党校教学的实际看,文献检索与利用课自有其特殊意义,应当尽快开设。以下从两个方面做一考察和说明。一、从培训对象在社会工作中的实际看,具备了文献检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对象将会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是开发利用文献资源的方法课。1984年以来,全国将近一半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先后开设了这门课。国外开设这类课程相当普遍,甚至一些中学也开设了,只是名称不尽相同而已。在苏联,《情报学与目录学基础》列入高等教学计  相似文献   

3.
《文献检索》这门课程是高校基础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和信息收集的素养。文献检索是学术论文写作和科研工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在互联网背景下,文献检索更为简便。《文献检索》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即检索资源、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通过文献检索,学生可以学会收集信息并能通过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本文就《文献检索》课程改革与创新展开论述,旨在探索该门课程的学习组织形式及实施方案,并给出一些策略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已有六年的历史。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思想品德课的成败与否,与教师能否把握住这门课的教学方法大有关系。凡是注意到了这门课的独有特点、性质、任务和作用,并相应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的,一般都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反之,则起色不大。本文结合我们石油院校的某些实际情况,着重谈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开设中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陆续在各高校开设.作者在教授这门课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思考与总结,提出了这门课的特色,并围绕如何既突出思想政治性又注重大历史观的教育提出看法,在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上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现在各级党校一般开设党的学说史、党的建设基本原理和党的领导三门课程,还有开设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基本原理、新时期执政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科学、党章研究等课程的。党建课从过去讲党章到现在开设几门课,范围扩大了,内容也比较充实了。但根据各级党校培训的不同对象,应设置哪几门课,每门课的內容又有哪些不同的要求,尚无统一的考虑和相应的措施。现在一般情况是,从中央党校到省、地(市)、县党校都是开设前面说的三门课程,而且都是同一教材。有同志提议,党校应象国民教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著作选读”是北京大学哲学系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为哲学专业三年级开设的课程。这门课程的要求,是在一、二年级学习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课程后,直接从毛主席著作中进一步学习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门课自从一九六一年开设以来,我们一直担任它的教学工作,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地摸索改进教学的办法,课程的质量逐年有所提高。但是长期以来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方针,特别是联系学生世界观改造方面做的不够,具体的表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3,(10):74-74
位于古巴首都哈瓦那的科学师范大学日前开设了一门研究委内瑞拉已故总统查韦斯“思想和著作”的课程,这也是古巴高校首次开设这门课程。据悉,该校的教师、学生、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近年来,国家和高校加大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投入,但教学效果差强人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对《概论》课教学的评价,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鹏总理在全国人大七届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改进和加强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放到重要位置。”认真总结十年来开设思想教育课的经验教训,对今后改进和加强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分课程的开设、规范、教学三点来谈: (一) 课程开设在高等学校开设思想教育公共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除寓于基础课、基础专业课和专业课有机进行落实外,长时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开设思想教育课程,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10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省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发展很快,各院校普遍成立了思想教育课程教学组织机构,建立了有近1200人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开设了思想教育课程,教学工作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思想教育课程开始受到学生的重视和欢迎。同时,我们也看到,作为一门年轻的正在发展的课程,思想教育课的自身建设和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和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因此,很有必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要求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从高等教育的国家使命、教学规律、各类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客观上无论是自然科学类课程,还是社会科学类课程,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高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意识;要加强教材建设,夯实课程思政的基础;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增强课程思政实效,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13.
整体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应有的题中之义,是其最为突出的特征。整体性不仅应体现在各门具体课程的教学中,也应体现在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上。本文较深入地从整体性的视野探讨了高校两门主干课即“概论”课和“纲要”课的内在联系以及两门课程实现整体性教学衔接优化的重要性,提出了“概论”课和“纲要”课实现整体性教学衔接优化的具体思路,对“概论”课与“纲要”课教学衔接具有理论前引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玉江 《世纪桥》2013,(12):48-5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材具有科学性、政治性、创新性、综合性和现实针对性。教材为了提高"基础"课教学效果需将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转化。国家必须切实采取措施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独立地位,实现思政课教师专职化和专业化;严把思政课教师准入关,确保那些专业素质好、教学能力强、富有爱岗敬业精神的教师进入思政课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和实践专题化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灵活开展现实案例教学法。  相似文献   

15.
常沛  宋月晖 《学习月刊》2012,(10):104-105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意见》,教育部决定从2006级大学生开始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并统一使用中宣部、教育部编写的相关教材。现本课程已经实践了五年多的时间了.笔者作为本课程教学及研究第一线的老师.认为“基础”课的教学要抓住“理想信念”这一主题.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有所侧重地开展专题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从2006年秋开始,全国高校统一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新课程。这门课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在完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方面所进行的一项创新举措。因此,全面深入地了解《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应有体现,分析该课程对德育教师的特殊要求,探讨高校德育教师在《基础》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行为,不仅成为了确保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因素,也成为该课程的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内容。  相似文献   

17.
余芳  李丽萍  黄连金 《学习月刊》2014,(12):102-102
在高校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安全教育课的开设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为高校的安全与稳定提供条件。一、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授课教师队伍结构单一。  相似文献   

18.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关系及其教学衔接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受知识结构所限,教师从总体上把握四门课课程关系以及教学的整体性衔接难度较大,文章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可以从理论整体性的把握、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解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系统性教学方法的改革这四个理论维度出发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为高校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课程思政,不是在思政课程之外再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更不是"课程+思政"的简单拼接,而是"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基于"三全育人"大格局下的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0.
《世纪桥》2015,(7)
当前在我国各所高校开设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在思想内容和理论系统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尚具有很高的综合性,应用特色和实践要求也最为突出。但是,由于"基础"课综合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人生观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课程形成和建设的时间尚短,因而,迄今仍然存在某些问题。本文就此试行加以探讨研究,以便更好地促进课程建设和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