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检察机关担负着公诉职能和法律监督职能.检察监督权与公诉权无论是从立法上还是从公诉机关的发展趋势看都是两种并列的权力.两种职能所承担的使命是不同的,一个偏重保护,另一个旨在监督.有关民事公诉的检察权基础,应突破监督权说的禁锢,实现民事公诉与检察监督的分离.检察机关在民事公诉中的法律地位决定了检察机关的权利义务,正确认识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是检察机关开展民事公诉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民事公益诉讼的建立是必要和可能的。国家机关、团体、自然人均可以作为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但是检察机关作为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检察机关的公共性特征使其最适合担当公益诉讼的原告。公诉权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构成要素,公诉权中应当包括保护公共利益的民事诉权,赋予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龙头地位,可以有力地推动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事公诉制度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民事公诉是指检察机关在法定情形下 ,为维护公益 ,以国家的名义将一定种类的民事案件提交人民法院审判的制度。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有其坚实的诉权理论、当事人理论、检察理论和处分权理论依据。民事公诉的核心问题是确立民事公诉的案件范围和检察机关在民事公诉中的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相似文献   

4.
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民事公诉是世界各国普遍通行的做法,检察官具有提起民事公诉的权力源。在民事公诉中,检察官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处于主当事人地位。民事公诉案件的范围应为“两益”案件。  相似文献   

5.
1991年<民事诉讼法>对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完善,促进了检察机关的民事检察监督工作.但是,社会发展使民事诉讼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民事检察监督方式的单一和监督时间的滞后严重制约了检察机关监督功能的发挥.民事公诉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弥补现行民事检察监督制度运行效果的欠缺,有利于建构我国完善的民事诉讼体系.  相似文献   

6.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与加强民事检察监督两者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并不是行使民事检察监督职权的一种方式 ,而是基于其公诉职能 ,检察机关的民事起诉权应与民事检察监督权分离。  相似文献   

7.
民事公诉制度已在世界很多国家的法律中确立,然而在我国立法上还没有关于民事公诉制度的明确规定,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公共利益无人保护的局面。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赋予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在立法中构建我国的民事公诉制度。  相似文献   

8.
略论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检察权作为一种国家权力,从其产生就代表国家享有公诉权。公诉权包括刑事、民事和行政公诉权。这是研究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的理论前提。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是对一切执法和守法活动的监督,包括对民商事、刑事、行政等法律行为和法律关系的监督。公诉权是行使法律监督权的一种重要形式。而检察权的法律监督本质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检察机关有必要行使民事公诉权,但其行使范围有严格的限定。  相似文献   

9.
出于在国家干预与私法自治 ,强化检察职能与防止权力滥用等不同价值取向之间寻求平衡 ,激励与限制是我国民事公诉程序改革中的两个维度。应限定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案件的条件和范围 ,设置一定的前置程序 ,并赋予公民、社会团体公益诉讼权 ,但同时又应当通过废除法院受理案件的“原告适格”要件 ,建立民事公诉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改革诉讼成本制度 ,委托专家诉讼来励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很多人主张建立民事公诉制度,寄望于民事公诉能解决有关国有资产流失、社会公益、弱势群体等问题。但实际民事公诉制度不仅在理论上存在质疑,实践中也难以得到有效的运行。要解决相关的问题,应当加强行政主管机关的管理职能、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和充分发挥社会司法援助、支持起诉等制度的作用,而不能仅仅由检察机关越俎代庖通过提起公诉来解决。  相似文献   

11.
检察机关行使民事公诉权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检察机关行使民事公诉权的问题,理论界存在赞成和反对两种不同观点。赋予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理论上的可行性,且与法律监督权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2.
赋予检察机关有限民事公诉权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认为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是各国立法通例 ,并与其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性质相吻合 ,有利于保障审判独立和实现司法公正。但国家干预是有限度的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应仅限于攸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几类案件。  相似文献   

13.
新民事诉讼法对民事检察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修订,这对检察工作既是机遇亦是挑战.检察机关应当理性把握民事检察监督原则的作用界域,积极探索利用民事公诉权维护公益的科学路径,充分发挥检察建议的独特功能,严格遵守检察权介入民事执行领域的前置条件,正确运用调查核实权等检察权行使的保障性机制.  相似文献   

14.
2017年6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修改《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的制度。没有适合主体对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重要民事权利的案件提起诉讼是建立民事公诉制度的现实基础。由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需要立法的明确规定,并通过立法对民事公诉案件的范围进行合理规范,同时检察机关也应积极承担其民事公诉的职责。  相似文献   

15.
民事公诉制度质疑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近来不少学者主张在我国应尽快建立民事公诉制度,赋予检察机关在一定范围内的民事起诉权,而从保护社会公益、解决群众性纠纷、保护弱者和加强法律监督四个方面分析,民事公诉制度在理论上存在着误区和在实际运作上可能陷入困境.其不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必要性,解决相关问题应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检察监督,赋予检察机关民事诉讼参诉权.  相似文献   

16.
论民事检察权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民事检察权是依据列宁的法律监督理论,并结合我国国情确立起来的,适应了维护国家民事法制统一、增强和完善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和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以及公民、法人的重大利益的需要。完善民事检察权需要平衡几个关系:1、监督民事诉讼同维护法院终局裁判稳定性的关系;2、国家干预和当事人处分权相统一;3、正确处理民事检察权和民事审判权关系,建立监督兼顾公诉的民事检察模式。  相似文献   

17.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应当坚持一并审理 ,诉讼方式民事化 ,实际损失原则 ,及适当考虑赔偿能力。只要具备对公诉机关指控事实无异议及被告人认罪条件的 ,都可适用简化程序。检察机关的告知制度不应机械执行 ,在坚持依法公正的前提下 ,做好法制宣传 ,调解矛盾 ,化解纠纷工作。  相似文献   

18.
民事公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于特定范围内的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利益及有关公民重要民事权利的民事案件,在无人诉或当事人不敢诉、不能诉、殆于诉的情况下,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法院追究违法者民事责任的诉讼制度。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有损于国家利益的行为,由检察机关提起或参与诉讼,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犯,是检察机关行使其监督权的有力方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代表人诉讼不能有效保护公共利益时,赋予检察院民事公诉权十分必要,公诉权不是刑事领域独有的,检察院提起民事公诉既符合公诉权的本质,又具有民事诉权的基本内涵,检察院应该具有民事公诉的诉权。  相似文献   

20.
民事公诉制度是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制度,是法制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制度。而我国至今尚无民事公诉制度,实属欠缺。为此,笔者从民事公诉制度的概念、特点入手,阐述了民事公诉的制度价值,最后提出了民事公诉的案件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