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君兰 《前沿》2002,(12):20-2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WTO ,诚信环境建设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诚信环境与党风建设 ,同属上层建筑的范畴 ,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不同概念 ,弄清两者的关系 ,对于搞好诚信环境和党风廉政建设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诚信环境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区别诚信 ,即诚实守信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也是一个人立于社会的基本准则 ,在正常的交往中 ,诚实守信是人们相互联系的道义凭借。诚信环境建设指的是一个地方、一个省份乃至一个国家的信用体系建设 ,它涵括了道德行为、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等诸多方…  相似文献   

2.
程文浩 《小康》2006,(10):37-37
诚信社会不可能自发实现,必须借助政府的强力推动。政府在诚信社会建设方面发挥着两重作用:一是建规立制,严格执行,二是以身作则,为民表率。前者是指政府要通过制度建设和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奖励诚信行为,惩罚失信行为。后者则是指政府本身首先要诚实守信,成为  相似文献   

3.
行政行为的主体是公务员。行政行为应诚实守信,也就是说公务员应该诚实守信。 诚信。就是诚实而有信用,就是诚善于心、言行一致。“人无言不立,政无信不威”。诚信是“立人之道” 和“立政之本”。唐朝有名的宰相魏征上书皇帝李世民时就公开进谏“不信之言,不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并强调执政必须此信。诚信作为中国的优良传统。它从“天人相通”和“赞天地之化育”的角度审视生命。激友人们用“至诚” 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在现代社会,我国的《民法通则》里有诚信原则,老百姓实…  相似文献   

4.
倡导诚实守信 ,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 ,也是维护经济秩序、保障社会稳定的需要。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大潮中 ,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就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通过建立健全诚信机制 ,形成诚信致富、诚信待人的良好风气 ,努力打造“诚信中国”。一、迎接挑战 ,加快发展 ,必须致力打造“诚信中国”作为现代文明重要的基础和标志 ,信用是市场经济必须遵循的一般准则。在当今时代条件下的中国 ,打造以讲信用、诚实守信、坚持信用至上原则为核心的“诚信中国” ,是大势所趋 ,也是当务之急。其…  相似文献   

5.
古人说:人无信而不立,强调的就是做人要讲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也是人们普遍赞誉的一种美德。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才能立足于社会,一个诚实守信的民族,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诚信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品质,也是人与人正当交往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何洪周 《人大研究》2006,(11):30-32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诚信对社会的正常运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经济和社会极大发展的21世纪,我们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重塑中国信用体系,加强诚信建设已经迫在眉睫。一、诚信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一)诚信是人类社会道德的基本规范。真诚是“美德的首要和基本部分”,明礼诚信是公民道德乃至一切道德的基石。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把“承诺的兑现”(信用)看做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三大规律之一。我国更…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七一”讲话中指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呢?当前应强调以下三点: 一、要切实弘扬诚信原则。诚信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道德问题。诚实与信用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国际交往和经济交往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讲诚信就要加强学习,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和信用道德;讲诚信要重视企业文化,以信用文化建设为出发点,企业信用才会有一个坚实的基础;讲诚信要全方位构建,大到诚信生产、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小到注意产品质量、善待员工,所有经济交往、社会活动,都要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  相似文献   

8.
诚信,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诚实守信构建了整个社会运行的信用环境,诚实守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诚信建设步伐是铁路实施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铁路企业的社会形象和自身的生存发展。中间站虽然是分布在城乡中的铁路小“窗口”,但其诚信建设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铁路企业的整体  相似文献   

9.
陈红 《重庆行政》2008,(3):58-59
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孔子曾云:"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存,诚信是立人之本、是执政之基、是处事之要。"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就必须要讲诚实、守信用。公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信用保障法律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代表国家对自由经济、民事活动进行适当干预,确保各类经济、  相似文献   

10.
裴仁昌 《公安教育》2004,(11):47-48
一、诚信的概念及意义诚,其本义指真实不欺,诚实无妄;诚实,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不隐瞒欺骗,不自欺欺人,表里如一。信,其本义指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真诚无欺,忠实于自己的诺言和义务;守信,就是要“讲信用”、“守诺言”,也就是要“言而有信”、“诚实不欺”。诚实守信,是人和人之间正常交往、社会生活安定、社会治安稳定、经济秩序良好并得以保持和发展的重要力量。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是我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规范之一。古人认为,在为人处事中,“谨而信”、“敬事而信”是最基本…  相似文献   

11.
正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和谐有序运转的润滑剂和黏合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诚信建设,强调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党的十九大要求进一步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诚信建设的重要组成。近年来,民政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  相似文献   

12.
医药行业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的行业,也是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信用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时下却成为中国人最稀缺的一种道德性资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药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医药产业的诚信也被广泛关注。一、医药市场信用监管的缘起与基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源远而流长。“诚”和“信”二字在古代意思相近,“诚”是指真实的内心态度和品质,它是道德的、内在的,重心在“我”;“信”是指“使人信任”,不仅是指个人的诚实无欺,更主要的是关注他人对自…  相似文献   

13.
一、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对于预防腐败的重要作用1.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利于形成诚实守信、崇尚廉洁的道德文化。构建以诚信关系为纽带的社会信用体系,对于形成崇尚廉洁的精神文明具有根本性意义。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一部分党员干部发生渎职失职等政治上的信用缺失以及在经济交往中大量收受物质贿赂等违法乱纪行为,其根源在于诚信道德的严重缺乏和廉洁意识的极其淡薄。弘扬信用文化、培育信用道德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积极探索诚信教育与廉政文化建设互动的有效形式,努力营造诚实守信和尊廉…  相似文献   

14.
“无信市不立”,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守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诚信缺失现象在经济领域较为严重,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加强诚信教育、构筑诚信社会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诚信是生产力,是财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现代人类文明标志,是以德治国、精神文明建设、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每位公民的道德准则,也是国家公务员应当恪守的首要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锻造公务员诚实守信理念。首先,市场经济即诚信经济,信用是最宝贵的无形的资本和价值。入世的最大挑战对象是政府,对政府官员诚信的挑战是核心实质。其次,讲诚信有利于促进法治社会的建立健全。没有诚信,便没有经济秩序,没有诚信,也没有政治文化秩序和法律秩序。建立在互利互惠基础上的信用社会关系,不仅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社会…  相似文献   

16.
高云 《岭南学刊》2006,(1):26-29
政府的诚实和信用是实现社会诚信最起码的根基。从行政文化角度审视,政府失信会严重影响公众的信心和社会信用文化环境。建设诚信政府的行政文化支点则表现为:行政决策文化创新、行政伦理文化创新、行政法治文化创新和公务员职业道德文化的创新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7.
读者俱乐部     
《小康》2005,(9):9-10
“人无信而不立”,信用问题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如果一个人丧失信用,将会寸步难行。而构建和谐社会,信用更是不可或缺,政府要讲信用,个人也要讲信用,小康社会同时也是个诚信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浅谈高校的诚信教育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魏传光  葛畅 《理论月刊》2003,(2):118-119
诚信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诚实是指真诚不伪,诚信不欺,真实不妄,精诚不懈。其强调的是真实。守信是指遵守自己的诺言,实践自己的诺言,言必信,行必果。目前我国出现了“信任危机”,大学生的诚信品德令人担忧,其原因既有市场的、社会的、也有高校自身的。必须认识到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大对诚信的宣传,把诚信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并建立完善的约束和惩罚机制,塑造大学生良好的诚信品质。  相似文献   

19.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求把“诚实守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诚信”是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诚实和守信的统一,是一种善良的人性。要求人们以诚待人,讲求信用,遵守契约,兑现诺言。诚信是做人、为政、从商的道德准则,是立德之根本。  相似文献   

20.
建设税收信用体系 弘扬诚实守信风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推动和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对于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长期努力,目前中国的税收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建设税收信用体系非常必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衡量公民道德建设情况的重要标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我们在新时期搞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