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学术界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大致起始于党团十二大召开以后,党的十三大后形成一次高潮,十四大后,以总体性和更高层次上研究为特征,揭开了新的一次研究高潮。 纵观研究现状,大致分为如下两类:一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术理论性研究,一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执行性研究。在学术理论性研究方面,又可分为总体性理论研究和所属问题的理论研究。本又将主要概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总体性研究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从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巡视南方的谈话中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论断之后,学术界纷纷发表论文对此进行阐释和探讨,迄今已发表了数百篇。总的感觉是,围绕着理解上的难点作了比较深入的讨论,但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例如,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特征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关系,等等,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对此,笔者也发表一点浅见。一、邓小平同志的多次论述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同志的论述有多次,每次都有每次的针对性,只要实事求是地考察,其意并不难理解。(一)1980…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全党全国人民掀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高潮,学术界对邓小平理论体系的研究也逐步走向深入。现将近年来国内学术界有关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理论体系是否形成的讨论这一问题的提出始于我党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随《...  相似文献   

4.
建国后,我国理论界、学术界曾掀起过两次人权理论研究高潮。第一次是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第二次是在80年代末直至现在。 这两次人权理论研究高潮的兴起都与当时国内外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中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状况有关,特别是与我国国内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反对西方“和平演变”的斗争有密切关系。因此,两次人权理论研究高潮在其社会历史背景方面有极为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借鉴国内、国际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了科学概括。社会主义本质观的提出,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我们只有认真学习、研究这一理论,才能用新的社会主义观武装我们的头脑,搞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反对“左”右两种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形成的,是来自实践,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大规模的拨乱反正时期,改革开放也遇到了姓“资”姓“社”的困扰。在关…  相似文献   

6.
中央党校部队分校刘济华同志在《再谈“三个代表”》来稿中指出 :我们说“三个代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党的性质的理论特别是先进性理论的坚持和应用 ,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理论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它的形成既是时代的呼唤 ,又是历史的积淀。1.它总结了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经历了两次高潮两次低潮。两次高潮 :一次是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次是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两次低潮 :一次是60年代初中苏两党大论战导致国际共运的大分裂 ;一次是90年代初苏东剧变导…  相似文献   

7.
罗谟鸿 《湖湘论坛》2002,15(4):72-73
邓小平在1992年初南巡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高度的理论概括,这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论,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是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的新思路。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理论继承与理论创新的辩证法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形成了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不同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研究集中在关于西欧发达国家未来社会构想的思考上。马克思说过,未来社会是“在保证社…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批判”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发展”的理论、“和谐”的理论和“人本”的理论。与这些理论本质相联系,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实际运用即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中国化,实现了三次重大的理论飞跃。第一次飞跃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实践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道路,第二次飞跃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次飞跃形成了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和谐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简评戴述雨本书取名为《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实际上论述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以及建立在它基础上的生产关系的本质、运行及其发展的规律。初读之后,大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一)在“研究对象”的把握上,本书比较实际、新颖...  相似文献   

10.
王雨辰 《长江论坛》2023,(3):16-26+2
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史与接受史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从拒斥到接受的发展历程,这一发展历程与中国学术界秉承的哲学理念的变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密切相关。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促进了学术界对教科书体系的反思,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认识、对新的研究论域的开启。真正实现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价值和目的,需要我们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民族化和时代化的宏大视野,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历史主义研究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范式”,使西方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1.
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术界率先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研究范式。理论发展不过30几年就成了学界乃至政界的"显学"。协商民主走红学术界,不仅仅是因为它抓住了人们普遍存在的对民主真实性的渴望心理,也不在于它拥有时尚的名称,而是它与生俱来的理论特质很好地反映了民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高度契合。因此,发展中的不成熟丝毫不影响我们对协商民主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12.
从内在的有机联系上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学习《纲要》心得王继宣“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同志第一次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一个严整的科学理论概括。这一科学概括,既包...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关于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研究李校利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近年来,学术界对这一原则的本质涵义、内在过程、基本要求等深层次认识问题展开了探讨,现综述于下:一、对有关概念的初步探讨.对于理论的含义,有三种不同看法,一是...  相似文献   

14.
安亚玲 《传承》2014,(3):60-62
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第一次对人的本质做出科学论断的是马克思。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从人的劳动实践出发科学地阐述了人的本质。当前我国正处在贯彻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为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卢迎春 《前进》2016,(9):21-24
正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是我们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要首先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开始,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探索不断深化发展。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又一次飞跃。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取得重大进展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逐步展开,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  相似文献   

16.
共同富裕作为人类的美好愿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以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共同富裕问题研究,形成一脉相承的共同富裕思想体系.同时,我国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富裕思想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许多新见解,取得丰硕成果,为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17.
孟钟捷 《青年论坛》2003,3(1):16-17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 ,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元问题的一次成功探索。本文从该理论的历史继承性、历史批判性与历史创造性出发 ,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8.
朱云生 《前沿》2009,(7):49-51
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进一步分析研究,详细回答了现阶段对人们于社会主义本质存在的模糊认识:为什么我国生产力还不发达,为什么要积极鼓励非公有制的发展,以及如何看待目前中国社会收入差距等问题,从而解决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现实存在的差距,提高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王明华 《前沿》2003,3(10):41-46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这种理论创新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邓小平第一次从本质这一哲学层面揭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二是邓小平从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三是邓小平把解放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恢复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的价值秩序。四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从动态中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五是在共同富裕问题上 ,邓小平突破了搞平均主义导致共同贫穷的传统观念。六是邓小平没有从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如公有制、按劳分配 )规定社会主义本质 ,从而为后人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是邓小午理论的核心。学习十五大,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首先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及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判断改革是非成败的标准。邓小平南巡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做了经典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理论,言简意赅,意味深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石破天惊高屋建领的理论洞察力和巨大影响力,为当代共产党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功能、价值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