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本质上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党的建设的实质是一个不断增强无产阶级意识的问题;"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三大法宝”.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历史如何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世界现武装起来的、有着80年奋斗历程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必将以其鲜明的无产阶级的利益立场和最高度的历史自觉性,与时代同呼吸,与历史共命运,必将在继承自身各项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基础上,以更加坚定有力的步伐带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开辟新的光辉未来!  相似文献   

2.
西方"列宁学"对列宁主义的思想来源以及列宁的经济和哲学等观点进行批判和诘难,并据此否定列宁主义。西方"列宁学"认为,列宁是典型的民粹主义者,列宁的经济思想具有"讽刺意义",否定列宁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必须对西方"列宁学"对列宁主义的歪曲和批判进行再批判,在揭露西方"列宁学"谬误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列宁思想发展的客观进程与内在逻辑,弄清列宁主义的理论精髓,并充分发掘列宁主义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以及其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但却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形成所谓的"疑马论"。"疑马论"不仅否认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性,而且否认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合理性,最终否认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合法性,必须进行批驳。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马克思主义"是特指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也不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背离或反叛,而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两者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4.
列宁帝国主义战争根源理论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帝国主义经济和政治特征的唯物史观发现,奠定了其在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史和军事学术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提出了帝国主义战争根源于帝国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的不平衡性是一种合乎规律的社会历史现象,从而为全面揭示世界战争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揭示了争夺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治的主要内容,从而为无产阶级和世界人民开展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和争取解放的斗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列宁帝国主义战争根源理论为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战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5.
列宁总结新经济政策的实践,在世界社会主义史上第一次阐明了工人阶级以改良的渐进的行动方式推进社会革命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论.习近平以一种大历史观,总结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社会革命实践,提出了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系列论述,谱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篇章,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总结与继承列宁的宝贵思想遗产,深入理解和阐明习近平有关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论述,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改革开放伟大革命进行到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无产阶级社会福利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关注无产阶级的贫困化问题,并提出了"六项扣除"理论这一社会福利思想的重要内容;恩格斯对济贫法制度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并阐述了无产阶级的社会福利及其实现途径;列宁不但对资本主义社会福利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揭示,而且提出了无产阶级国家保险的基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社会福利思想具有革命性、批判性,列宁的无产阶级社会福利思想具有客观性、系统性,这种差异性事实上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性,而阶级性依然是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无产阶级社会福利思想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7.
柯尔施对列宁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拥护到反对的转变过程。柯尔施列宁主义观的转向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原因。柯尔施列宁主义观的转向,成为导致西方列宁学形成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源,同时也对发扬马克思列宁主义批判精神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研究柯尔施列宁主义观,对于探讨社会主义政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基本途径、进而确立并坚持科学的列宁主义观,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2018年5月5日,是卡尔·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2018年2月24日,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纪念日。值此缅怀无产阶级伟大导师之际,研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以全新的视野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如何深刻认识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如何充分认识实现社会主义的长期性、曲折性?如何客观评价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贡献?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特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黄宗良教授、项佐涛副教授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9.
20世记初,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从此,对时代的回答就成为揭示世界发展规律和实现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解放的根本问题。正确判断世界政治格局,制订国家的内外政策,也必须以正确认识时代为前提。时代的理论是列宁首创的。他最早对时代给予了科学论述,其代表作是:《打着别人的旗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讽刺和"帝国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10.
列宁帝国主义论是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对这一理论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主脉络和新特征。特别是近40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的纵深发展,对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研究也不断深化,总体上呈现出辩护、批判和创新三种取向,国内学者侧重于对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核心论断及其当代意义的阐发,西方学者则比较倾向于综合列宁和其他理论家的帝国主义理论来进一步提出新论点和新视角。我们应当进一步深化列宁帝国主义论研究,既要对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相关文本加以深入解读来建构其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也要关注列宁和同时代不同理论家之间有关帝国主义论述的思想比较来揭示其理论来源和创新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1.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对时代课题作了深刻的哲学探索和升华。《哲学笔记》是探讨"帝国主义论"和"社会主义革命论"的哲学导言,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列宁构想"的哲学基础,预见了科技革命发展和人类科学认识发展的大趋势。列宁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重要性,认为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是解决时代具体问题的理论总前提、奠基石。  相似文献   

12.
列宁不仅缔造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而且提出了一套关于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我党的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都十分重视从列宁和俄共(布)的历史经验中吸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注意高举列宁的伟大经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推进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早期举行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既包括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又包括对国际共运主要节日的纪念。纪念活动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与品格、列宁主义的涵义与体系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释,对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与前途、中国革命的动力与对象、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革命统一战线等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社会各政治派别就资本主义在俄国能不能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问题争论不休,严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为回答俄国的资本主义命运之问,列宁同民粹主义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合法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完美论"、党内"经济派"的"机会主义"三大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了斗争,...  相似文献   

15.
10— 1 5年前 ,在俄国官方的世界观和社会科学中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崇拜占据了主宰地位。马克思列宁主义甚至渗透到自然科学 ,决定着自然科学方法论的起点。譬如 ,1 989年出版的《哲学百科词典》说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哲学、经济学和社会政治观点的完整体系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是关于社会生产的发展规律以及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者反抗社会压迫和民族压迫的解放斗争的规律的科学 ,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规律和在全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科学。给列宁主义下的定义比较简短 ,说它是当代马克思主义 ,是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列宁在100年前发表的名著<怎么办?>中,批评"反对正统"和"批评自由"的口号,强调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人运动;批评由工人自发地进行经济斗争的观点,强调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增强无产阶级政党的首创精神和行动的计划性;提出无产阶级政党应该是稳定的、能够保持路线继承性的革命家组织.列宁的这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要遗产.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与革命》是列宁关于国家的学说与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任务的著作,泰克西埃在《马克思恩格斯论革命与民主》一书中解读了该书的第一章。在国家的本质与职能、国家与阶级的关系、民主制与民主共和国、国家消亡等观点上,泰克西埃批评列宁违背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思想。泰克西埃的批评是中肯的,但是他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政治思想的理论区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时代条件下国家权力的增强、列宁研究国家问题的方法等方面的批评又是值得商榷的。我们不仅要重视研读经典原著,用发展的眼光正确对待经典作家的思想,更要结合中国的实践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列宁“民族自决权”思想缘起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基于俄国的国情与民族特点,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实现各国各民族的无产阶级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国际社会主义革命和争取民族解放、独立斗争中的团结与统一,对民族自决权思想进行了新的阐发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十月革命胜利后,伴随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深刻变革,思想意识领域也发生了深刻转变,各种社会思潮泛起,在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苏维埃俄国的文化转型和文化发展等许多重大问题上出现了多种声音,“无产阶级文化派”“历史灾难论”以及资产阶级复辟思潮在一个时期内影响甚广,成为苏维埃俄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动向.列宁高度重视形形色色的社会文化思潮,并与错误思潮进行了有力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列宁揭示了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意识形态斗争的规律,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明确了俄国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列宁在意识形态批判中阐述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对新时代我国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一九二○年,列宁在共产国际二大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论断,即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无产阶级领导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的前途将不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而是通过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列宁的这一思想是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革命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列宁主义理论宝库中的重要遗产。长期以来,列宁的这一思想并没有为人们所充分认识,特别是没有被人们当作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所全面认识。苏联理论界更是别有用心地篡改列宁关于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