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形式多样的提问和简明扼要的小结,是体现“两为主”教学原则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来,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两暖两结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具本做法介绍如下:课首提问。就是指在每节课开始,对匕节课纳基础知识进行复习提问。提问时,教师用“提一带一法”,让两位同桌学生到讲台前,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另一个学生评判正误或补充回答。如此反复数次,就使学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和紧张的学习气氛中,温习并掌握了旧知识。课首小结。就是指在每节课复习提问之后,教师用提纲的形式,将上节课的主干框架知识…  相似文献   

2.
课堂前五分钟,教师根据上堂课讲的主要内容,出一两道题让学生做,要求他们用专门的“课堂作业本”扼要回答,然后立即收上。每次课堂作业教师都要逐一批改,成绩纳入平时成绩”一栏。这样做,对思想政治课教并有“四利”。一、利于督促学生果外巩固复习,及时掌握内容要点。因思想政治课课时较少,学生课堂接触教材时间也少,教课堂作业可促使学生课外多识记、多温习。二、利于学生课堂“温故知新”。答题的过程就是对上节课所学知识复习的过程,为学新内容作“奠基”。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课外复习情况,避免了通过单个提问来了解学生掌握…  相似文献   

3.
由于废止“注入式”、提倡“启发式”的呼声越来越高,许多教师的课堂结构起了很大变化,“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即由“老师讲学生听”变成了“老师问学生答”。热闹是怪热闹的,但并非都能收到“令其善疑,诱以审问”的效果。一般来说,有计划的课堂提问均是由教师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这样,一个个问题就像一个个路标,牵引着学生前进。自然,教师的主导性是加强了,但学生的主体性是否相应地被忽略了呢?会否造成“教师提问——学生略答——教师讲解”,问答不止、讲解不止、循环往复的局面呢?实际上“提问”不  相似文献   

4.
多一点“实惠”,增强吸引力不少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为什么呢主要是教师没有给学生以“实惠”。我注意了两点:①运用教材原理解释新近发生、学生又普遍关心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多当几次“政治观察家”、“政治分析家”;②与学生交朋友,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对症下药”。实事求是,改变提问时间有的教师一上课就复习上一堂课的内容,提问几个学生。往往是几问几不知。教师来气、发火;学生紧张、害怕。这样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5.
1.通过“提醒”唤回学生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启发式的提问、目光巡视等口头或体态语言加强与学生在知识、心灵和情感上的沟通,以更有效地驾驭课堂。当教师发现有学生注意力分散或转移时,可通过点名提问、点名提醒、目光暗示、讲课声音的骤然升高或突然停止等唤回学生的注意力。2.利用注意规律,重视“关键期”。根据人的注意规律,一节课中通常有两个学生注意力更容易分散的“关键时期”。其一,是刚开始上课时。此时,学生的心理和情绪往往处于兴奋或不稳定状态。其二,是一堂课大约进行到一半时。据有关实验表明,学生有意注意的持…  相似文献   

6.
小议提问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两种提问:一种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另一种是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人们把提出一个好的问题,看作是解决问题的先导。教学既然是师生双方的活动,精心设计问题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它是沟通师生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解决教学矛盾的一把钥匙。本文拟就教师的提问,谈一些粗浅的看法。过去,由于有的教师忽略了提问这一环节,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提问缺乏可答性。即设问范围过大或者过小。过大的问题学生三言两语说不清;过  相似文献   

7.
课堂提问是常见的教学形式之一。但无论是教师问学生,还是学生问教师多是涉及一些普遍性的问题,由于受课堂时间等诸因素的影响,发问的学生面总要受到限制;为了给予弥补,让学生善思多问,我鼓励学生用书面形式提问(一般写在练习本上),对于学生书面提出的问题,有些我在课堂上统一讲解作答,有些则书面回答或个别交谈辅导。我称这种方法为“补偿式提问”。这样做很受学生欢迎,其好处有: 一、及时反馈信息。有益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及需求,思维方式及思想动态等。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学习新课或复习作业中,总会有一些迷惑不解的难题需要解决。往常都是学生向教师提问,并要老师为其解答。而一个偶然的尝试机会使我们觉得,学生提问学生答,效果更好。1.改变“学生问、老师答”的传统答疑格式,激发了学生──学习主体的竞争参与意识,调动了他们问答以及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2.既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3.然助提问学中解决了疑难问题.也触发了答问者想为他人解难释疑的自我表现欲望,进而促使学生共同努力学习。那么,学生提问学生答有哪些情形呢;(1)课内课外学生提出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9.
课堂上,一个完整的提问应由置境、置疑设诱和设评四个阶段构成。若缺少其中的一?或两个都不能达到提问的最佳效果。置境阶段。教师用指令性语言设置问题作境,由设景或讲解转入提问,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提问有所准备。如“同学们,下面让我们共同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好,通过上面小分析.请大家考虑……”等。置疑阶段。教师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译言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然后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再要求学生回答。设诱阶段。若学生对所提问题一时答不出来,教师要以适当方式鼓励、启发、诱导学生作答。遇到肤浅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拟题新探     
在思想政治课考核实验工作中,我们发现,由于试题缺乏新异性、趣味性、能力测定性和教育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考试不大喜欢,由此产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厌烦情绪、学生形容政治课的考试是“只要闭门三天,背下满山红叶(指老师在书上给学生划的重点),平时不学,也能捞个好分”。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平时上课不听讲,考试时用这种方式来应付考试。这样一来,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况极不受学生重视。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对拟题中有关新异性等几个问题做了一些新的探索。一、关于新异性。新异性是指所出试题不雷同于教材上的题或照般框题、概念和原理的提问。比如书上阐述为“物质和意识关系”,教师拟题为“简述物质和意识关系”我们称之为照搬式提问。因为这种题学生只要背出书上的条  相似文献   

11.
所谓课堂提问的“贵族化”倾向,是指教师在课堂提问中不是面向全体学生,而是局限于少数“尖子生”。我们认为,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这种倾向危害多多。 危害一: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和原则。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所有学生创造平等的学业成功机会,给学生以普遍的人文关怀。既然受教育权不是某些人的专利,我们的教师就没有理由不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上课总是提问几个“特殊”的学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形成教育过程中的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12.
1.设计精妙,培养能力。教师要对提问进行巧妙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目标明确,把握方向。教师提问要有内在意图,提问不能笼统,不能太抽象。 3.用语贴切,表述简洁。即《学记》中说的“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4.把握节奏,抓住时机。即要根据提问  相似文献   

13.
探求行为指学生对客观环境的参与 ,对客观环境的反应和应变行为。中学生想象力丰富 ,好奇心、好胜心强 ,他们往往初生牛犊不怕虎 ,敢想敢说 ,敢做敢为。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探求活动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体做法如下 :1 启发学生多提问。提问是中小学生借助教师的力量对未知领域进行认识探求的一种方式。学生通过提问了解事物 ,认识事物 ,探求事物的因果 ,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观察、认识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学生提问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 ,常常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提问隐藏着学生的求知欲和探求精神。教师不应回避 …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论文答辩是检验、审查论文的一种补充形式。所谓答辩,简言之就是有“问”有“答”,也有“辩”。也就是主考教师和有关专业的教师与论文的作者——毕业的学生面对面,由主考教师或其他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当面回答。 论文答辩一般由包括指导教师在内的三至五名该学科的教师组成。对论文中的  相似文献   

15.
"课堂提问"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是教师有目的地提供一种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的刺激,以及对学生应做些什么、应如何做的暗示,以便于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政治教师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的提问过于随意,有的甚至为了追求课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过程。对课的评价不能仅看教师的表现如何,更重要的是还要看学生的活动怎样。这一点人们早已形成共识,但问题是许多人把学生活动只简单地理解为教师提问了多少学生、多少学生发言或参与讨论、这堂课的气氛怎样等。笔者认为,单纯地以此作为学生活动的评价标准,不仅割裂了学生活动的“量与质”、“形与神”的关系,甚至会造成教学的误导,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活动应包括相互联系着的三个方面:“启发动”、“思维动”、“思想动”启发动,即…  相似文献   

17.
提问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提问的艺术方式:一、诱导式提问诱导式提问就是教师通过提问,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开启学生。乙扉,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运用这种方式提问,关键在“诱”.核心在“导”。如,我在初二讲“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这一问题时,我是这样开导学生发问的:“原始社会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一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制度。而奴隶制则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又是惨无人道的。那…  相似文献   

18.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教学中,常常是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地跟着老师的问题转。学生不愿意提问,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善于发问美国课程学家拉尔夫·泰勒曾说:“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目前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此次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很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课程改革促使老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  相似文献   

19.
26一、教态仪表要“大方”。众所周知,教师在课堂上衣着举止、抬手投足、表情态度,不仅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相反,若我们的教师不注意生活细节,过于不拘“小节”,就是“才高八斗”也难得学生的喜欢与接受。二、对待学生要“大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难免会有一些矛盾与磨擦。教师要“大度”一点,不是有句话“青年人犯错误上帝都能原谅”吗?对于这样的教师学生就会“敬而服之”。三、对待知识要做“大家”。一个好的政治教师一定要有极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要能居高临下从整体上把…  相似文献   

20.
课堂提问首先要难易适度。提问过易或过难,都不能引起和促进学生的思维。难易适度的提问,应当是使学生“跳一跳搞到果子”,即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经过积极的思考之后,能回答上来。据心理学家研究,问题的难度是当全班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学生经过思考能回答上来为宜。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第一,要认真备课。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研究学生。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的需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设计所要提问的问题。一节课中,提问什么,怎样提问,先提问什么.后提问什么,都要认真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