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傣族祖先有建寨先立寨心,建勐先立勐心的习俗.勐腊坝子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一个大坝子.勐心寨叫曼庄寨,传说是古人从勐腊坝子两端即坝头坝尾同时赶猪相会于曼庄,古人就把此地确定为勐心寨.勐腊坝子的勐心,在曼庄寨子东南方向二百米处的一块草坪上,其标志是一棵菩提树.傣语称这株菩提树为"戈西利庄勐"."戈西利庄勐",在傣语里意思是勐腊坝子(勐)中心标志菩提树.  相似文献   

2.
傣族纯朴的自然生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傣族纯朴的自然生态观高立士西双版纳有30余个大小不等的自然勐(勐即平川,俗称坝子),每勐均有“垄社勐”即勐神林;600多个傣族村寨,每寨均有“垄社曼”即寨神林(以下简称“垄林”)。顾名思义,“垄林”即是寨神(氏族祖先)、勐神(部落祖先)居住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年已不惑的罗维忠家居勐腊县曼蚌寨,距我居住的昆明遥遥近千里。我是8年前到这个村寨采访时认识他的,因为是同年生,两人又投缘,所以按老百姓的习惯我们“打”了“老庚”,即结为好朋友。 “曼蚌”是傣话,意为“有盐水塘的寨子”。可曼蚌不是傣族村寨,而是生活着41户、200多人的壮族寨子。这里距离中老国境线有5小时的山路,寨子里的人经常去老挝乌德江边的勐宋壮族村寨走亲戚。这还是曼蚌小学的傣族女教师依望最先告诉我的。 曼蚌的环境有如傣家村寨,人们住着傣式竹楼,言语傣腔傣调,妇女束发穿裙,以至长久以来许多人把曼蚌的壮族…  相似文献   

4.
张雍德 《今日民族》2005,(10):34-38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境中部,是有名的面积达23万亩的勐遮大坝子。坝子西端的尽头,突兀地横亘起一道圈椅形的面东山脉,阻断了坝子向西延伸的脚步。山脚下有一处名叫曼来的傣族寨子,行政上属勐遮乡;被曼来寨称为“广景来”的高山之巅,也有一个名叫曼来的哈尼族寨子,行政上属巴达乡。两个曼来寨虽迁徙的山间民族和定居的山间民族仅距8公里的盘山公路,但海拔却由1239米陡然上升到1734米。因历史上两寨有着相对紧密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同时为了将两个同名寨子分开,人们便习惯性地称前者为上曼来,称后者为下曼来。上曼来210户哈尼族居民分为老…  相似文献   

5.
沧源佤族自治县县城所在的勐董芒弄坡上,长着一棵“三合一”的菩提树,当地群众把它叫做“民族团结树”。2009年5月,我们来到勐董,在“民族团结树”下和几位曾见证佤山历史的老人,一起留了影,录了像,并且商讨如何为佤山建设和发展再作些贡献。  相似文献   

6.
克木人是我国未识别族群之一,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县和景洪市的勐腊、尚勇、勐捧、勐满、勐伴和嘎洒6个乡镇,共有19个村寨738户3291人,其中,勐腊县有12个村寨498户2270人。克木人是古代百濮族群的一支,有自己的语言,与佤语、布朗语、德昂语同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没有文字,少数克木人识傣文。  相似文献   

7.
滚乃散记     
也许因我奶奶是孟定傣族,那里有我的“比浓傣”的缘故吧,孟定——那充满着绿色生机的美丽坝子于我总有着一种莫名的熟悉和感动,当我第一次走近她时,便不由得从心底深深爱恋上她。我曾先后两次调入孟定工作,其间流连过许多美丽的傣家村寨,而当我远离时,难以忘怀的是那一方水土一方人,尤其是那南定河畔的一个小村寨——滚乃。  相似文献   

8.
张雍德 《今日民族》2004,(12):27-32
绵延不断的群山由南向北,再由北回头向西,然后转身南下,形成海县中部圈椅形的一道主要山脉。圈椅形内侧突然跌落,让出一块硕大的山间平坝———遮坝子。之所以说它硕大,是因为它是西双版纳州内最大的山间盆地,面积达23万亩,换算成公制近154平方公里。“勐遮”,傣语指“湖水浸泡过的平坝”。那泓巨大的湖水不知何年干涸,露出坦荡如砥的身躯供人们农耕生息。每当阳春三月,稻秧栽插完毕秧苗返青之时,这片坝子就由淡绿渐成深绿,变成一块平铺在大地上的绿绒毯,严严实实地覆盖在坝子上;到了金秋时节,它又由深绿渐黄,最后染上一片金色,丰厚而富足。…  相似文献   

9.
2005年12月12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迎来了50岁的生日。“耿马”位于云南省西南边陲,傣语直译为“勐相耿坎”,意为“黄金宝石之地”。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47.35公里,全县辖11个乡(镇)、1个华侨农场和孟定、勐撒两个国营农场,总人口25.8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1%。辖域面积3837平方公里,有耿马、孟定、勐撒、勐简、勐永5个万亩以上的坝子。其中,被誉为“黄金口岸”的孟定口岸属国家一类开放口岸。5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自治县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耿…  相似文献   

10.
“树密了看天才一点点!”赵江一边开车一边这样说。从曼耗过红河进入金平后,公路变得坡大弯急,山中的树也多了起来。在赵江傣腔傣调的汉话中,我们知道了金平许多值得牛气的地方,比如路边的一处山篝便是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的拍摄地,一位德国老太太到金平进行扶贫项目后,这里纯朴的山民和山野的清幽使她产生了依恋之情…… 赵江自认为汉话说不稳,讲得最好的还是母语傣话。他自小生活在傣寨,到上初中时才学会讲汉话。赵江的傣名叫“合福”,这是妈妈给取的,有双手合掌祈福之意。看着他地道傣家小伙子的模样,很难相信他的另一半…  相似文献   

11.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红河大桥周围分布着8个傣族村寨,分别叫曼费、高梁费、红土坡、打炭、那堕、绿林田、琳朗、曼章那,除绿林田是傣雅(俗称花腰傣)寨外,其余都是傣仂(俗称水傣)寨。傣雅和傣仂的服饰各擅其美,他们从事农业,过去主要种植水稻和甘蔗,现今种植甘蔗、茉莉花、芦荟和热带水果。在元磨公路2003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前,我有幸和曼费村的傣族同胞去红河大桥上观光。他们特地穿上民族盛装,骑上摩托车,几乎是怀抱着朝圣的心情去瞻仰这座“世界之最”的。这座距元江县城8千米的大桥,属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这类钢构桥墩高的世…  相似文献   

12.
哈尼族排角人自称“出说”,意为“舒服”,排角是他称,因排角人头饰以黑布扎成弯牛角状,故称“排角”,现对外也称自己为排角人。排角人居住在勐腊县勐伴镇勐伴村委会曼冈村,有41户175人。曼冈村的排角人是1944年从老挝乌得县曼欠寨迁来,几经搬迁后,1967年搬到现址。现老挝有三个  相似文献   

13.
勐卯勐神内涵及与勐卯古国史事互证朱德普本文就实地对勐卯勐神及其祭坛的田野考察资料,探求其勐神历史原型的内涵,藉以和勐卯古国史事互证。一首先,要对勐卯的历史沿革作个简介。勐卯,今瑞丽市,古麓川地。勐卯,在德宏一带的傣文史籍里多称“勐卯果占璧”,是14世...  相似文献   

14.
《今日民族》2006,(10):F0004-F0004
西双版纳傣族园坐落于素有“孔雀羽翎”之美称的橄榄坝,是云南旅游大省建设中一颗脱颖而出的新星,是中国知名旅游品牌、国家4A级风景区。主景区由曼将(篾套寨)、曼春满(花园寨)、曼乍(厨师寨)、曼嘎(赶集寨)、曼听(宫廷花园寨)五个保存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为重要部分组成,是集中  相似文献   

15.
《创造》2009,(6):70-70
“佤族村寨都用上了节能灯。”这是当天在阿佤山听到最多的一句话。6月17日,云南省节能办宣传小组及志愿者车队开进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为勐来、勐角两个乡的边疆少数民族贫困村、小学、佤族村寨免费送去2650只节能灯及配具。17日上午,宣传车队来到勐来乡曼来村,向村民和当地唯一的一所小学免费发放1440只节能灯。该村总人口258户1079人,是一个佤族聚居 的村寨。  相似文献   

16.
“永不凋谢的姐妹花”,这是张海迪为一对姐妹的书所作序的标题。这是两个患了“儿童型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的姐妹,姐姐叫春曼,妹妹叫心曼。  相似文献   

17.
罗炳智 《创造》2003,(2):11-12
一、勐巴娜西品牌的确立根据民间传说,大约两千四百多年前,潞西傣族先民就在怒江以西的土地上形成了部落: 这里一年四季山清水秀,坝子连片,土地广袤肥沃,稻香四溢,有得天独厚的南亚热带季风候和富足充沛的林水资源,生活在这里的傣族勤劳勇敢,热情奔放,丰衣足食,成为远近闻名的人间理想王国,被称为“一个像天堂一样的地方”,由此提炼概括出“勐巴娜西”一词。“勐”是全傣族地区最鲜明、最常见的地名字,如勐焕、勐旺、勐卯、勐嘎等,也是傣族口语发音的第一真实写照,意思是“地方”;“巴娜西”是傣族口语“巴腊细”的通俗表达式,意为“幸福的…  相似文献   

18.
4月9日至15日,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组织11个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盟)试点的相关负责人到西双版纳、大理进行“互观互检”活动,以实地观摩、座谈交流、相互点评等方式进行考察。期间,考察团先后深入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寺庙等单位,观摩考察了西双版纳总佛寺、西双版纳州傣医院、西双版纳州民族博物馆,景洪市曼各社区、景洪市民族中学、勐海县打洛镇边防检查站及勐景来民族特色村、曼芽村布朗族民族文化传习所、勐海县大益茶厂,大理州财政局、州文化局、州民族中学、州公安消防支队,大理市万花社区、下关茶厂、喜洲镇,洱源县郑家庄,漾濞县平坡镇,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东莲花村、下西莲花村。  相似文献   

19.
《庄蹻起义和开滇的历史功绩》并《关于庄蹻起义的讨沦》诸文,恢复了劳动人民起义领袖庄蹻的英雄形象,批判了汉高诱臆测的庄蹻先“将”后“盗”的阶级调和论,和唐杨倞贩卖的先“盗”后“将”的投降哲学,批得有理。并以庄蹻“开滇”的重要史实,论证了云南作为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对于学习理论反修防修是很有帮助的。有一个庄蹻,还是有两个庄蹻?若有两个庄蹻,“开滇”的又是那一个?诸文各自剖析有据。论证有条。我赞成有两庄蹻,而“开滇”者是“将”而不是“盗”。若庄蹻只一,则先“盗”后“王”,这宁有理乎! . 一、为“盗”庄蹻是奴隶起义领袖,而不是农民起义领袖。中国的农民大起义,是“从秦朝的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这是毛主席的科学论断。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刚刚形成,新的封建制生产关系较之奴隶制生产关系有优  相似文献   

20.
南桂香 《今日民族》2009,(11):60-62
耿马,傣语称为“勐相耿坎”,意为追随一匹白色骏马寻觅到的黄金宝石之地。耿马地处云南省西南部,全县国土面积3837平方公里,总人口265977人。县境内世居着汉、傣、佤、拉祜、彝、布朗、傈僳、景颇、德昂、回等10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4.4%。,耿马是通往缅甸的陆上捷径,国家粮食和蔗糖生产基地,云南民营橡胶主产区,蒸酶茶之乡,孟定清水河口岸为国家级一类口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