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加强党内民主与党内监督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江玲 《前沿》2006,1(7):29-32
党内民主与党内监督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探索加强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上,在理论上有突破,实践上有创新,但还存在不足的地方,要真正落实党内民主与党内监督,必须在制度上、体制上下功夫,从而真正提高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加强党内监督 ,根本在于监督制度建设。《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是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在贯彻实施条例过程中 ,必须继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 ,包括党内权力的科学配置、制订专项配套实施细则 ;发展党内民主 ,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和党内公开透明度制度 ,积极探索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途径和形式 ;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主体的职责机制、党内外监督的配合机制和监督保障与处置机制。  相似文献   

3.
改革党内选举制度充分体现党内民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内选举制度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党内民主的一项根本制度,也是党内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发展党内民主,关键是要健全党内选举制度。目前我国的选举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和不断完善。要充分认可、尊重、保障和监督选举结果,杜绝没有结果的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4.
史济锡 《今日浙江》2006,(20):40-41
加强党内监督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环节,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绍兴市对于加强党内监督十分重视,中央出台《党内监督条例》以后,结合实际率先制订了十项配套制度,并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前阶段工作,我们觉得加强党内监督必须抓住四个关键环节:以发展民主为根本,培育党内监督的土壤现代监督是和民主政治密切联系的,没有民主政治的发展就没有现代监督的加强。我们坚持三个并重,发展党内民主,为党内监督的加强培育“土壤”、营造“气候”。坚持程序民主和非程序民主并重。程序民主是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孝刚 《传承》2010,(12):16-17
我党历来重视党内监督工作。但目前党内监督依然存在较多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和缺陷。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改革党内监督领导体制、强化党内监督意识、重点抓好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畅通和拓宽监督渠道以及发展党内民主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等举措,对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搞好党的建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赫坚  孙万代 《长白学刊》2012,(6):150-150
正高校党内监督是全党党内监督的一个战略局部。加强高校党内监督,是坚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客观要求,是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重要保证,是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治理结构是现代组织面临的共同课题,其实质是关于组织内外部多种主体间权责关系的制度安排.引入治理结构理论,有助于从结构上理顺党内各种关系,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现行党章包含有关于党内治理结构的规定,但实际情况则偏离较远,存在党员权利虚位、党的最高权力机关缺位、纪检监督独立性不强、各级党委会权力过大、书记权力独大等突出问题.近年来,党建的一个重要取向就是优化党内治理结构,有关举措的推出,为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党内监督是党内民主题中应有之意,也是确保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全面从严治党管党的主渠道,也是党提高执政成效,摆脱"历史周期律"怪圈的根本途径。当前,党内监督的难点主要表现在:党内监督意识不强;党内监督制度滞后;党内监督主体的能动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对权力受托者的监督,尤其对主要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制约弱化。强化党内监督,需要培育与党内监督协同发展的政治文化,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激发党内监督主体的动能,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相似文献   

9.
党内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军 《长白学刊》2007,(6):121-124
当前,党内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党内监督制约制度不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监督制约体制不合理等三个方面。有效加强党内监督制约机制,必须发展党内民主,健全法律法规,改革监督体制,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党派监督,构建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0.
党内监督是执政党建设特别是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相比于世界其他政党,中国共产党在权力结构内在统一、意识形态价值导向、纪律系统基础保障等方面的突出优势,为强化党内监督提供了坚强支撑。但在具体监督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甚至阻碍因素,包括党内监督结构效能的弱化、党内监督传导机制产生阻滞、党内监督文化仍受到旧有观念意识的路径依赖影响等,抑制了这种优势的体现。因此,亟待通过校正党内权力授受与监督关系、加强党的纪律监督效能、优化党内民主的监督基础作用、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体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文化等途径,进一步实现和充分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从而更好地提升党内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11.
党内和谐的辩证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内和谐是新的治党理念,要求实事求是地处理党内矛盾,转变只有斗争才能解决矛盾的思维方式,又不能放弃必要的斗争;要处理好"四个服从"与"四个尊重"、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党性与个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刘利 《理论月刊》2010,(1):84-86
党内民主建设历来是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发展党内民主,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和胡锦涛最近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当前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应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重点.以加强制度建设为根本。  相似文献   

13.
邱荷 《桂海论丛》2012,(6):43-46
实施“党内关爱”有利于弘扬我国传统的关爱伦理,推动社会的道德教化,实现党内和社会和谐。同时,实施“党内关爱”也有一定的伦理限度,主要体现在情感关爱有限、物质关爱有限、关爱的程度范围有限、关爱的内容方式有限。实施党内关爱要求在伦理上做到关爱人与尊重人的统一,党内关爱与社会关爱的统一,关爱内容与关爱方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虽然没有提出党内和谐的概念.但他的思想体系中却有着丰富的党内和谐思想。江泽民的党内和谐思想的主要之点可以归纳为: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意图以党内民主促党内和谐:提出"腐败不除,亡党亡国",意图清除党内不和谐的诱因:提出"与时俱进".意图以向前看消除党内不和谐;提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意图构筑党内和谐的基础要件:提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意图形成党内和谐政治氛围。  相似文献   

15.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实质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所决定的,是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 政治制度。发展党内民主具有重大意义,必须把握党内民主自身发展规律,找准途径,突破重点,创造性地运用多种形式发展党内民 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党内民主建设作为自身建设的重大历史课题,经过90年的艰辛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也有着深刻教训。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党内民主建设的经验教训,丰富发展党内民主理论,既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17.
党内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党内民主选举中存在着候选人的确定不能充分反映大多数选举人的意志,选举的竞争性不强,对选举结果不够尊重,以票取人面临着困惑等问题。完善党内民主选举,要正确认识民主选举的双重性质,大胆借鉴人类创造的反映民主选举规律的有益做法,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行公开竞争型选举,完善党内民主选举机制。  相似文献   

18.
王政堂 《桂海论丛》2007,23(3):23-25
党的制度是规范和制约党组织、党员的行为,协调和引导党内关系的一系列规程和行动准则。因此,只有制度和谐了。党内各种关系的和谐才有坚实的基础和根本的保障。当前,要促进党的制度和谐,就要在制度建设中坚持正确的原则,在全面推进中突出机制体制这一重点。同时还要不断增强党员的制度意识。  相似文献   

19.
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英思 《桂海论丛》2009,25(1):29-32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的基石.近年来,广西各级党组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的新制度、新举措,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完善党内沟通体制,发展党内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清 《桂海论丛》2005,21(6):8-10
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首先要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因此,从完善党内沟通体制入手发展党内民主,是一条可行的途径。要完善党内沟通体制,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关键是在横向上要完善各级党组织内部的沟通机制;在纵向上要完善党内信息上下快速传递的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