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开审判制度,是我国法律规定的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诉讼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一九五四年的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都规定了公开审判制度。一九七八年的宪法又重申了这一制度。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作了更为具体的规定。第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此外,刑诉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百二十一条还分别对那些不宜公开审理的案件做了具体规定。这些规定,是把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司法机关和司法工作人员必须坚决执行这些规定,以维护社会  相似文献   

2.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段时间历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颁布《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同年12月公布《逮捕拘留条例》;1963年4月《刑事诉讼法草案(初稿)》修订完毕;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7月7日公布,1980年1月1日施行;1993年全国人大酝酿修改现行刑诉法,同年10月委托有关专家组成修改研究小组;1995年12月全国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1996年3月全国八届人大…  相似文献   

3.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刑事诉讼法,全面地、科学地总结了我国刑事审判工作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其中有关刑事诉讼证据的条款,第一次用法律条文规定了: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意义;有效证据的必备条件;以及举证的法律程序等。这一整套刑事诉讼证据制度,对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障人民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准江华院长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批准黄火青检察长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大会对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以来,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表示满意。大会认为,随着全国工作着重点的转移,社会  相似文献   

5.
“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这是我国宪法规定的重要诉讼原则。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被告人的辩护权作了具体的规定。被告  相似文献   

6.
目次一、关于自诉案件的范围问题二、如何理解逮捕条件问题三、关于人民法院庭前审查的问题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已于1996年3月17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并于1997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为了正确贯彻执行新的刑事诉讼法,必须首先对新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内容有正确的理解,这是正确实施刑事诉讼法的前提。为此,本文就刑事诉讼法中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一、关于自诉案件的范围问题按照《刑事诉讼法》第170条的规定,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  相似文献   

7.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激以下简称修改后刑诉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  相似文献   

8.
罗少威 《法制与社会》2012,(23):194+198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正,其中修正后的第一百八十七条、一百八十八条规定了证人应当出庭的情况以及证人拒绝出庭、拒绝作证时人民法院可以采取的措施,可以预期,在修正后的刑诉法正式实施后,证人出庭作证将成为常态,在有利于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的同时,必将对公诉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作为公诉人应当做好准备,积极应对,以更好地履行控诉犯罪及法律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9.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对于一切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有任何特权。”这就是说,根  相似文献   

10.
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王汉斌在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就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作说明时指出,一九七九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当前总的是适用的,同时有些规定需要根据宪法和实践经验作适当修改。 王汉斌说,去年以来,法制委员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研究起草了关于修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江华院长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批准黄火青检察长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大会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闭幕以来的工作,表示满意。会议认为,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当发挥审判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的职能,继续协同公安机  相似文献   

12.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听取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情况和规划的报告。会议认为,去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来,各级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调进了大批干部,充实和加强了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建立了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干部认真学习、宣传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培训了干部;纠正了大批冤假错案,  相似文献   

13.
常工 《法学研究》1979,(4):34-37
一九五四年,在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它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基本原则至今仍然适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修改通过的人民法院组织法,内容更加完善,是人民法院工作必须遵循的好章程。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一九七九年七月一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现予公布,自一九八○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5.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四条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这个正确的原则现在得到重申,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本来是一个正确的原则。但长期以来,确实成为一个不敢触及的“禁区”。在一九  相似文献   

16.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了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这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我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人民陪审员代表人民参加审判活动,是我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生动体现,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加管理国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导读山丰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一下简称“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对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现行刑事诉讼法进行了重大...  相似文献   

18.
二十年前的1979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58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也是中国律师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日子。在这历史的交汇点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入该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被告人除自已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律师进行辩护。这意味着我国二十多年没有律师的历史宣告终结,律师制度将予以恢复。198o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该条例的颁布,为我国律师制度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法律基础,对于我国律师制…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是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活跃、成果丰硕的一年。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法于2013年1月1日开始施行。修改后刑诉法对我国刑事证据制度、辩护制度、强制措施、侦查程序、审判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